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但事實上,很多時候眼皮跳,不僅僅是「財」或「災」的「預兆」那麼簡單。
如果眼皮隔三差五地跳個不停,甚至引起面部抽搐,就很可能是一種被稱為「面肌痙攣」的毛病引起的。
家住寧波奉化的張阿姨今年50歲,4年前她發現自己的左眼皮時不時會不由自主地跳動。起初症狀較輕,只是偶爾跳一下,每次沒幾秒就好了,所以就沒太當回事。
可慢慢地,張阿姨發現左眼跳動的頻率越來越高,到後來每隔幾分鐘就要跳,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更讓張阿姨無法接受的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除了左眼皮外,連自己的左側面部也會跟著抽搐,整張臉看上去一抽一抽的,很是奇怪。
張阿姨平常是個活躍分子,本身也很愛美,可面部抽搐的毛病讓她總是感覺不自在。有時連身邊的朋友也會半開玩笑地說她:「張阿姨,你怎麼老做鬼臉啊!」這讓她很是尷尬。
這幾年,張阿姨也跑了不少醫院,期間做了三次封閉治療,也試過中醫治療,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上個月底,張阿姨經人介紹找到了鄞州二院神經外科雒仁璽主任。醫生詳細詢問病史並完善相關檢查及化驗後,確診張阿姨患的是「原發性面肌痙攣」,必須經過手術才能根治。
網絡配圖
日前,張阿姨接受了手術,手術效果立竿見影,她左側顏面部抽搐症狀完全消失。
據介紹,一般情況下,眼皮跳動往往是因為休息不好或情緒緊張所致,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只需要閉閉眼睛休息一下就行了。
但如果這種情況斷斷續續地持續時間較長,或是不自主跳動、抽搐延伸到面部時,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意味著可能患了「面肌痙攣」。
「有的病情嚴重的面肌痙攣患者,眼面會變小,嚴重的連眼睛都睜不開了,視力也會受到影響。」雒仁璽主任說,還有的因為面部的長時間抽搐影響喝水的功能,喝水的時候水會從嘴角流出。
面肌痙攣主要是由於血管壓迫引起的,患者可以選擇口服藥物、注射肉毒桿菌毒素、手術等多種治療手段,但「面神經顯微血管減壓術」是唯一可以根治面部抽搐症狀的治療方式。
專家建議,當不自主抽搐延伸到面部時,必須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