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9月5日23時許,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發生傷害致死案件,一男生死亡,一女生受傷。案件發生後,吉林大學就這件事發布情況通報。
@長春公安 9月6日深夜發出通報,對吉林大學校園內發生的致兩名大學生一死一傷的命案進展情況做出回應,目前吳某某已被刑拘,案件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7日的吉林大學中心校區,與以往有些不同。
教師和學生的臉上多了一絲凝重,校內他們步履匆匆,快步趕路。昔日熱鬧的校園內,此時變得有些安靜,校園的甬路上,保安往來巡邏、保潔阿姨掃地不語……
學校裡突然發生的變化,每個人都不願多言,因為大家都清楚這是為什麼。
彼時,在吉大一院的病房內,一個受傷女孩牽動著人們的心,大家關心著她的傷情。
案發現場保潔人員用清潔液衝刷過的路面,還有一些「白色泡沫」留在路上。
擺放在案發現場的白色菊花
一個女生停步在花旁靜靜哭泣
哀悼
案發現場的白菊花
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經信三公寓南側道路上,是當天發生校園行兇案件的案發現場。
這條路,與校園其它路段人來人往場面相比,顯得有些冷清。偶有人經過,也是匆忙趕路。
中國吉林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踏查時還隱約可見的「血跡」,如今已經不見,保潔人員用清潔液衝刷過的路面,還有一些「白色泡沫」留在路上。
在道路北側草坪上,用來表示哀悼、寄託哀思之意白色菊花散落擺放。
白菊花的旁邊,一位女同學站在花旁,閉眼祈禱。她將手中兩束捧花放在白菊花旁,不願多語,只有哭泣。
「一個人離開了,一個人還躺在醫院裡,太讓人傷心了,不知道行兇者處於什麼目的,為啥對學生下手。」經信三公寓樓下一家商戶負責人告訴中國吉林網記者,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有人來此地哀悼,白菊花也是他們擺上的。剛剛放花的那位,估計要麼是朋友,要麼是同學。
深挖
施救同學來自南苑學生六公寓
根據中國吉林網記者此前調查採訪,在案件發生時,受害人曾高喊求救,聽到聲音後,臨近寢室的多名男同學帶工具跑出宿舍施救。
為了進一步還原當時案發現場和同學們施救過程。中國吉林網記者經過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尋找,最終從一名了解事件始末的知情人口中得知了現場發生的一些事兒。
「南苑學生六公寓一樓,住了不少法學院的研究生,當天聽到外面求救,很多人跑出來施救。」他介紹,施救同學來自南苑六公寓,23時寢室關門後,大家聽到外面有人求救,當時大家就覺得聲音不對,靠南側道路上一側寢室,差不多有20多位同學先後跑了出去,進行施救。
逝者
他是法學碩士班班長
在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發生傷害案件中,根據調查獲悉,死者名叫高某某。
作為吉大法學院研二的研究生,老師和同學們對他有著怎樣的評價?
中國吉林網記者來到吉大法學院,但因相關教師未在辦公室,同學成了唯一的突破口。
經過多方尋找,一位不願具名同學接受了中國吉林網記者的採訪。
「當天受害人都是研二的,我跟高同學比較熟,人特別好,比較上進,是法學碩士班的班長。」該同學表示,他平時在班級裡,學習工作很認真,為班裡面做不少事。
傷者
醫生稱情緒很不穩定
事件中受傷的女同學楊某某,事發當晚被送進醫院。她在狀態怎麼樣了,傷勢恢復得如何?
