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松江區享受政府教育津貼人員」,「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工作者」。投身教育三十年來,他從教師到教研組長,從教研組長到總務科副科長,從副校長到校長,身份變了多次,但他對職業教育始終是痴心不改,那種奮發向上、求真務實的本色沒有變。
他,是「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傑出校長獎』」獲得者、「上海市職業教育傑出院校長」。擔任校長十幾年,他積極貫徹大職教辦學理念,每年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1300多名。在不斷學習借鑑先進管理經驗的同時,還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的學習,並撰寫了近萬字的心得體會。他深刻認識到:職業教育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要把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放在首位,促進學生就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要創新辦學模式,為地方經濟服務。
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積極優化學校運行機制,推進科學化、社會化辦學。2004年,他創造性地提出「一個平臺,若干個專業部」的「1+X」管理模式,在很短時間內完成了兩所學校資源整合、機構架設、制度創新的繁重任務,實現了兩校的無縫對接和文化融合,開創了兩所學校強強聯合的成功範例。同時,他貫徹落實現在職業教育理念,實現學校辦學與企業行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同頻共振」,提升職業教育影響力、貢獻力。目前,學校已建成3個上海市職業教育開放實訓中心、4個區級開放實訓中心;建設有6個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站點,涉及14個鑑定工種;擁有上海市精品特色專業3個,國家示範校項目重點建設專業3個,國家特色項目1個,校企合作單位300餘家,每年對外培訓1萬多人次,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他積極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和課程改革。在他的帶領下,學校堅持教學內容與職業需求貼近,堅持實踐教學與崗位標準貼近,注重凸顯職業能力和基本素質培養,著力推進「做學合一、理實一體」的課程改革,目前學校共開發各類校本教材40餘本,初步形成了理論與實際並行、知識與技能並重的課程體系。此外,他還為學生定製了由「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個性發展課程」組成的「多元課程結構」,滿足學生多元需求,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同時,他立足於松江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發展目標,積極推進專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工業與民用建築、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3個重點建設專業為引領,建築施工、汽車維修、電子信息、數控模具、旅賓管理等5個專業群與產業鏈高度對接的良好格局。
他聚焦師資隊伍培養。每年均選派優秀教師出國進修,選送骨幹教師參加市級、國家級等各類培訓,向「雙師型」教師發展。他鼓勵專業教師下企業頂崗實訓,撰寫的論文《專業實體公司是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的有效平臺》榮獲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論文評比一等獎;他關注青年專業教師的職業狀態和成長,堅持隨堂聽課,及時進行交流和指導。目前,學校9名教師被評為松江區學科(德育)名師,19名教師被評為區教壇新秀,2名教師享受區政府特殊津貼,部分專業「雙師型」教師達100%,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進一步提升。
他聚焦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他認為,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適應工作變化的技能型發展型人才,更要「為每位學生可持續的職業發展奠基」、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並儲備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他堅持為學生個性發展服務,始終聚焦學生「思想道德素養、職業技能素養、社會能力素養」的全面提升。他認真貫徹「手腦並用、做學合一」的黃炎培教學理念,讓學生「跟著標準學,深入實訓練,進入項目幹,隨著任務變」,全方位全過程學練結合,理實一體,每年為社會培養高技能人才1300多名,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
同時,他在學校推進實施「雙導師制」工程,為每位學生配備專業導師和德育導師,時時關注,定期指導,湧現出了一大批諸如李晨超、周斌、龍飛、張恆亮、舒輝等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斬金奪銀的優秀人才。
他積極營造以「幸福和諧」為內核的校園文化。他提出「幸福教育」的理念,倡導「敬業樂群」的校園文化,一百多個學生社團,讓學生享受「成長的快樂」;幾十門個性化課程,讓學生感受「文化的浸潤」。十多個教師沙龍,讓教師感受「工作的幸福」;同時,定期開展教職工紅五月歌會、教工運動會、療休養等品牌文化活動,讓教師體會「學校家的溫馨」。學校也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教工之家等榮譽。
他始終聚焦學校品牌建設。2011年《文匯報》從花園式學校、雙導師制、技術諮詢公司、實踐教學、開放實訓中心、農民工子女入學等內容連續6版報導學校辦學特色,將學校辦學品牌輻射全國;《改革》雜誌2012年第一期報導我校雙師型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探索;《解放日報》、《松江報》等媒體報導學校招生就業工作。在張巨浪同志的帶領下,學校各項工作發展迅速,他相繼在全國、上海等各類會議上就我校特色工作做交流發言。特別是2012年第三屆國際職業技術教育大會上,學校作為上海市兩個特色學校之一向全世界與會代表進行為期三天的現場直播,深受好評。
「勇於挑戰生命中新的高度」是張巨浪同志不變的信念。正是這樣的信念與奮進,正是這樣的探索與實踐,他,從區「十佳校長」到榮獲「上海職業教育傑出院校長」,從「上海市園丁獎」到榮獲「上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勞動模範」、「全國特色教育先進工作者」……
「辦一所引領上海、享譽全國的職業學校」是張巨浪同志不變的追求。正是這樣的學習與思考,正是這樣的執著與堅持,學校從上海市現代化標誌性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為上海市花園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從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發展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
轉播到騰訊微博
升學、留學、育兒、職場……更多教育資訊>>>大申教育
2017上海小學初中報名入學問答 附流程圖
預測:2017上海教育八大變化 高考錄取將有新規
「非滬籍」高考的八條出路
九類非滬籍學生可參加2017年上海高考
2017上海中考報名 8類非滬籍生可在滬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