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滿滿!海安這個村197名八十歲以上的老人集體過重陽!

2020-11-29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萬歲壽星,歡聚重陽。10月7日上午,周莊村197名80歲以上爺爺奶奶們一個個滿懷欣喜來到村文化廣場,參加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他們集中舉行的重陽節文藝專場演出。

  演出在舞蹈《看山看水看中國》中拉開帷幕。

  快板表演《評兒媳》後,村文明實踐站評出的好媳婦兒居亞梅、吳冬梅、金田秀、趙成梅、彭桂雲請上舞臺,小朋友們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和獎品。倡導尊老、敬老、愛老、扶老的優良傳統。居亞梅還代表受表彰的好兒媳向全村婦女們發出倡議,呼籲所有周莊兒女對老人做到有住、有吃、有穿、有用、有花、有醫、年節有祝福、衛生有保證,不讓老人乾重活,不讓老人受氣,不得打罵老人、虐待老人。

  濱海新區新時代藝術團為老人們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演出,老人們在家門口觀看表演十分開心。濱海新區黨群工作局、農村工作局相關同志也參加觀看活動。

  周莊村舞蹈隊的「大媽們」不時將自編自演的節目穿插其中,為這麼多的老人獻演十分賣力。

  演出中間,志願者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應知應會》、《贍養法》、《食品安全法》宣傳單送到老人們手中並為他們解疑釋惑。

  演出前,愛心企業請來理髮師,專門為老人們理髮。理髮師十分敬業,毫不懈怠。

  村衛生服務站醫生為老人們測量血壓和血糖,真是服務到了家。

  演出中途,近200名老人在村文化廣場開開心心的吃上了節日大餐。宴席結束後,贊助企業還為每位老人準備了一份生日蛋糕。

  因身體原因不能到村參加「過節」的老人,濱海新區相關領導、愛心企業負責人以及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帶著禮品一一登門慰問。

  (來源:海安發布 編輯/汪璐)

