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問題就好像是在問:分手後,他會難過嗎?
答案不言而喻,失去,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痛苦的。分開讓你感覺難過,同樣也會讓對方覺得難過。
如果你總是覺得自己痛徹心扉,而對方冷漠無情,絲毫不受影響,那你不是有受害者心態,就是像《三十而已》裡的鐘曉芹一樣,大大咧咧,糊裡糊塗,兩個人結婚那麼多年,也都不了解另一半是什麼樣的人。
可能有的人會說:可是,是他主動提出分手的。
那我的回答是:如果是這樣,很有可能他比你還要痛苦!當然,玩弄感情的渣男除外,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收放自如。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人都有慣性,都習慣呆在舒適區內。
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景色等等,熟悉,讓我們覺得安全,覺得舒適。對於一段感情中的兩個人來說,待在這段關係裡,維持這段關係,就是他們的舒適區。而主動走出舒適區、主動切斷這段關係的人,是比被動接受的人要有勇氣得多。就好像壁虎斷尾逃生,為了生存,要自己咬斷自己的尾巴,這樣顯然比被動接受尾巴斷了的事實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所以可以明確的一點就是,大部分人在分手後,都會想起前任,想起兩個人之間的點點滴滴,會懷念、會痛苦,會想:
現在對方現在在做什麼?會不會想起我?我們還有沒有複合的可能?
這三個問題會一直充斥著他們的大腦,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那種想。只是,兩個人進行這三連問的時間不太一致,跟女人比,男人要更加後知後覺一些。
這就要提到經典的「男人在分手後經歷的三個階段」,也就是排斥期、反思期、懷念期。
1.排斥期
■ 男人是決策型思維,女人是試探型思維。
當男人說分手的時候,是想得比較清楚的,分手了就跟你保持距離,他會儘量避免想起你以及跟你有關的事情,轉而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而女人一般是拋出一個問題,試探一下對方的反應,根據對方的反應來做出相應的反應。
■ 這個階段,男人一般會有兩種行為模式。
第一種是去嗨。如果在你們的關係中,對方受到了太多的束縛,做了很多違背他本性的事情,那當他想明白了,從一段關係中解脫出來以後,他的第一反應就是,我自由了,我不用每天早安晚安到點打卡問候來,我睡到幾點都沒人管,抽菸喝酒燙頭,怎麼開心怎麼來,也不用花心思、花錢哄對方開心來,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覺得自己很瀟灑。分手,對於這個階段的男性而言就是一場大型狂歡。
他急於去釋放自己在之前關係中受到的束縛和壓力,所以就會選擇放飛自我,甚至還會接觸其他異性,甚至另尋新歡。
第二種是用一些機械的事情麻痺自己,比如工作。有的人在這個時候可能會異常地冷靜,不找兄弟喝酒蹦迪狂歡慶祝自由,也不一味地讓自己墮落,生活工作一切如常,甚至會關閉自己的情感開關,每天瘋狂加班。他們一直是那種很拎得清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所以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就不會一步三回頭。
■ 對你的態度
這個時候,當你去聯繫對方的時候,對方是不想搭理你的,甚至還會故意說一些難聽的話。以前不敢跟你發洩的一些負面情緒,在這個時候也會一股腦兒的跟你發洩出來,或者冷到北極的那種冷,很多人就是在這個階段被對方趕跑的。這個階段一般來講會持續7到21天。
■ 應該怎麼做
對方之所以對你這麼冷,是因為之前你們的互動和爭吵把對方給凍住了,對方就在自己周圍結起一層厚厚的冰,阻擋住對他來說那些具有傷害性的東西。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破冰,就是要用溫度來融化對方身上的堅冰。破冰怎麼破?就是要做自我描述,表明自己聯繫對方的目的是做朋友。
比如你可以這樣說:「我跟你聯繫不是為了跟你討論之前的事情,分開以後我也想了挺多,我覺得我們確實不適合戀愛,但是做朋友也挺好啊對不對。你性子急,我比較穩重,你有什麼問題還可以來問我,只要我能幫的我都會盡力幫忙,大家都是成年人,沒必要老死不相往來是吧。」
總之就是讓對方覺得你是安全的,不會再像之前那樣給他帶來一些傷害,還要給對方一個可得感,讓對方覺得,當他需要你的時候,你就在他身邊。
這個時候不管對方怎麼說怎麼做,給你多少廢物測試,也千萬不要再跟對方爭吵、作鬧,不要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傳遞給對方。不然對方就會越來越冰,最後徹底把你從心裡清除掉。
2. 反思期
長時間的狂歡和自我麻痺之後,男人會覺得很疲憊,會有一種深深的空虛感。空虛的時候會做什麼呢?會發呆,想起你們之前發生的事情,你們的甜蜜,你們的爭吵......一幕幕浮現在腦海中,也會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
也許有的人會說,哼,他才不會覺得自己錯了呢!確實,很多人確實不願意在對方面前承認自己做錯了什麼,但事實上,這是他的一種自我保護,尤其是男人。
男人的核心需求,被理解、被認同、被尊重、被崇拜,讓他承認自己錯了,就等於是當眾侮辱他,一個男人的尊嚴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東西,不要去輕易地挑戰這個東西。但他不願意承認並不代表他不知道自己有問題,就算當初分手時再決絕、覺得自己無比正確的人,也會開始反思——兩個人怎麼就變成這樣了?會開始出現最開始提到的三連問——在幹什麼?有沒有想我?還有沒有可能?除非你分手後徹底把對方作死。
■ 男人對你的態度
如果你在分手後沒有作死,對方就不會像之前那樣排斥你了,甚至還可能會主動找你。因為他很空虛,而你如果又恰好在他身邊,給他需要的陪伴和愛,那他就會慢慢地靠近你,複合也就順理成章了。換句話說,當一個人很累的時候,他會傾向於選擇一個easy模式,對他來說,你就是那個easy模式。
大家聽了不要不開心,這就是人性,誰都想過得輕鬆些,我們談什麼都不應該迴避人性,對吧?我們要理解和利用人性。
■ 應該怎麼做
這個時候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構建兩個人之間的舒適感,讓對方覺得跟你一起很舒服、很習慣。
1)為什麼要構建舒適感?
