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還漫長
你心地善良
終會有一人陪你騎馬喝酒走四方
——題記
很多的人在聽歌;很多的歌被人聽;很多的歌一聽就知道是誰唱的;但很少的歌一聽或一讀就知道是誰寫的——只有許嵩,他的個人的氣息永遠濃鬱,讓人一眼便可辨識。
當越來越多的音樂人都開始往綜藝節目的路線上去推銷自己、維持曝光度時,許嵩依舊自我,始終把作品放在第一位,埋頭創作、細心鑽研。
有人說許嵩的歌很沒品位!我倒是不覺得,當然我也不會反駁你,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嘛。
對此,許嵩也說過,「誰都可以評判我的才能高低,寫的歌好還是不好,這是每個人的個人喜好與言論自由。但請了解一點,我沒有抄襲,沒有偷懶,沒有走捷徑。事實上無論做哪行哪業,想靠玩小聰明是不可能長久立足的。我一直在用心寫歌,創作和製作音樂佔據了我近年來的大部分生活,這是我熱愛做的事情。」
01
2009年,我上高二,那時候,晚自習上總會用手機單曲循環許嵩、徐良、阿悄、單色凌...
在這些歌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許嵩。
有一次為了考試拼命背書,聽到別人在放《清明雨上》,激動了一下,隨後又很失落。
那麼喜歡的歌手別人也在聽著,像一杯好酒被別人偷喝了一半,為了騙自己兌上水,卻失了原來的味道。
再者,總覺得這樣的歌只適合一個人靜靜聽,在那麼寬敞的地方放,總覺得被破壞了。
如今又是清明雨上,多想折菊寄給七年前的自己。
高中的時候,剛開始流行智慧型手機,整個班上也就有那麼幾臺,第一次用手機瀏覽器搜索「許嵩」,十幾個女孩子圍在一起說著笑著,「許嵩這麼有才華啊」,「原來這些歌的詞曲都是他寫的啊,他好厲害啊」,「他唱歌真的好好聽啊」......
毫不誇張地說,我的整個高中都是在許嵩的歌聲中度過的:從《清明雨上》、《城府》、《星座書上》到《嘆服》、《廬州月》、《灰色頭像》再到《想像之中》、《千百度》、《毀人不倦》...
從2009年到2012年,從《自定義》到《蘇格拉沒有底》。
2012年,我高中畢業,再沒聽過許嵩。只聽說他在那年夏天,出了新專輯《夢遊計》,但裡面的歌我再沒聽過一首。
我想,有些故事,是過去的,就不該被帶到以後。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我們不能回頭,只能往前走。
02
很多人把他當做青春,也有很多人把他當作「異類」,把他的音樂稱為「非主流音樂」......
也許是因為許嵩喜歡躲在網絡後面做著自己喜歡的曲調和旋律,很少跟別人互動,也基本上不怎麼喜愛跟其他音樂人有什麼交流。
所以才更容易被貼上各種標籤。
但他說,我們需要放下偏見和定義,不給自己打標籤,這樣自己會更輕鬆。
最開始,他甚至沒有想過要進入娛樂圈,按照他平淡如水的性格,實在應付不來那些沒完沒了的新聞媒體以及某些瘋狂過度的粉絲群眾。
他只想要安靜地做音樂,不想去在意其他人的目光與評論。
後來籤約海蝶,也是因為在海蝶,他可以不必像那些籤約藝人一樣不斷出席各種各樣的通告場合,他只要安靜地在工作室裡面寫出好歌來給大家分享,不必去學習那些討巧的言語。
許嵩一如既往地低調,一如既往地平淡如水,也不斷用好歌證明自己,用自己擅長的古風詞曲寫出了《千古》(花千骨主題曲)、《江湖》(畫江湖之不良人主題曲)、《燕歸巢》等等。
03
在24屆東方風雲榜音樂盛典許嵩一連拿下了「最佳唱作人」以及「十大金曲」兩項大獎。
站在舞臺上的許嵩胖了,儼然一副30多歲大叔的模樣,再也不是當年那個無論怎麼吃都胖不了的清瘦才子。
只是依舊清淡,清淡中多了一些對世俗的思考。一如去年發行的專輯《青年晚報》。
這張專輯是一個三十而立的青年敞開自己和你面對面交心,也是一家晚報記述著生活的真相和所引發的思考,感性與理性交疊。
歌詞讀來有如攤開一張晚報所看到的版面:社會生活、人生況味、暖心故事、攝影專欄,甚至不缺關於"最佳歌手"的娛樂頭條以及"早睡身體好" 的養生大法。
閃耀著思維火花的文字,詩性與易讀性兼具,偶爾透出冷冷的幽默感,是獨屬於許嵩的那份亦莊亦諧。
他的音樂還是老配方,如果說中國風是他揮之不去的標籤,而《幻胖》和《早睡身體好》對爵士的嘗試,讓我們看到許嵩對時下流行音樂獨到的見解。
出道11年,依然堅持一個人包辦整張專輯的作詞作曲。
許嵩對音樂的執著追求,再一次感動了我。
青春啊,你別來無恙,許嵩啊,你一如往常。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