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22日獲悉,日本政府正在探討認定從2012年12月起持續的經濟擴張期已於2018年10月結束,經濟進入了衰退局面。受美中經貿摩擦等影響,預計經濟擴張期僅持續71個月,無法超越被稱為「伊奘冉景氣」的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73個月)的戰後最長紀錄。政府近期將召開專家研究會,做出正式決定。
22日發布的7月份月度經濟報告中,對國內經濟形勢的評估從上月的「下滑勢頭逐漸止步」上調為「近期可見改善動向」。每人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540元)的特別定額補貼發揮了效果,個人消費向好。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報告認為「依然處於嚴峻狀況」,措辭較上月的「極為嚴峻」有所緩和。
政府已連續2個月上調經濟形勢評估,認為因疫情急劇惡化的經濟已暫時觸底。
報告就經濟前景稱「改善動向有望持續」,還提出有必要充分關注疫情蔓延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這是鑑於全球最大疫情國美國的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日本國內疫情也有所反彈。報告還對九州等地區的暴雨災情影響展示了警惕感。
7月的各項目中,個人消費、生產、出口、公共投資等6個項目評估上調。關於生產,報告稱「總體來看有所減少,但目前可見部分改善跡象」,認為受惠於汽車等運輸機械的增加,以5月為底,國內外均出現好轉。出口也受益於海外經濟活動恢復,「下滑勢頭逐漸止步」。
另一方面,就業形勢「呈現弱勢」和設備投資「弱勢」的嚴峻看法保持不變。破產數「可見增加」也維持不變。沒有做出下調的項目。
此外,報告對全球經濟形勢的評估也與國內一樣,連續2個月做出了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