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清朝成歷史後留下5個太監,一起生活,有人臉上蓄了鬍子

2021-01-21 騰訊網

宦官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源於先秦時期,在《詩經》、《周禮》、《禮記》中都有宦官的記載。太監接受酷刑後入宮,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都會一輩子待在宮中伺候別人,這一點和宮女有很大的區別,清朝規定,凡是宮女和嬪妃過了25歲之後沒有被寵信,就會被放出宮找良人出嫁。

1912年,隆裕太后頒布《清帝退位詔書》,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從此走向共和,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雖然宣布退位,但她也向北洋政府爭取到了每年400萬兩的銀子,以維持皇宮裡的開銷,而末代皇帝溥儀和他的貼身太監也還可以繼續留在宮中生活。

1922年,17歲的溥儀仍在紫禁城過著愜意的生活,許多皇妃和太監心生歹意,便對未發育的溥儀進行打擊,據史書記載,有一次,溥儀打開了自嘉慶皇帝期間就被封起來的建福宮的宮殿群,裡面全部是乾隆的私人藏品。

嘉慶皇帝為防止子孫玩物喪志就把一些價值連城的古玩,字畫,瓷器,金佛全部封在了這裡。當時溥儀的日子也過的十分窘迫,準備到時候拿點錢出來換。但是讓人意外的是,第二天晚上建福宮就起火了,一把火把乾隆所有珍藏的文物全部燒毀了,數量更是達百萬件。

沒過幾天,溥儀住的養心殿也著火了,但被迅速撲滅,最後找到了一個還未燒完的棉絮,這也更加證明了是人為縱火。溥儀為了自己的安全,把身邊僅留了20名太監,其餘的全部被逐出了宮,成千上萬的太監失業,很多太監沒有孩子,只能幾個人結伴一起生活,有個依靠。

很多人可能都認為太監常年在皇妃身邊,應該會有一比不小的收入。但其實這樣的人真的很少。拿慈禧最寵的太監總管李蓮英來說,曾有一次,袁世凱就給了他20萬兩白銀,在他臨死前,還有大量的地產,商鋪,和無數的金銀玉器,在他死後,他的4個繼子更是分得了巨額的遺產。

分的最少的兩個繼女,最少也有17萬兩白銀。但能做到李蓮英這種級別的太監更是屈指可數,很多只能為了生存受盡屈辱。據晚清太監馬德清回憶,很多太監晚年只能去寺廟棲身,僅在北京城郊,供太監生活的寺廟就有20多座。

而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五位生活的太監神情相對畏懼和懦弱,因為他們沒有子女,沒人為他們養老送終,一生孤苦無依。而照片中的其中一位太監,還長了鬍子,我們一般認為,太監被閹割後雄性激素會消失,雌性激素會旺盛,所以太監都是不長鬍子的。

其實,這裡面有一個誤區。並不是像電視劇裡面的那樣,太監沒有鬍子,其實太監長鬍子是因為雄性激素沒有完全消退的反應。1959年,溥儀還專門去探望了住在寺廟裡面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太監,向他們連連道歉,但太監仍稱呼他為「萬歲爺」,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感動。

而溥儀也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寫道,「他們陪我玩,陪我睡覺,他們領我的賞,也挨我的打,但他們更是日日夜夜陪著我,他們更像是我的老師」。說到底,太監更是封建社會的一大悲劇產物,如果不是家貧,也沒有人會把自家的孩子送進宮做太監,但在當時的社會,根本沒得選。

