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 北鬥將全面開啟「全球時代」

2020-11-15 中國新聞網

  覆蓋一百多個國家與地區,包括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中國北鬥將全面開啟「全球時代」

  12月8日至13日,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四屆大會在印度班加羅爾召開。本屆大會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辦。中國代表團50餘人參會,重點圍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以來在建設運行、應用推廣、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最新進展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美國國務院空間與先進技術辦公室副主任戴維·特納對本報記者表示,北鬥系統的加入,壯大了世界衛星導航力量,為全球用戶提供了更高質量服務。

北京時間11月23日8時5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0、51顆北鬥導航衛星。 高楠 攝

  北鬥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年底部署完成

  「北鬥全球系統提供的各類新興服務是否覆蓋印度半島?」「在系統兼容與互操作方面,北鬥下一步有哪些打算?」「北鬥全球短報文服務信號是否使用S頻段?」……中國代表團作主旨報告時,各國參會代表紛紛提問,對北鬥系統未來發展、應用合作高度關注。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18年底,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成,提前兩年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今年底,北鬥三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鬥三號全球組網發射任務收官,將全面開啟「全球時代」。

  北鬥系統採用多功能、一體化建設思路,具備向全球用戶獨立提供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授時服務能力,其混合星座設計是世界首創,在信號體制、技術體制和服務功能上保持了領先水平。目前,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將導航與通信功能創造性結合,通過短報文應急聯絡,在抗震救災、國際搜救等領域優勢凸顯。

  「北鬥的高精度和精準授時讓人印象深刻!」印度汽車研究協會汽車電子部主管普裡特什在會場上對北鬥大加讚賞。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對本報記者說:「這些年,北鬥系統積極參與世界衛星導航領域活動,並逐漸成為焦點,這得益於系統建設取得的成就和開放合作的理念。未來,北鬥必將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北鬥系統全產業鏈100%自主智慧財產權

  在班加羅爾市中心一個建築工地上,印度舒塔姆建築有限公司測繪工程師阿倫·庫普達正在進行建築施工測量。隨著他在工地上不同地點間來回移動,準確的定位信息實時出現在他手中的手簿上。

  「這是從中國司南導航公司新購買的北鬥測繪儀設備。」阿倫·庫普達給記者展示手中的定位「神器」,這個設備通過接收來自基準站的差分改正數據,能很快達到釐米級的定位精度。通過藍牙連接,位置數據能夠直接傳遞給手簿軟體,完成測量坐標、施工放樣等工作。「相比以前用過的設備,中國的北鬥測繪設備定位精準度更高,使用更便利。」

  「司南導航提供了從硬體到軟體的整套測量測繪解決方案。」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春領對記者說,10年前,國內使用的晶片全部靠進口,裡面一個板卡就要10萬美元,現在用的晶片是公司100%自主智慧財產權,並且實現了信號兼容,精度大幅提高。

  司南導航是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產業鏈100%自主智慧財產權在海外拓展的一個縮影。冉承其告訴記者,目前中國已形成由北鬥基礎產品、應用終端、應用系統和運營服務構成的完整產業鏈,全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除了印度之外,北鬥系統還廣泛應用到印度尼西亞土地確權、科威特建築施工、烏幹達國土測試、緬甸精準農業、馬爾地夫海上打樁、泰國倉儲物流、柬埔寨無人機應用、巴基斯坦機場授時以及俄羅斯電力巡檢等多國不同領域。隨著北鬥三號系統建設的日臻完善,北鬥系統將在更廣地域,為更多全球民眾提供優質服務。

  為全球衛星導航事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從跟隨到並肩再到引領超越,中國用20多年時間建成了世界上第三個獨立運行、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鬥三號兩年完成17次發射任務,將28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其建設發展速度、特色優勢服務受到世界衛星導航領域專家的認可和多國用戶的歡迎,引領著世界衛星導航發展趨勢。

  「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發展的初心和理念。北鬥系統不拘一格的發展道路和特色優勢,是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開放共享的。目前,北鬥系統的短報文通信、星基增強等服務,多為其他系統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借鑑。

  戴維·特納表示,近些年,中國北鬥系統與其他國家系統間合作交流取得實質性進展,中俄衛星導航政府間合作協定正式生效,中美信號兼容與互操作、中歐頻率協調持續推進,未來還有更大的合作空間和潛力,將極大推動全球導航事業發展。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中國代表團團長楊長風告訴本報記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務空間基礎設施,是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為人類導航提供的新方案。目前,北鬥高精度多系統兼容的衛星導航應用產品覆蓋100多個國家與地區,包括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北鬥系統將攜手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強大的功能、更優質的性能服務全球,造福人類,更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

  (本報班加羅爾12月13日電)

