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咚、咚、咚"就是三個響頭。
"使不得,我怎麼能受得起……"侯森捷激動地趕忙起身扶起眼前這個人,更不敢相信她就是自己昔日所救的少女張瑜。
"哥,你一定要受我這一跪,你受得起!如果當年不是你救了我,我就不可能有今天……"再次見到自己的恩人,張瑜更是淚流滿面,哽咽得幾乎說不出話。
張瑜這一跪,不僅實現了她多年報恩的夙願,更打開了一段侯森捷從未向任何人提及連他自己都快忘卻的往事。
侯森捷,1974生,家住固始縣胡族鋪鎮易樓村,家境貧寒的他17歲便響應國家號召,從戎報國。
1993年,正值寒冬,身著軍裝回家探親的侯森捷正在火車上想像著與家人見面歡聚的場景,到部隊2年來,因為訓練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回家。
"哥哥,救救我……"
反應靈敏的侯森捷在嘈雜的火車上一瞬間就捕獲了這個微弱的求救聲,順勢望去,一個瘦弱的女孩向他投來了無助的求救眼神。
還沒等侯森捷反應過來,4個彪形大漢就坐到了這個女孩的旁邊,其中一個絡腮鬍子的男人還掏出刀頂在女孩的腰間。因為害怕女孩受傷,侯森捷趕緊示意女孩不要聲張,從北京到信陽他一直坐在不遠處觀察幾個歹徒的一舉一動。
火車到了信陽站後,侯森捷帶著女孩迅速下了火車,不料4個歹徒也跟著下了車,還順勢一起上了從信陽開往固始的大巴車,他只能冷靜地再等待時機營救這個女孩。煎熬地等了好幾個小時,終於在凌晨,趁著幾個歹徒睡著之際,侯森捷悄悄跑到司機旁邊,小聲向他亮明軍人身份並講訴情況,在司機降低車速後,侯森捷抱起瘦弱的張瑜,迅速跳下車。
此時侯森捷才得知眼前這個驚魂未定的女孩才14歲,名字叫張瑜,父母早亡,一個人坐火車從東北到駐馬店投奔姐姐,路上遇到了持刀歹徒……,了解完情況後,看著驚魂未定的張瑜,侯森捷就把她一起帶回了固始縣胡族鋪鎮易樓村老家。
兩天後,在侯家一家人的悉心照顧下,看張瑜恢復過來,侯森捷便把她送到發往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的客車上,將身上僅有的20多元錢都塞給了她,再三囑託客車司機確保她的安全。因為擔心張瑜害怕,侯森捷把自己家和部隊的地址留給了她,並叮囑張瑜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家人就再給他發電報。
因為把身上所有的錢都給了張瑜,還是母親把家裡僅有的壓箱底的6塊錢拿給他,然而這些錢只夠買到從信陽到漯河的火車票,後來一路上靠著在火車上幫乘務員打掃衛生才到了北京自己所在的部隊。
張瑜找到姐姐後給侯森捷寫過幾封信,告訴他自己姐姐家也不富裕,自己已經開始打工。幾個月後,因為通訊方式落後,因為兩人工作的變動,原有的通信地址再也聯繫不上,連續幾封問候的書信石沉大海,聯繫也就此中斷。
回想27年前那驚魂的一天,侯森捷至今心有餘悸,他說:自己當時也沒有顧那麼多,就想一定要救下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不能讓她落入歹人之手,更沒有想讓她回報什麼,因為自己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多做好事多行善事。對方有好幾個人,還拿著刀,硬來肯定不行,還容易讓張瑜受傷,只能智取……
2020年11月24日,再次見到27年前自己救下的女孩,特別是聽到張瑜憑著記憶十多次到胡族鋪鎮易樓村尋找,只為報答他當年的救命之恩,侯森捷也是眼眶溼潤,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多年前自己一個無意的善舉,竟然改變了這個女孩的一生,看著現在一家幸福的張瑜,他內心更是欣慰不已。張永寬根據口述整理
關鍵詞 >> 報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