相關焦點

  •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太監被驅趕出宮後的情景,圖四的神情讓人心酸
    而清朝也是一個最喜歡養太監的朝代,到清王朝滅亡,末代皇帝溥儀還曾經讓太監服侍過幾年,可以看出這一習俗在他們腦海中是根深蒂固的。 而清朝太監在被趕出宮的時候,也是十分狼狽的。因為當時的皇帝溥儀懷疑食太監們放火燒宮,偷盜財寶,於是一氣之下便將他們全趕出宮了。
  • 太監的蛋蛋割還是不割?為什麼清朝沒有宦官亂政?太監不好當呀
    在周王朝時期,就已經有宦官存在了,宦官不僅把持宮中閒散雜碎事務,還要伺候主子,而歷史上也有許多當權的宦官,比如高力士、魏忠賢等,到了清代,我們大多都用太監來稱呼他們,主要就是伺候主子,處理宮中雜碎事務,而清代乾隆時期更甚,在吸取之前這麼多朝代的教訓後,清朝管理宦官的手段越來越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清朝這些太監。
  • 為什麼有人留鬍子好看,有人顯得邋遢?(有話)
    中國人的老話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可見古往今來,鬍子對男人而言十分重要。但是到了現代,留什麼樣的鬍子更有型?為什麼有人留鬍子好看,有人就顯得特別邋遢呢?關於鬍子,你可能需要下面這些小知識!留個鬍子就像換了個人 原來蓄鬍堪比整形作為00後的小鮮肉易烊千璽,在大伙兒眼中是陽光帥氣的代表。
  • 清朝人彩色老照片,宮女出宮辦事驚豔街頭,大清巨人夫妻合影曝光
    清朝人彩色老照片,一位清朝女子悠閒的坐在自家的院子裡面,由於心情好,請來攝影師朋友給她拍攝照片,在攝影師的指導下,這位清朝女子溫柔可人,溫文爾雅的氣質被表現了出來!估計大家看了都很喜歡照片中的這位女子?
  • 清末老照片,官員奴相十足,離宮太監骨骼清奇,圖八僧人慈眉善目
    清末老照片,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荒唐一幕,因為喜好佛事,在兩個寵信太監的陪伴下扮起觀世音菩薩來這與電視劇裡的太監差距過大,顛覆想像。清帝遜位後,很多太監被迫出宮,生活艱微。除了紫禁城,只能苟延殘喘。
  • 清朝女人都長得醜?那是你沒見過慈禧的貼身女官,這容貌氣質實在太...
    想必大家在了解晚清歷史的過程當中,都聽說過德齡和容齡這兩個名字,她們是清朝外交官裕庚的女兒,自小生活在國外,因此也接受了先進的西方教育,思想獨立還多才多藝,因此在回國之後深得慈禧太后的喜歡,她對於這兩個從西洋留學回來的女孩非常感興趣,經常讓這二人給她講西洋事物。
  • 原來鬍子有這麼多講究,歷史上兩個國家曾因為它展開了鬍子大戰!
    原來鬍子有這麼多講究,歷史上兩個國家曾因為它展開了鬍子大戰!鬍子對於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而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絡腮鬍、山羊鬍、一字胡。我們把人臉上、嘴巴上長的統稱為鬍子,在歷史上卻不然。在古代鬍子有很多的講究,長的部位不同,名字也隨之不同。
  • 清朝髮型很帥?別再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的清朝辮子不僅醜還屈辱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清朝宮廷劇開始成為導演、觀眾們的寵兒,清宮劇一茬接一茬,從之前的《康熙微服私訪》、《康熙大帝》到後來的《還珠格格》、《甄嬛傳》、《金枝欲孽》等等,幾乎就從來沒有被冷落過,從帝王、嬪妃甚至到太監都是這些清宮劇的主角,看過這些清宮劇的觀眾都知道,在劇中男主的髮型雖然是陰陽頭但是還是很帥的,但是歷史上真的是如此嗎?
  • 為何有人說李蓮英是個假太監,他是如何得到慈禧的寵信的?
    秦朝有個嫪毐,清朝有個李連英,他們都深得當時太后的喜愛,世人也都傳言他們是假太監,前者「徵服」了秦始皇的母親,後者取得了慈禧太后的歡心,兩個朝代剛好是封建帝制的一首一尾,讓世人感嘆歷史的奇妙!慈禧對李蓮英確實非常特別,不但平日裡面青睞有加,還為其打破了滿清太監品級不能超過四品的祖制,讓李蓮英當了個二品太監。慈禧二十六歲開始守寡,正是青春年華,她對李蓮英的厚愛引發了後人無數的遐想,其中就有一則這樣的故事。一天正午時分,慈安太后來到慈禧宮中商量點事情,慈禧在午睡,手下的宮女太監們也都在犯困,慈安太后也不聲張,徑直走到慈禧的寢宮。只見慈禧和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
  • 清朝的老太監們離宮後有哪三個歸宿地?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鑑於明朝太監為亂的教訓,對太監的管理極其嚴格,順治帝上臺之後,一連幾次就管理太監的事宜頒布條令,甚至在自己最後的遺詔中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很少留鬍子,而古代人都留的很長?
