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華民族向來以「八」為吉祥數字,俗語云:「要得發,不離八」,天有八風,地有八方,神有八仙,人有八字,文章還得寫成八股。在「八」的觀念中,最神奇的是八卦,軍事上有八卦陣,武術中有八卦掌、飲食中有八卦湯,農戶裡有八卦圖、八卦還走出國門,在世界各地受到崇敬。韓國的國旗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的標記、國際出版公司的廣告標記、丹麥物理學家玻爾,得到的徽章都是八卦太極圖形。可以肯定的是,八卦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還將在人類文明中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般的民眾,對於八卦是「知」而不「識」,把八卦看得很神秘,認為是可望而不可及。誠然,時下流行的有關書籍和網絡資訊不是太深奧,就是太張揚,大多數都是胡謳如何如何預測、擇吉避兇等等。
且不說《周易》是否真的能預測未來,就算真能預測,這麼高深的學問豈能是你上個周易培訓班,讀幾本周易書籍就能輕鬆掌握的?不可否認,周易的預測學確實可以對一些小事件進行預測,而且有相當的準確度。但要掌握這些高深莫測的預測術,都需要數十年的學習實踐。筆者身邊有極少的周易學者,能預測的事情諸如:東西丟哪裡了,是否能找回?以及找回的時間等等。再如:把一物體藏起來,問預測者何物?基本都能測個八九不離十。但這樣的學者也是鳳毛麟角,幾百個周易學者中也只有那麼一兩個。絕大多數人都是打著周易的幌子掙錢謀生,十有八九是不可信的。
但是,上面所舉的例子也僅限於某一件小事的預測,或者只局限於預測一些已經有了徵兆的事件。如果要對一個人未來的走勢做預測,那就會漏洞百出。要預測一個人的前程命運或者國家大事,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由此可見,對於一般人而言,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一門不是很實用的學術,豈不是在浪費生命,得不償失。
要搞清楚八卦,就不可不讀《周易》;要研讀《周易》,首先要有正確的態度:第一,研習《周易》,不要用於算命,也就是說不要誤入歧途。《周易》不能太精確的預測人的前途,更不能推斷國家的興衰,如果以為八卦圖形中已經蘊藏著未來萬事萬物的答案,那是一種臆想,只會陷於唯心論、宿命論的泥坑而不可自拔。第二,不要鑽牛角尖,否則一輩子都不會有收穫,「面壁十年」也不會成正果,即使有了靈悟,也沒有意義,學術界也不會承認!當然,如果你真的是出於自己的愛好,那就另當別論了。第三,不要拘泥於易學注釋,應當分清本末。《周易》原書是本,注釋是末。《周易》原書中的《易經》是本,《易傳》是末。第四,不要牽強附會,不要把《周易》說成萬能,不可把《周易》吹得太高,雖然它是群經之首、但不是靈丹妙方。第五,不要全盤否定,不要菲薄古人,不要用現代觀念苛求先哲。一句話,我們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從歷史發展的觀念上了解《周易》。
就筆者研習《周易》的心得來說,如果一門心思去研習預測,那會顯得捨本逐末。至於原因,上文已經闡述清楚了。《周易》裡包含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哲學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哪怕到了現代社會,都是非常具有學習價值的。
2019年,中國社科院把《易經》與預測學列入博士招生計劃,由此可見國家對於這門古老學術的重視程度。只有抱著客觀理性的態度來對待《周易》,才能使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好地發揚光大,更好地服務於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