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使用的早期歷史中,愛迪生的通用電力公司在美國使用的是110V供給直流電。特斯拉發明了3相的220V交流電,他經過計算得到1秒鐘60個周期是最高效的,所以後來特斯拉就以安全的名義把電壓降低到了110V。與此同時德國AEG公司開始提供為居民提供電力,並且他們在歐洲處於壟斷地位,因為他們使用的是十進位(美國使用12進位的英制),所以為了計算更方便就用50Hz代替60Hz,不過他們還是保留了110V的電壓。
雖然110V電壓相對來說比220V安全些,也是周期最高效的,但在實際運行中卻有許多缺點,我們知道功率等於電壓乘以電流。如果採用110V的電壓,為了提高功率我們就必須提高電流。同等情況下電流越大,導線就越容易發熱,為了解決發熱的問題我們就只能加大導線的截面積。後來歐洲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們就改為220V來提高電力傳輸效率。
相對於110V電壓,使用220V電壓更有優勢:
可以節省導線截面積一半的電線。
輸送同樣的功率220V比110V損耗更少。
220V的市電頻率是50Hz,比110V 頻率60Hz的小,電動機功率體積比更小,能節約很多製造電機的材料。
考慮實際線路幹擾和損耗,220V比110V高電壓傳輸的距離更遠。
為什麼美國那麼傻不改為220V呢,這是因為它一直以為都使用110V標準來供電,因此各種用電設備也是按100V這個標準生產的。若把這個標準改為220V,肯定要淘汰大量現役電器和設備造成太大浪費,美國人民還不反了。日本這個國家,和美國是什麼關係不用說大家也明白。
歐洲後來能改為220V個人覺得主要是因為二戰的原因,二戰過後各國的用電基礎設施都差不多被破壞完了,所以重新建設時改為220V阻力自然就小了許多。而我國就不用說了,在新中國沒有成立前基本沒有什麼電力,都是在新中國成立開始慢慢普及的,那種電壓好用我們自然用那種,當然這其中也受到了前蘇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