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翠蜜冬桃遊彝鄉美景
入冬小雪,走進海拔2000多米的雲南東川彝族鄉—阿旺鎮巖頭村冬桃採摘園,紅了臉的冬桃壓彎了枝頭,藍天映襯,綠樹掩映,桃子飽滿水嫩,一陣陣果香撲面而來,沁人心脾,讓人垂涎欲滴。
一般桃子生長50天到80天便成熟,但冬桃生長卻要210多天,成熟期是每年的10月到11月份,個大、高甜、耐儲存,含糖量高達20%-26.5%,果實紅白相間,煞是好看。由於生長周期長,桃子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營養元素,其營養價值遠高於水蜜桃等普通的桃類產品。
電商鋪路,網上換錢
今年的冬桃銷售形式開啟農村網際網路服務站電商創新新紀元,三位明星站長來代言,發布會現場直播帶貨巖頭冬桃,互相PK競技,帶貨場面有顏、有料、還火爆!
冬桃領「鮮」 各方特產來助陣
發布會現場除了「一次吃過忘不了」的巖頭冬桃,更匯聚了東川各種有特色的電商農產:脆滑爽勁的東川麵條,人見人愛的大洋芋,哈尼風情的古樹茶,香氣沁脾的香水檸檬,千年承載銅文化的銅工藝品,顏美可口的素麵點心......
想要一次體驗3大攻略,一定記得11月26日上午9點半東川夢達爾廣場,我們一起相約2020年東川區「紫氣東來 『桃』喜如願」巖頭冬桃品牌發布會暨東川特色電商產品展銷會!
站在太陽穀下面的公路邊看對面的冬桃,桃樹的葉子都已經枯萎,桃子依然在袋子中熟睡,等待村民們將袋子脫掉,將他們喚醒,在太陽下成長一星期左右,紅潤了臉龐,就可以進入市民的口中。徐麗華說,這些桃子管理不是太好,所以葉子都枯萎了。
走進村民邵凱興家的桃林,兩位村民正在為他家的冬桃脫去袋子,以讓冬桃成熟上市。他說,他家的30畝桃林,袋子裡的桃子是白色的,要脫去袋子後才會慢慢變紅。有了這些袋子,桃子不但乾淨,還可以防止病蟲害,防止灰塵和霜凍,還可以增加收入。脫袋的兩位村民自豪地說,她們每天在這裡脫袋一天,可有130元的收入,少了是不會幹的,套袋時也一樣。
東川區茂盛冬桃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邵興文是冬桃的種植帶頭人,他目前已經承包了400多畝,種上了冬桃和白花桃,掛果的冬桃有300畝左右,去年共計收入110萬元左右,他表示今年略有增加。令他興奮的是在鎮村領導和相關部門的關心下,村裡正在建設一個500立方的冷庫,他準備再花10萬元左右再購進一套設備,這樣就可以把冬桃冷凍到春節而不會變味,賣個好價錢。
邵興文指著掛滿果實的桃樹說,冬桃的管理很重要,剪枝的師傅每天是160元的工錢,常年為他工作的村民,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他每年要付給村民們30萬元的工資。他說,雖然套袋、脫袋都增加了成本,但如果不套袋的話,一個都吃不成,要不被蟲子吃了,要不就幹掉,或者爛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