本報駐印度記者 苑基榮

相關焦點

  • 北鬥系統將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北鬥——夜空中最亮的星
    北鬥系統將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北鬥——夜空中最亮的星 中安在線   2020-06-15 20:5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北鬥」全球星座組網進入最後衝刺
    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沈飛介紹,「吉星」是「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中功能較強的衛星,它將覆蓋我國及周邊地區,主要實現報文通信、導航服務、精密定位、星基增強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北鬥」採用3種軌道衛星合璧的混合式結構,除了與赤道平面重合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即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之外,還有3顆保持一定傾斜角度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
  • 2020年6月前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  瞄準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發力  北鬥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2009年,中國啟動北鬥三號全球系統建設,2017年11月5日實現全球組網衛星的首次發射。  冉承其介紹,我國北鬥系統全球覆蓋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 一文看透北鬥導航,即將全球覆蓋
    3)歐盟Galileo:歐盟於1999年初正式推出伽利略計劃,現已基本實現全球信號覆蓋。  4)中國北鬥:國內北鬥系統建設「三步走」,預計2020年完成全球組網。  由於北鬥系統具有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功能,在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中後來者居上。
  • 天基低軌星座系統擬建 北鬥將提供全球釐米級定位服務
    8月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正式開通,在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的今天,它將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北鬥展現了中國品質冉承其介紹,工程建設提前半年完成,彰顯了中國速度。
  • 北鬥全球導航星座終於建成,巴基斯坦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中國最大的天基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與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導航系統(GLONASS)和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網絡,從2012年12月起,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就開始向中國和亞太地區其他民用用戶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和短報文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6月23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
  • 2020北鬥之年:獨立自主北鬥三號部署全面收官徵途面向星辰大海
    2020年,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雙星定位到啟動設計、從試驗驗證到區域組網,再到覆蓋全球,中國始終堅持自主建設、發展和運行北鬥系統。目前,北鬥已進入國際民航、國際海事、國際移動通信等多個國際組織標準,讓全球用戶享受到更優質、精準的服務。近年來,我國北鬥系統從無到有,從當年被歐美技術封鎖,到今天核心部件100%實現國產化。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2020年6月23日,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迎來最後一戰。上午9時43分04秒,隨著點火命令下達,搭載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騰空而起的橘紅色火焰中飛向太空。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剛剛,北鬥衛星拿下收官之戰,中國組建起覆蓋全球衛星導航星座
    上午9時43分04秒,隨著點火命令下達,搭載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騰空而起的橘紅色火焰中飛向太空。這顆衛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 看新聞學英語:北鬥正式提供「全球服務」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負責人27日表示,北鬥系統已開始提供全球服務。(provide global services),標誌著北鬥系統服務範圍由區域擴展到全球,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enter the global era)。
  • 「科普眼」北鬥秘聞:天上的星星為啥要「參北鬥」
    【新聞快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11月5日19時4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24顆、第25顆北鬥導航衛星,開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北鬥」進入新時代還記得小時候電視劇《水滸傳》裡劉歡叔叔豪邁唱法演繹的《好漢歌》嗎?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未來,隨著北鬥全球系統建成,「中國北鬥」將進一步造福全球,也將更加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人們的生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北鬥系統大眾服務發展前景廣闊。到2035年,以北鬥系統為核心,我國還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新華社記者 胡喆 顏之宏 (據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北鬥之光讓中國智慧惠及全球經歷些許波折後,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順利升空。
  • 北鬥導航:距完成全球組網僅一星之遙
    此時此刻,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蓄勢待發。作為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它於4月4日運抵西昌,在這裡開展測試、總裝等工作,並計劃於5月發射升空。屆時,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全球服務實現在即獨立自主建成2009年,北鬥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實施。2017年11月5日,北鬥三號首發星順利升空、成功入軌,開啟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新時代。2018年底,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建設完成,提前2年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 北鬥全球組網部署完成,將帶來什麼變化?
    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在大眾應用方面,從手機定位到手錶授時,從共享單車到無人駕駛;從交通導航到防災減災,從無人耕作到助力抗疫;從車聯網到物聯網,從智能港口到聰明鑽機,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北鬥正在與新一代移動通信、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融合,北鬥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不斷湧現,將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 中國北鬥 惠及全球:寫在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之際
    從無到有,從有源定位到無源定位,從服務中國到服務亞太,再到全球組網……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設想,到1994年北鬥一號建設正式啟動,經過幾代北鬥人30多年的實踐探索,北鬥系統的服務定位精度、系統穩定性、功能全面性不斷提升,全面支撐了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今日之北鬥已成為世界的北鬥,服務全球用戶。
  • 從北鬥覆蓋全球說起 手機導航是如何越來越準的
    今天我們就借著「北鬥」的熱度和大家科普一下。01 衛星定位原理是什麼?全球範圍內有哪些衛星定位系統?日本的準天頂衛星系統覆蓋區域除了能夠實現全球定位的衛星系統外,還有能夠實現區域定位的衛星系統。這項技術是將衛星定位技術和基站定位技術結合誕生的一項新技術。工作原理是手機通過基站定位當前位置,A-GPS伺服器將當前位置能夠接收的衛星參數反饋給手機,手機快速實現衛星定位。雙頻衛星定位技術雙頻衛星定位技術是通過同時接收低碼率和高碼率兩種衛星信號實現精確定位的技術。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建成覆蓋全球的導航定位系統,至少需要24顆衛星。這一次,北鬥人再次腦洞大開,開創性地設計了混合星座構型,並於2012年底建成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傾斜同步軌道衛星和中圓軌道衛星共14顆衛星構成的北鬥二號系統,實現了全天時全天候為亞太大部分地區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必須覆蓋全球。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舉行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將於上午10點30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儀式。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究竟意味著什麼?和世界其他導航系統相比,中國北鬥有哪些突出的優勢,又將如何更好服務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