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
全國冬泳日:「全國冬泳日」確定由來已久,1995年中國遊泳協會冬泳委員會成立以後,為了推動利國利民的冬泳健身活動能更廣泛更普及地開展,確定每年元旦為全國同步開展冬泳活動的「全國冬泳日」,1996年元旦開始正式開始。
冰天雪地,冬泳好時節!
深圳「今天」
1989年1月1日深圳電價改革方案實施。深圳市工業用電平均到戶價(含綜合附加費)每度0.295元—0.345元;事業、商業、旅遊、服務等行業平均用電到戶價,每度0.355元;居民用電定為每月用電量100度以內,每度0.20元,超過100度的部分,每度0.31元。
轉一圈,兩度電!
1992年1月1日證券業實行周五交易制。實行周五交易制後,比原來少2小時交易時間,但不影響正常的業務運轉。
1993年1月1日深圳電話號碼凌晨零點正式由6位開為7位。這是我國繼上海、廣州、昆明之後,第四個電話號碼升為7位數的城市。它標誌著深圳電話通信發展,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999年1月1日西部海上田園風光旅遊區動工,海上田園風光旅遊區規劃建設面積為24平方公裡,首期工程佔地面積為53.36公頃,投資2.6億元。
2003年1月1日深圳市直升飛機遊深圳首航,並使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有固定旅遊飛行項目的城市。
2009年1月1日深圳市首個為低收入家庭建設的保障住房項目——桃源村三期經濟適用房入住。(以上信息搜集、整理自深圳報業集團版權庫)歷史上的今天
前45年——羅馬共和國開始使用儒略曆。儒略曆(Julian calendar)是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採納埃及亞歷山大的數學家兼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後,於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執行的取代舊羅馬曆法的一種曆法。目前的公曆就是以儒略曆為基礎改善而來的。404年——東晉將領桓玄正式稱帝,國號楚,史稱桓楚。 976年——南唐後主李煜被俘,南唐國滅亡。 1085年——司馬光主持編撰的《資治通鑑》成書。 1438年——阿爾布雷特二世加冕為匈牙利國王。 1622年——羅馬教皇採用1月1日取代3月25日為新年的開始。 1788年——倫敦《泰晤士報》首次出版。 1801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 1801年——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合併組成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1801年——義大利巴勒莫天文臺臺長皮亞齊發現「穀神星」,這是第一顆被發現的小行星。 1804年——海地宣告獨立,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 1808年——美國禁止進口奴隸。 1814年——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於廣東花縣誕生。
向腐朽的清政府開戰!
1844年——根據《南京條約》,寧波開埠。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實施解放奴隸宣言。 1873年——日本採用公曆。 1886年——英印度總督宣布將緬甸並於印度。 1901年——英國在澳洲的殖民地組成澳大利亞聯邦,首任總理為埃德蒙·巴頓。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同日中華書局創辦。
1914年——世界第一條民航客機定期航線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開始運營,航線距離為35公裡。1916年——袁世凱稱帝,改元「洪憲」。雲南軍政府正式成立,唐繼堯任都督,並組成護國軍總司令部,以蔡鍔、李烈鈞分任第一、二軍總司令。 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發表《文學改良爭議》一文,發起新文化運動。 1921年——中國第一所工人文化學校「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正式開學。 1923年——彭湃擔任海豐縣總農會會長。 同日孫中山發表《中國國民黨宣言》。 1927年——廣州國民政府遷武漢。湖北全省工人代表大會召開。 1930年——魯迅主編的文藝雜誌《萌芽月刊》在上海創刊,出至第五期被國民黨政府查禁。 1933年——中國駐檀香山領事館落成。 1934年——德國實施優生法,對遺傳病患者可以強制施行絕育手術。 1937年——中共中央從陝北保安遷往延安。 1939年——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開除汪精衛黨籍及撤銷其一切職務的決定」。 1942年——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籤訂了《聯合國家宣言》,並第一次使用「聯合國」一詞。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史迪威公路如今已是這般模樣!
1946年——日本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否認自己的神性。1948年——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在香港成立。 1949年——新華社發表毛澤東寫的《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中共中央發布《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並公布團章草案。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市長,徐冰任副市長。 1950年——廣東省人民政府成立,葉劍英任主席。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趙壽山任主席。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一五計劃開始實行。 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6年——蘇丹獨立,成立蘇丹民主共和國。2011年,蘇丹南部獨立,成立南蘇丹共和國。 1956年——中國《解放軍報》創刊。 1957年——薩爾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重歸德國。 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成立。 1958年——寶雞到成都的寶成鐵路正式通車。 1963年——日本最早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在富士電視臺開播。 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出版《毛澤東詩詞》。 1976年——毛澤東1965年寫的兩首詞:《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在《人民日報》發表。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從1958年開始的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炮擊。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相互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 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婚姻法》公布實施。
寧波諾丁漢大學校園。
1983年——TCP/IP協議取代了舊的網絡成為網際網路的基石。1984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1984年農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延長土地承包期一般應在15年以上。 1984年——中國工商銀行成立。 1984年——我國第一家高新技術合資公司誕生。中國普天響應國家改革開放政策,與比利時電話設備製造公司合資建立了上海貝爾電話設備製造公司。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為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條例》開始實施。 1987年——《人民日報》等媒體報導我國核潛艇遠航訓練成功,並刊登一幅我彈道飛彈核潛艇照片,這是首次在國家權威報紙上刊登我國核潛艇照片。 1988年——北京天安門城樓對中外遊客正式開放。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開始施行。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為捷克和斯洛伐克。 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為《專利合作條約》(PCT)成員國。 1994年——歐洲經濟區正式成立。 1994年——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 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 1995年——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CCTV-5)開播。 1995年——奧地利、芬蘭、瑞典加入歐洲聯盟。 1996年——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CCTV-6)開播。 1999年——歐元正式啟動。 2000年——葉爾欽宣布辭去俄羅斯總統職務,並將權力移交給總理普京。 2000年——全球各地迎接千禧年的同時,共同應付電腦千年蟲問題。 2002年——歐元現鈔開始在歐盟12國流通,並成為比利時,德國,芬蘭,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奧地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國的唯一貨幣。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臺澎金馬單獨關稅區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2003年——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2004年——美國與亞洲國家籤訂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美-新自由貿易協定」(美國、新加坡)開始實施。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廢止農業稅。
農民終於不用交地租了!
2007年——國際標準書號(ISBN)由10位制改為13位制。2008年——新版《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施行。 2009年——國務院決定實施成品油稅費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價外徵收的公路養路費、航道養護費、公路運輸管理費、公路客貨運附加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貨運附加費等六項收費。 2010年——中國與東協FTA(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標誌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 2010年——《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 、《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示管理規定》、《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高等學校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放射性物品運輸安全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外交人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製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政府參事工作條例》、《吸毒檢測程序規定》、《經營者集中審查辦法》、《經營者集中申報辦法》、《國土資源行政複議規定》、《證券投資基金評價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供電監管辦法》開始實施。 2010年——俄羅斯「漢語年」拉開帷幕。 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實施。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停止使用。
祖國的海防更加強大!
2014年——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完成海試,開啟了中國航母的發展紀元。2015年——汕頭南澳大橋通車。
編輯:汪 蓓攝影:袁承詠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