因為分手的原因其實就是舒適感被打破。很多分手都是因為女生長期作鬧、指責、質疑,男生沉默、冷暴力,女人越大聲,男人就越沉默。我們常說爭吵耗盡了兩個人的感情,其實是爭吵讓兩個人的愉悅度降到了一個低點。
「愉悅度」是維持兩個人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兩個人在一起覺得開心,才會在一起,有一個公式,愉悅度=好感濃度/衝突濃度,當衝突濃度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好感濃度就會被稀釋,我們就不記得對方的好了。
剛開始戀愛的時候為什麼那麼開心、那麼甜蜜?因為兩個人眼裡只看得到對方的好,很少吵架,所以愉悅度高,舒適感也就高。後來的爭吵讓愉悅度降低,我們眼中就全是對方的不好,越想越生氣、越想越不愛,親密關係是讓人覺得舒服的關係,不舒服了、不開心了,就會面臨自我懷疑——這麼糟糕的感情,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2)怎麼構建舒適感?
基本操作是,在聊天的時候多向對方展示我們生活積極向上的方面,但不一定是需要花費很多金錢,只要你的態度是積極向上的,就不必局限於某件事情,不是只有減肥健身整容旅遊才是積極向上的。
這些東西不用我說你們也知道對吧?所以我主要就是想告訴大家一些內在邏輯,思維邏輯搞清楚了,怎麼去做不用我說,大家都會。
構建舒適感的要點有二:
一是不用挖空心思去想聊什麼,不要把自己弄得那麼累。因為兩個人聊天,聊的其實是一種情緒,一種感覺,只要你給對方傳遞積極正能量的情緒,對方就會覺得跟你一起是開心的。
二是千萬不要聊感情,因為你們之前的衝突讓對方十分害怕,讓對方本能地有一種恐懼感,所以千萬不要再去提感情。要跟他聊一些有趣的、有價值的,或者日常生活等等,都可以,滿足他的各種需求,慢慢地打開他的心結。
3.懷念期
當他一個人的時間長了以後,他就會開始想念兩個人的生活,想念以前有人管的時候、想念跟前任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不可抑制的那種想念。
回憶是很傷人的,以前的美好跟後來的爭吵和現在的落寞形成的對比,沒有人頂得住的。因為一個人如果很享受兩個人的生活,他在短暫的放縱過後,是十分不適應一個人的生活的。要讓一個人徹底放下一個已經熟悉了的人,把以前的點點滴滴一點一點清理出自己的生活,開始一個人生活,是很難的。
而在對方十分想念你的這個時期趁虛而入,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就很容易重新靠近你、跟你複合,甚至會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
■ 男人對你的態度
在懷念期,男人對你的態度一般有三種:一種是主動找你,第二種是偷偷關注你,第三種是你找他聊天他不會排斥。
如果是前兩種,說明對方是很有意願跟你複合的,那麼只要你不出什麼大問題,複合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 應該怎麼做
這個時候男人跟你的距離比之前都要近,我們可以進行自我價值展示,讓他覺得你很有價值,進而主動靠近你。
價值展示的基礎邏輯是,讓對方覺得你的價值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需求分為兩種,一種是他作為男人的需求,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被理解、被認同、被尊重、被崇拜,第二種是現實需求,也就是所謂的內在需求。
這個東西對方可能不會直接告訴你,甚至有時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內在需求是什麼。那你怎麼去明確這個事情呢?方法有兩個:一個是觀察他的原生家庭,一個是了解他之前的戀情狀態,包括分手的原因。
其實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理想的戀人模板,我們要做的就是成為對方的理想類型。這個戀人模板是怎麼來的呢?就來源於他的原生家庭和之前的經驗積累。
1)原生家庭
人在0到6歲時跟父母的相處模式奠定了我們對親密關係的認知,每個人成年後的擇偶標準,會以異性父母作為原型的,要麼是同類型,要麼是完全相反的類型。
舉個例子,如果他的原生家庭很幸福,他對他父母的評價很高,那他的理想型一定就是他媽媽那樣的女人,大方體貼,但也會有自己的想法。
但假如說他小的時候,他的母親非常強勢,那他長大後一定想要找一個「小女人」,溫柔的、順服的、聽他話的。但往往他跟這種女性不會交往太長時間,因為他潛意識裡的那種依賴慣性,會促使他再次回到一個強勢女人的身邊,也就是說通常繞來繞去,他最後還是會跟一個和母親一樣強勢的女人結婚。我身邊朋友就有這樣的,心理學上稱之為「對異性父母的反向認同心理」。
2)經驗積累
再比如你可以看他對他前任的評價,如果他一直強調對方管著自己、控制自己,那你就可以明白,他對親密關係的需求就是,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那麼你在挽回的過程中,就更要把把握好邊界感和分寸感,不要死纏爛打奪命連環call,給出對方思考的空間。
其實吧,分手後對方心裡在想什麼這件事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重要,更重要的是你心裡在想什麼,你對待這段關係的態度、你對於親密關係的認知、你對於自身狀態的一個自省,這些才決定了你要不要跟對方複合。
先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通過自己的改變去引導對方做出改變,這才是擁有幸福感情的唯一途徑。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