日前,有消息稱微軟正在計劃用「Windows Apps」來代替現有的Universal apps移動端應用名稱,而傳統的桌面Windows應用名稱更新為「Windows Desktop applications」。鑑於微軟一直以來就有改名字的習慣,此番再次改名,大家對此表示也習以為常了。
近幾年來,微軟頻頻對旗下業務進行更名,以至於網友調侃微軟公司內部有專門的「改名部」。對於這個槽點,機智的網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恐怕改名部也在猶豫自己部門應該叫什麼名字吧」。
吐槽歸吐槽,到底微軟都做過哪些改名從而背負了這樣的調戲呢?一起來回顧下。
作業系統
早在2000年,Windows Mobile的第一個版本就問世了,這個手機作業系統經歷了從傳統手機到智慧型手機的變更。早期的Windows Mobile 一直處於如日中天的地位,但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這個老系統的競爭力逐漸被弱化。後期因為iPhone的出現,Windows Mobile市場佔有率更是持續低迷。因此,微軟也迅速做出調整,將2010年10月發布的Windows Phone取代了Windows Mobile。這位元老級功臣從此銷聲匿跡了。
不過Windows Phone的出現沒有改變微軟在移動市場的窘境,很快就被微軟拋棄。今年,微軟宣布Win10系統將囊括手機、平板和筆記本等設備,以Windows Phone命名的系統也正是落下帷幕。
軟體應用
與微軟手機作業系統一樣,MSN一路走來也是道路曲折。2005年進入中國市場後,由於勁敵QQ的存在,表現並不理想,MSN在2013年被微軟關閉。有趣的是,在此之後2014年MSN又在中國捲土重來,但是物是人非,MSN的名稱被改為「微軟在線」,大眾熟悉的MSN也不復存在。
相比之下,Hotmail的出身更獨特。起初,Hotmail是由印度的薩比爾-巴迪亞(Sabeer Bhatia)創立,但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比爾蓋茨就親自上陣談判將其收購。到2012年,微軟推出了一項免費的、基於網絡的電子郵件門戶服務「Outlook.com」,同時宣告Hotmail被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Twitter官方帳號發布統計數據稱,此次更名後6小時outlook.com註冊用戶數就已經突破100萬。
行動裝置
Nokia曾經一度是手機領域的霸主,由於作業系統的緣故,市場佔有率被Android和iOS設備甩開。2013年被併購到微軟名下,發展到2014年,Nokia就被迫和大眾告別,微軟宣稱用「微軟Lumia」代替Nokia。
此事過後,還引起過一番熱議,不少人認為Nokia已經倒閉。
搜尋引擎
微軟最早的搜尋引擎是MSN搜索(地址:search.msn.com),這是微軟在2005年自主研發的一個產品。但是由於該搜尋引擎搜索結果的相關性非常不好,在2006年推出了一個全新的搜尋引擎,同時啟用了新的名稱「Windows Live搜索」。這個名字在短時間內又被改為「Live搜索」。
當然改名還在繼續,2009年微軟又將「Live搜索」換成新搜尋引擎Bing。而Bing也在中國用戶中有深刻的印象,「Bing」有中文「必應」的意思。
雲計算及服務
去年3月,微軟旗下雲計算作業系統Windows Azure更名為Microsoft Azure。此次變更主要因為也Windows Azure並不局限於Windows,避免給用戶造成混淆,微軟決定將之更名為Microsoft Azure。
因為英國天空廣播公司(BSkyB)旗下的Sky品牌商標權問題,去年微軟雲服務「SkyDrive」也不得不改名,這之後也就變成了現在的「OneDrive」。不過此次變更,不僅體現在名字上,微軟對網站、移動App應用端全部進行了更新,同時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另外,涉及商標侵權糾紛的還有Windows 8的Metro界面。當時因為在使用「Metro」一詞上,微軟與德國公司Metro AG存在分歧。為了避免糾紛,微軟再一次對產品重新命名。最後敲定用「Modern UI」代替「Metro UI」。無疑,改名將是微軟一段難忘的血淚史啊!
目前看來,微軟最新移動端名稱將由Win10(行動作業系統)、Windows Apps(移動端應用)和Windows Lumia(行動裝置微軟)組成。而在PC端,由其最新作業系統Win10(包括Win10以下系統)及桌面應用Windows Desktop applications(包括IE和Microsoft等應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