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孩,只想搞錢」
最近,「深圳女孩」衝上了熱搜。
原因竟然是,愛搞錢。
「深圳女孩」,指的是每次聚會不聊八卦不吹水,喜歡聊如何搞錢的女孩。
這個網絡新詞,起源於一則微博。
兩個深圳的女孩去北京玩,被朋友拉到酒吧。
七八個女孩圍坐著喝酒,北京女孩們開始閒聊,話題大多是談戀愛、罵對象、明星八卦。
深圳的女孩聽愣了,偷偷問朋友,「北京的女生出來都聊這些的嗎?」
朋友很好奇:「那你們深圳的出來聊什麼?」
女孩正襟危坐地說:搞錢。
過一會,女孩的鬧鐘響了,她掏出手機,「不好意思,我看一下美股。」
另一位深圳女孩也點頭示意,「我的基金收益也能看了,激動。」
很多網友看完深有體會:
真實!我們天天都在想怎麼搞錢。
沒錯,深圳的湊一起就是搞錢。
我們深圳真這樣,眼裡沒有愛情只有錢。
在深圳,坐哪吃飯喝東西都是這個氛圍。
搞錢,深圳人民從娃娃抓起。
一夜之間,只想搞錢的「深圳女孩」刷爆網絡。
當然,這不代表深圳女孩物質,更多是一種積極的賺錢心態。
如果你找她們閒聊,她們大多會疑惑:「你工作不飽和嗎?」
你可以嘲諷深圳女孩沒人要,但你絕不能說她搞不到錢。
「來深圳不搞錢,難道談戀愛嗎?」
比起談戀愛,深圳人更想搞錢。
深圳市職場人單身率高達62.4%,全國排名第二。
不管是月薪一萬的白領,還是年收入上億的創業老闆,他們每天都想多搞點錢。
聖誕節那天,看到一個新聞。
在深圳的婚禮現場,出現這樣的一幕。
新郎身著禮服,站在酒店門前迎賓時,還在忙著改策劃。
網友覺得心酸又好笑,紛紛調侃:「這是抽空結婚,不能耽誤工作。」
不管什麼,都不能影響搞錢,這是深圳人的覺悟。
前段時間,介哥的朋友去深圳出差。
回來後,他跟我說,深圳人好像不用休息一樣。
七點起床,吃完早餐就開會,忙到晚上十點多才回酒店,就連周末都不休息。
其實,深圳人愛搞錢的傳統,由來已久。
上世紀80年代,深圳就喊出「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
那是以談錢為恥的時代,這句口號很快就引起全國軒然大波。
但也是這句話,給深圳定下了「允許賺錢,鼓勵搞錢」的文化底色。
當時,大量外地女孩紛紛湧入深圳,一度讓深圳成為「雌都」。
有傳言稱,80年代的深圳,男女比高達1:7。
當年的凱達玩具廠,佔據了蛇口的半壁江山。
流水線有2000名女工,她們大多都十七八歲。
作為最早的外商獨資企業,凱達不僅工資高,福利還多。
這群女工穿上了新潮的衣服,用上了香港的洋貨,走在潮流前沿,成了大家眼裡的女神。
她們憑藉「搞錢」的本事,一度成為當時深圳男生的夢中情人。
從流水線退下後,深圳女孩並沒有停止搞錢。
她們開始買房、炒股、創業,利用空餘時間參加「深圳夜校」的培訓班,不斷學習提升。
2015年胡潤女富豪榜,內地女首富周群飛,最早就是在深圳打工起家的。
深圳人永遠不滿足於基本工資的收入,他們通常還會搞副業。
比如,利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做代購微商、買基金做定存,甚至打好幾份工。
深圳的搞錢文化,其實是奮鬥和務實的代名詞。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搞到錢,但深圳人搞錢的熱情不退。
正如網友說的,走在深圳街頭,路人聊的都是跨境電商,生意項目……
在這種氛圍影響下,想不努力搞錢都難。
作為經濟特區,深圳也提供了更多的搞錢機會。
2019年,深圳人均GDP全國第一。