    他們受這種思想影響,很少會有人去自己割掉自己的鬍子。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古代不長鬍子的人大多數都是太監。因為他們的生理缺陷,所以鬍子都長不出來。如果一個人因為自己把鬍子給颳了,大多數人看到他不長鬍子,就會認為他也是一個太監。會遭遇到周邊人的嘲笑和戲弄,所以很少有人願意接受這種嘲笑和戲弄。第三個原因就是,古代人認為有鬍子就是自己有文化和知識的象徵。
  • 溥儀出獄後去看望太監,太監見到溥儀的反應,讓溥儀膽顫心驚
    在中國歷史上全部的皇帝當中,溥儀是極為特殊的一位,他一腳陷在舊時代的泥淖當中,一腳卻已經跨入新時代的大門。溥儀的一生是極為複雜的,清朝皇帝、偽滿洲國皇帝、漢奸、新中國公民,這一個個身份轉變的背後,代表著的,是不同時代下溥儀的自我選擇。
  • 為啥別人留鬍子是「痞帥」,你留鬍子是邋遢?蓄鬍攻略了解一下?
    有的男性朋友看到那些明星留鬍子特別地有味道,就特別希望自己也能留一次鬍子,這樣肯定會性感又成熟。但是等真正留了才發現,這並不是自己當初想要的感覺,反而顯得自己很邋遢、不修邊幅。這是為什麼呢?其實留鬍子也和頭髮一樣,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胡型,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一下怎麼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胡型吧!懂得修理修剪整理鬍鬚這一點在蓄鬍階段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如果你不去適時地修理,鬍子就會不受約束,長得雜亂無章。這樣的鬍子並沒有什麼美感,反而顯得整個人都很沒有氣質。想要留出理想的胡型,男性朋友們在蓄鬍初期就要掌握修理技巧,讓鬍子長在該長的位置。
  • 這些老照片告訴你答案!
    如果有人問,「100年前的中國是什麼樣的?」你會怎麼回答「讓他去歷史課本裡找答案!」「去看電視吧,那裡有你想知道和不想知道的一切!」不可否認,藝術來源於生活,但終究與現實相差甚遠。而歷史課本裡固然有中國的成長史,但卻裝不下整個中國。
  • 兩年後的赤犬為什麼蓄起了鬍子?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兩年後的赤犬下巴蓄起了鬍子,為什麼赤犬要蓄鬍子呢?其實元帥們一般都會蓄鬍子,可能就是為了應那句老話「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前海軍元帥戰國也是刻意留著長鬍子,戰國是海軍本部的智將,他為海軍和世界政府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國辦事還是很值得信賴的,他下達的命令部下們也都順利完成。戰國在頂上戰爭的時候也表現出超強的實力,化身金身大佛將黑鬍子海賊團全團打的吐血。
  • 清朝罕見老照片,5個女人侍奉一個男人,最後一張有小燕子和紫薇
    清朝罕見老照片,5個女人侍奉一個男人,最後一張有小燕子和紫薇! 4、5個女人侍奉一個男人,旁邊還有這個男人的孩子,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張全家福,雖然男人看著文文弱弱的
  • 150年前「清朝」老照片:這樣的社會風氣,註定了它的滅亡?
    150年前的「清朝」老照片:官員趾高氣昂,百姓低微如塵 150年前的「清朝」老照片:武官瘦瘦弱弱
  •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在古代,除了太監因為特殊原因長不了鬍子,所有男人都要蓄鬚。所以,假冒太監入宮的嫪毐,那鬍子應該是一根一根拔下來的,但是鬍子拔了還能長出來,那麼再撥,不知道反覆了多少次,總之想想都疼。一個人相貌有沒有王霸之氣,先要看鬍子好看不好看,歷史上的皇帝,大多是隆準、廣顙、美須髯……隋朝滅亡陳朝,陳武帝陳霸先的陵墓被仇家扒開,有人竟然看見已經化為白骨的陳霸先,下頦上竟然還有稀稀拉拉幾根黑須,鬚根深深扎進骨頭裡……這當然只是個誇大其辭的傳說,但反映了鬍鬚在古人心中的份量。
  • 古代為何男人成年後都要留鬍子?而現代人卻很少,原因其實很簡單
    看古代的影視劇,沒有鬍子的男人除了未長大的孩童之外,剩下的都是白嫩的公公們了。所以在古代會有一種說法,根據是否有鬍子判斷成年男性的身份,如果沒有鬍子多半就是影視劇中的女扮男裝,要麼就是宮中的太監們。關於古代的鬍子,不像我們現在只是單純的稱作鬍鬚,也有著很多不同的叫法。
  • 歷史上特殊的幾個太監,一人官至大將軍,一人入葬皇陵
    太監是中國歷史獨有的一個特色,他出現的目的起初是為了在皇帝的後宮中幹力氣活的,但是後宮中都是皇帝的女人如果貿然找一大批男人進宮.皇帝估計每晚覺都睡不踏實.於是就湧現出了太監這一特殊人群.中國歷史上湧現的太監無數,其中也出現了許許多多知名的人物.他們或忠或奸或惡或善.有權傾朝野的魏忠賢,趙高,也有建立功勳的高力士,鄭和等人.太監在後宮並不只是幹苦力活的,他是皇帝最親近的人,如果把他看作一個女人,那他比皇帝的妃子還要親近.到了明朝,是宦官勢力最為鼎盛的時候,甚至有司禮監,可以和明朝內閣的權利相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