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雖然天氣還是寒冷,有些地方還下起了大雪,但是春天的氣息已經漸漸到來了。桃花盛開是春天的信號,自古以來桃花就有美好的寓意,她象徵著美麗,帶來美好的嚮往,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看有關桃花的詩詞。
竹枝詞 劉禹錫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這首《竹枝詞》含思宛轉,清新活潑,音節和諧。特別是把比興揉而為一,此詩興中有比,比中有興,頗富情韻。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豔豔的開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見了,認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瞬即逝,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詩句淺顯通俗,卻有股清淡的醇香在其中。詩句以山桃蜀水起興,以水比女子的堅貞,而以花落比郎君的多變,貼切而新鮮。兩句詩溫柔纏綿,純情可愛。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春暖花開的時節杜甫本想尋伴同遊賞花,可惜未能尋到,只好獨自在成都錦江江畔散步,每經歷一處,寫一處;寫一處,又換一意;一連成七首,共成一個體系,同時每首詩又自成章法。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五首,以寫桃花為題。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懶洋洋地發困,詩人獨自倚著和煦的春風緩步前行。一叢叢盛開的桃花甚是好看,在路邊隨處可見,凌亂的樣子好像沒人經管,只想問讀者們,這麼多美麗的桃花你是喜歡深紅色,還是淺紅色的桃花呢?
二月一日曉渡太和江三首其一 楊萬裡曉翠妨人看遠山,小風偏入客衣單。桃花愛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五十四歲的楊萬裡在初春踏上了徵程去廣東上任,客船行至太和江上,詩人發現江水碧綠,春光迷人,兩岸一片盎然生機。於是興致高漲,寫下這首詩。桃花在春天往往率先而開,此時天氣尚帶微冷,正是乍暖還寒時分,恐怕連桃花自身也感受到了冬日的餘威吧。很多詩人喜歡用「歲寒三友」來寫不畏嚴寒的精神,卻往往忽視了桃花,在她美麗的外表下也有一顆倔強的心。詩句寫桃花的早放,並對它身處料峭的春寒之中表示關切,實則是曲折寫出作者對桃花的一片憐惜之情。
漁歌子 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張志和這首詞描繪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鄉的可愛。作者沒有簡單地說春汛到來,而是用「桃花流水鱖魚肥」來描寫,這就更能勾起讀者的想像,使人們似乎看見了兩岸盛開的、紅豔豔的桃花;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不時躍出水面,多肥大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春天到了,溫度回升,是誰最想知道呢?植物和動物總是先來報春,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遊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這是蘇軾讓人熟知的一首詩,一幅春天的風景圖躍然紙上,讓人讀來好像已經看到了春天的美景。
看了這些和桃花有關的詩,你想到了什麼嗎?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