2020年,深圳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全國首位。
深圳的平均薪資水平,在全國也名列前茅。
短短40年,深圳就超越了北上廣,成為中國最富的城市。
這也意味著,在這裡奮鬥,有無限的可能性。
但機遇也伴隨著挑戰。機會多,生存壓力也大。
深圳房價貴是毋庸置疑的,漲薪的速度也跟不上房價暴漲的速度。
今年疫情期間,深圳房價暴漲,千萬豪宅被秒光。
網上很快出現了應景的打油詩:
昨日還能買神灣,今日只能買寶安;上月還嫌南山貴,此時紅山也崩潰;去年西部不買房,今年東部淚兩行;龍中全款變首付,布吉首付變車庫;沙井猶豫兩三天,回頭少個衛生間。
普通人要想留在這個城市,必須拼了命搞錢。
高曉松曾說過一個段子:
「誤入北京名媛圈,會認識某某的女兒,某某的孫女,以及各種軍牌車;
誤入上海名媛圈,會結識某某夫人,某某太太,以及各種愛馬仕;
誤入深圳名媛圈,會發現大量都是某總裁本人,以及各種慈善會。」
「搞錢」不是貶義詞,它是一種不斷向前的狀態。
搞錢,是深圳女孩最大的底氣
為什麼深圳女孩一心只想搞錢?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有錢才有底氣。
根據深圳貝殼研究院數據:
深圳女性購房佔比,已經連續三年超過男性。
2020年,深圳53.3%的房子都被女性買走了。
買房不僅是投資,更是女孩想要的歸宿感和安全感的保障。
有錢,女孩才有獨立的資本和底氣。
在知乎看到一個真實故事。
剛畢業,女孩就一頭扎進婚姻,早早結婚生子。
沒想到,她剛懷孕,婆家人的嘴臉就徹底暴露了。
他們託人給女孩做B超,知道她懷的是女孩後,全家逼她墮胎。
她不是沒有反抗,只是沒有人在乎她的看法。
女孩這才意識到,「我養你」只是騙人的鬼話。
失去女兒後,她卯足了勁複習,考過了司法考試。
先是做律師,後來開辦了自己的律所,收入是她老公的好幾倍。
婆家人的態度也轉變了,就連盛氣凌人的婆婆也對她點頭哈腰。
但每次想起被打掉的孩子,她還是會心痛得不行。
你要說婚姻現實也好,可事實就是:
你只有足夠強大,才有話語權。
我聽過一句三觀很正的話:
「我辛苦地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只是不想因為錢低三下四。」
認真搞錢,是為了愛的時候可以不卑不亢,不愛的時候能果斷轉身。
娛樂圈熱衷搞錢的女星,楊超越算一個。
在綜藝節目《心動的信號》裡,她就說過:「我一點都不想談戀愛,我只想掙錢。」
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直言自己想搞錢了。
之前參加《奇葩說》的時候,有一個辯題是「漂亮女生應該拼事業還是拼男人?」
楊超越毫不猶豫地回答:「拼事業。」
她解釋說:「因為你有了事業,就會有很多男生喜歡你。」
馬東又問:「如果男朋友是富翁呢?」
楊超越還是果斷選擇搞錢,「那我伸手要錢,多丟面子啊。」
她說,工作和收入才能帶來安全感,別人給不了。
以前,很多女孩容易戀愛腦,沒有愛情不能活。
但現在越來越多女孩意識到,搞錢才是最重要的。
經濟獨立,才能獲得安全感和更大的選擇自由。
是當你看上喜歡的東西時,可以毫不猶豫買下;
也是生病的時候,可以不必為醫藥費四處求人;
還是擇偶的時候,不用被物質條件束縛得死死的;
更是有勇氣放棄不喜歡的工作,堅持所熱愛的;
熱愛搞錢,不代表我們市儈,更不意味著庸俗。
而是我們深知,經濟獨立的背面是底氣和安全感。
而不是有一天,要為了錢而放棄喜歡的人或事。
努力搞錢吧,不為錢,為我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