相關焦點

  • 【新春走基層】正月初五過一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正月初五上午,海安高新區三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中心內傳來嘹亮歌聲,20位白髮老人正聚在一起,動情地唱歌。  在民間習俗中,正月初五是敬財神的日子,這群老人為何要聚在一起唱歌?
  • 網絡中國節·重陽丨九月九日,又見重陽
    今年不知不覺又到重陽,又到一年孝老日。九九重陽數,三秋萬實成。這是個迎來三秋收穫的季節,也迎來了九九老年節。在收穫中孝老,在實成中敬老。重陽,讓老人感知收穫、感知孝心。是濃濃傳統文化的喚醒,是濃濃傳統文化的傳承。滿滿收穫,濃濃孝心,其意義喚醒社會尊老敬老、踐行孝道。重陽是一種心理思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傳統文化傳承才讓更多國人有了懷念和寄託。
  • 山西路社區舉辦「愛在重陽節 情暖老人心」高齡老人集體生日會
  • 我市舉辦「情暖金城——我們的節日·重陽節」主題活動 他們過了...
    「給蛋糕留個影」    蘭州晚報訊(首席記者於永昭文/圖)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10月24日,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廣播電視臺綜藝體育頻道攜手頤聖居家養老公寓,舉辦了「2017情暖金城——我們的節日·重陽節和幸福牽手」為主題的活動,主辦方從1000多名老人中徵詢意見,分別圍繞「我想學微信」、「我想學畫畫」、「我想過一次集體生日」等從老人的願望出發,與老人們一起過節,幫助他們實現願望。
  • 壽光:金秋重陽敬老行 濃濃關愛暖人心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在關愛老人的同時,其真正的意義在於通過節日宣傳紀念,弘揚民族孝老傳統,引領社會敬老風尚,激發人們的敬老自覺。10月9日,社會各界廣泛開展了醫務人員義診、文藝組織慰問演出、愛老敬老志願服務、關愛社區老年人等形式多樣的愛心活動。
  • 重陽節裡過生日,這兒的老人真幸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重陽逢生日 老人展笑顏鮮花、蛋糕、壽桃……現場美食盡顯節日氛圍,舞龍舞獅、金猴拜壽、神奇魔術以及歡歌熱舞,讓老人們臉上笑容不斷。為「朝陽壽星」頒發證章獎金、壽星集體過生日、宸冰講敬老故事、贈送「壽」字……歡聲笑語中,老人們打心眼裡感受到了幸福。特別是今年的「生日趴」上,38位高壽老人一起過生日,在場的每位老人還收到了990元的現金紅包,甭提多高興了!「這是我第二次來這兒過集體生日了,心裡說不出的高興。生日撞上節日,大家一起過,熱鬧!」
  • 30名學生為老人過集體生日
    學生們餵老人吃生日蛋糕。記者 李佳蔚 攝江津網訊(記者 李佳蔚)「老爺爺,這個蛋糕好吃嗎?」10月25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30名學生來到子騰養老院看望慰問這裡的51位老人,與他們一起過集體生日,共度重陽節。據了解,子騰養老院於今年6月22日建成,位於鼎山街道順江路,是鼎山街道目前最大的社會養老機構之一。活動之前,學生們就了解到該養老院10月份將有9名老人要過生日。
  • 6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5年後中國有3億老人過重陽節
    其中,山東、四川、重慶及遼寧4地老年人口撫養比達到20%以上。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 情暖老人心 11位獨居老人集體過生日
    每月15日,都是豐澤區華大街道地質社區最熱鬧,老人們最高興的日子。因受疫情影響,前幾個月地質社區暫停社區老人所有聚集性活動,老人集體生日也無法如期舉行。今日,地質社區黨支部、居委會攜手愛心單位泉州銀行豐澤華大社區支行等,先為社區11名老人補過集體生日會。另外6名老人安排明天集體慶生。
  • 重慶小學生為老人過「集體生日」
    小學生為老人送蛋糕 活動方供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3日22時訊(記者重慶小學生近日在百康年養老院為老人們過「集體生日」,以此表達敬老之情。小學生們來自重慶沙坪垻區濱江小學,孩子們表演節目、切蛋糕、送祝福,用一片童真童趣,逗得老人們笑開懷。「這家養老院裡的老人,很多是社區裡的老鄰居。」組織活動得家長表示,讓孩子們和鄰居的爺爺奶奶在一起娛樂玩耍,彼此更有親近感。
  • 重陽節:集體過生日情暖老人心
    重陽節:集體過生日情暖老人心 2017年10月28日 09:58  來源:視界網/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莫夢雨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大渡口區躍進村街道革新社區的廣場上,響起了熱鬧的生日祝福,社區為40名年滿80和90歲的老人舉行了集體生日會,現場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 重陽|樂至縣婦聯祝願老人們「今年重陽勝去年,天天年年笑開顏!」
    重陽|樂至縣婦聯祝願老人們「今年重陽勝去年,天天年年笑開顏!」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今年重陽節我們是這樣過的···
  • 給60歲患者集體過生日,他們堅持了5年!
    原來,醫護人員正在為60歲以上的住院老人過集體生日,這也是該中心連續5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的一個善舉。活動開始前,醫護人員將老人們從病房扶到活動室,人到齊後,醫護人員給老人們送上祝福話語和生日快樂祝福聲,與此同時,醫護人員還為老人們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水果,餅乾,瓜子。老人集體過生日「大家好,人到齊沒有,到齊了就開始切蛋糕嘍!」
  • 三水把崗村冼氏宗祠:凝聚海外宗親 寄託鄉愁鄉情
    冼添明說,過去不少冼氏族人到香港、澳門打工經商,漂流海外,「下南洋、過金山」。根據2015年末統計數據顯示,祖籍把崗村的香港同胞80人,澳門同胞25人,華人華僑2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冼炳超年輕時南渡馬來西亞,在當地機器廠當學徒,稍有積蓄後,在吡叻州布先埠自營萬成鐵廠。
  • 德化梓安村留守老人多 愛心網友為110位老人辦百壽宴
    閩南網3月16日訊 昨天,84歲的阮精全老人第一次和全村60歲以上老人吃了頓豐盛的午餐,而這還是由一群他根本沒聽說過的「網友」請的客。  昨天上午9點,德化憨鼠愛心小分隊的車由德化城關集結出發,半小時後到達南埕鎮區,又一個小時後,才來到梓安村。
  • 我國一神奇的長壽村,幾乎家家有百歲老人,年齡最大達135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水平逐漸發展,科學地疑難雜症增加,人們的壽命也漸漸延長,現在,世界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1歲,今天,主編介紹的是我國神奇的長壽村,10萬人中有30.8名百歲以上的長壽者。在我國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小山村,被稱為長壽村,當地有40多個百歲老人,大部分的家裡都有百歲的老人,最大年齡達到了135歲,這是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的長壽村。
  • 重陽節祝福語簡短大全一句話 重陽寄語送給父母老人爺爺奶奶
    家裡的爺爺奶奶是最關心你們的人,在屬於爺爺奶奶的節日裡,在這個2018重陽節裡,你肯定有很多想對家裡老人說的話,做的事,那麼如果送上最誠摯的祝福,2018重陽節對老人的祝福語又該如何說呢?如果你沒有想到好的祝福話語,下面來看看2018九九重陽節祝福語簡短精選,對老人說出你的祝福吧![重陽節的風俗是什麼]
  • 安慶宿松一企業家為老家每位花甲老人發千元紅包
    1月25日,孫百勝回到安慶宿松縣九姑鄉九姑村陳屋組,帶領兄長孫強勝和弟孫百友、孫加勝一起為老家42名花甲老人每人送了一份千元紅包和禮品,同時登門看望慰問了該組4個特困戶。據統計,當天,孫百勝等共送出紅包92個。1月25日是農曆臘月二十八。宿松縣九姑鄉九姑村陳屋組村民,為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不約而同地聚集在興建的祠堂裡面,以集體玩年的方式,一起歡度這美好時刻。
  • 浙江省最長壽老人113歲出生於清代
    浙江省最長壽老人113歲出生於清代# 【58歲那年丈夫去世,她一人帶5個孩子過日子〉都市快報訊 台州臨海市桃渚鎮老廠基村,幾乎已經是臨海陸地的最東面。從老廠基村往東不到8公裡,就是海岸線。畢女在這個村子裡已經居住了113年,她是目前浙江省最長壽的老人。
  • 離鄉67年臺灣拾荒為生 89歲海安老兵終回家
    5日,89歲的臺灣老兵汪呈松,哭倒在三哥三嫂埋葬於海安的墳前。這是他時隔67年後首次回鄉祭奠,這次回來就再也不離開了。   這位老兵的回家路,充滿了傳奇色彩。汪呈松原名王成松,海安縣人,1948年,二十出頭的他被抓壯丁強徵入伍,進入國民黨第21軍。1949年參與駐防上海的21軍被擊潰後投誠,王成松加入了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