對此,中國吉林網記者前往醫院了解情況。
據了解,楊某某受傷之後,被120送到了吉大一院急診。經過急診的處理,已經被轉至骨關節外科。
今天上午,中國吉林網記者來到了吉大一院3號樓15樓骨關節外科,希望通過醫生那裡了解女孩的病情。在走廊碰到了一位男醫生,在得知記者的來意之後,他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隨後,記者推開了醫生辦公室的門。另一位男醫生表示,楊某某現在的情緒很不穩定,不能接受採訪。記者表示只想了解一下病情,或見一下女孩的家屬。這位醫生又表示她上午在接受手術,並透露女孩被送到醫院急診後,先做了手術然後轉到骨關節外科來了。
接下來,記者再次來到骨關節外科療區打聽女孩的消息。許多患者及家屬都沒有聽說療區住著這樣一個患者。
「我在網上看到這條新聞了,一直挺關注的,還真不知道她住在這個科。」一位患者家屬表示。
到了中午11點30分左右,在經過1555病房時,記者通過病房的玻璃向裡看,看到兩個大學生模樣的女學生,坐在病房的椅子上,旁邊放著書包。病床上坐著一位年輕的女患者,瘦瘦的,看不到正臉。看到門外的記者時,陪護的兩位女孩眼睛盯著記者。
記者用手示意了其中一個女生,女生走到門口。「是不是吉大的?」女生點點頭,同時做了一個「噓——」的手勢,看了看床上的患者,表示對方需要安靜。
記者試圖把女生請到病房外面了解情況,但對方得知記者身份後,徵求了一下患者的意見後,婉拒了採訪要求。
記者大致可以判斷房間裡住的就是楊某某,從外面窗戶看,這是一個單間。而房間裡也沒有女孩的父母及長輩等家屬陪護。
一些改變
校園保安高頻次巡邏
吉林大學中心校區發生傷害致死案件後,校園裡安保方面,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9月6日21時許,吉大校長李元元等校領導與校辦、學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保衛處、後勤集團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巡查中心校區及大學城,針對校園安全方面隱患提出整改要求,對加裝校園路燈、加強校園及周邊巡邏等具體問題提出詳細整改措施。
李元元對各校區的校園管理提出明確要求,要從綜合治理高度看待校園安全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各種安防措施,進一步強化校園管理精細化、規範化,進一步提高校園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確保為全校師生提供安全穩定的學習生活環境。
「你沒看到嗎,現在校園裡,保安都是高頻次巡邏,看門的管理員也是高度負責,認真核實出入寢室的學生身份。」當問及這次事件後校園裡的一些變化,接受中國吉林網記者採訪的多位在校大學生如是說。
的確如此,記者在校園內定點觀察發現,安保人員駕駛「校園警車」、電動車幾乎是不間斷地在校園中巡邏。
而在校園寢室樓外,部分寢室管理人員,站在樓外臺階處,監督學生使用門禁卡過程,並「把關核實」。如有非學生進入,就會仔細詢問。
中國吉林網記者此前在南苑學生六公寓採訪時,就被工作人員勸離,並通知安保人員核實身份。
吉林大學官方網站刊發校長李元元夜查中心校區新聞
癥結
開放的校園隱患多
跟小學和中學校園不一樣,自主學習、自由生活成了大學生活的一個真實的寫照。而目前幾乎所有的大學校園都是開放式的,不需要出示任何證件,也不需要登記,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出入校園。
但問題也隨之來,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校園的安全隱患。9月7日,記者對省內部分高校進行採訪時了解到,因為高校校園可以自由出入,因此經常有各種送外賣的、做小生意的、發小廣告可以直接把生意做到校園裡,另外,師生的家屬、男女朋友、社會上結交的各類人員都可以直接到學校去找人,據了解,有的宿舍管理不嚴,外人甚至能直接進入學生的宿舍。
隱患埋下後也給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據一所高校的老師介紹,該學校曾有多部電腦、手機等重要物品失竊,後來通過校園監控找到了犯罪嫌疑人,而此人正是經常出入該校的一名農民工,在行竊前多次進出學校,對校園內的環境非常了解。
據了解,高校遭遇盜竊是很普遍的現象,有的學校為了防盜,不得不在宿舍樓一樓安上防護欄,而這兩年,高校校園內都陸續安裝了監控裝置。「設備都是很貴的,投入很大,但是沒有辦法。」一所高校的老師說。而即便安裝了監控,也仍然會有一些死角存在。
另外,不少欺詐和詐騙的行為也都越來越多地把目標對準了大學生。而且現在進入大學校園的車輛也是越來越多,在校園內隨意行駛,隨時對師生的安全帶來脅威。
思考
如何保證校園安全?
高校校園安全隱患又該如何避免?對此,中國吉林網記者採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
「校園裡發生這樣的惡性事件是非常不幸的,但我認為,這不是校園安全的問題,而社會安全的問題。學校只是一個被動的主體。」儲朝暉表示,這種事件只是個例,不能因為這件事就讓學校封閉。但是,也並不是說,學校的安全工作就沒有改進的空間。學校應該分析周邊的環境狀況,對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跟學生強調,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發生了類似這樣的案件,學校應認真分析整個案件發生的過程來補漏洞。」
採訪中,儲朝暉還專門提到近日陸續發生在校園內的電信詐騙事件導致學生學費被騙一事。
「許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一直處於一種閉塞的環境中,一下子來到大學校園,對校園內存在的潛在安全隱患並不了解,這樣學校就該主動對他們進行安全意識的教育,讓學校和學生來共同應對。」
記者採訪中,有高校教師認為高校進出的大門應該使用門禁卡,外人進入需要登記。儲朝暉表示,大學校園內還有一些公共的空間,這樣做肯定限制了這些空間的使用,在整個校園這樣管理肯定不合適,但是在學生宿舍區實施刷卡管理是可行的。(中國吉林網記者 欒喜良 艾靈 攝影 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