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大吉!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2020-11-15 光明網

  6月23日9時43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星,也被稱為「吉星」),因為在「吉星」家族中排行老三,大家也稱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為「嚞星」。

  GEO系列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作用關鍵,作為一顆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嚞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北鬥三號在軌運行和應用之路開疆拓土。隨著「嚞星」在北鬥三號全球組網「大棋局」的落子定盤,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全球組網 嚞星高照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包括24顆MEO衛星,3顆IGSO衛星和3顆GEO衛星。

  相對於靈動活潑的MEO衛星、飄逸優雅的IGSO衛星,吉星家族安靜地駐守在我們上方36000公裡的天疆,高高地深情凝視著兄弟們的工作,雖然自身也具備十八般武藝,但是他們給自己賦予更重要的使命——為北鬥導航系統的技術指標提升提供增強服務。

  作為北鬥家族中的「大個子」,吉星家族具有寬大的體型和強壯的體魄,他們採用的衛星平臺,是航天五院研製的東方紅三B(導航)衛星平臺,是我國現役規模較大的衛星平臺之一。

  強大的承載能力讓「嚞星」和兩位哥哥一樣,具備無線電導航、無線電測定、星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功率增強、站間時間同步和定位六大本領,可為我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導航及增強服務。

  吉星家族沿襲了北鬥系統最鮮明的特色,有源定位和短報文通信,是中國北鬥系統的創舉。

  有源定位,利用無線電測定技術,這可是北鬥特有的「基因」,通過兩顆GEO導航衛星聯手,不僅能回答用戶「我在哪」,還能告訴關注著用戶行蹤的相關方「你在哪」,在搜救、漁業等領域被廣泛使用,是保障民生安全的「千裡眼」。

  北鬥三號的短報文通信能力顯著提升,信息發送能力從一次120漢字提升到一次1200漢字,突發情況時無需字斟句酌,足以將情節一次性說清楚,還可發送圖片等信息,應用場景更為豐富。

  此外,北鬥三號的服務能力較北鬥二號拓展了10倍,在通信、電力、金融、測繪交通、漁業、農業、林業等領域,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北鬥導航系統的普惠服務。

  今年3月份,北鬥三號第二顆GEO衛星就位後,北鬥系統新體制下有源定位功能得到驗證,拉開了無線電測定功能全面升級的序章。隨著「嚞星」的入列,北鬥三號吉星三兄弟在太空團聚,將在赤道上拉開更大距離,為「一帶一路」沿線更廣闊的區域提供服務,北鬥特色將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大國重器 中國製造

  「嚞星」作為北鬥全球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收官之星」,秉承北鬥研製一直以來堅定走國產化道路的思想,在國產化方面也是集大成之作。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一點五院北鬥人在北鬥研製的道路上感觸很深。他們經歷過關鍵單機和元器件被一些國家「卡脖子」的挫折,但始終沒有動搖走自主可控道路的決心。因為五院北鬥人深知北鬥是國之重器,事關國防現代化建設和國民經濟發展。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介紹,北鬥導航系統面向國家安全、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提供時間基準、空間位置基準,對國家的重要性和人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非常大。

  在被問到建設北鬥全球導航系統難在哪兒的時候,「高精度的太空燈塔如何建立起來?自己的位置誰來測?怎麼保持穩定?並且多顆衛星如何能夠安全、可靠地工作?」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用平實的語言提出了「北鬥靈魂四連問」。

  「四連問」涉及到從衛星本體構造、導航總體技術、核心單機研製、自主創新突破四個方面,國產化之路,步履艱難,通過三代北鬥系統的探索與實踐,終不負時光,交出了一份閃亮答卷。

  北鬥一號解決了衛星最基本的問題,諸如供配電的太陽帆板,是為衛星提供由光轉為電的部件,以及控制系統的轉動機構,這些核心產品的國產化,讓北鬥衛星的身體有了一副中國體格。

  北鬥二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攻克了以導航衛星總體技術、高精度星載原子鐘等為代表的多項關鍵技術,讓衛星導航系統「心臟」跳動出中國心率。

  北鬥三號則開始了從並跑到領跑的徵程。五院衛星團隊率先提出國際上首個高中軌道星間鏈路混合型新體制,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間鏈路網絡協議、自主定軌、時間同步等系統方案,填補了國內空白;建立了器部件國產化從研製、驗證到應用一體化體系,徹底打破了核心器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於人的局面。

  「嚞星」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數以上的國家使用我們的北鬥,今年全球系統建成後,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北鬥都會向你提供滿意的服務。」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說。(光明網記者宋雅娟 通訊員周尋)

[ 責編:武玥彤 ]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嚞星」 塊頭大本領高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MEO衛星(地球中圓軌道衛星)、IGSO衛星(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GEO衛星(地球靜止軌道衛星)三種不同軌道的衛星組成。其中,GEO衛星安靜地駐守在地球上方36000公裡的太空,擔負著重要的使命——為北鬥導航系統的技術指標提升提供增強服務,它們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吉星」。
  • 中國北鬥 惠及全球:寫在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之際
    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基地成功發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的收官衛星。這是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它的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完成全球星座部署。此刻,中國北鬥已點亮世界衛星導航的天空。至此,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了自己獨特的「三步走」—— 2000年建成北鬥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 2012年建成北鬥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 2020年建成北鬥三號系統,為全球提供服務。
  • 星耀全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順利收官
    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隨著該星進入預定工作軌道,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半年。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6月23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GEO)衛星。  在北鬥導航衛星的「家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將北鬥GEO衛星稱為「吉星」。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在「吉星」中排行老三,於是被暱稱「嚞星」。  作為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嚞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
  • 30顆衛星全部就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星座部署順利收官
    6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的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第三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GEO衛星,被五院北鬥人稱為「吉星」)。GEO系列衛星雖然數量不多,但是作用關鍵,作為一顆駐守在高軌天疆的「大塊頭」,該衛星肩負顯著增強北鬥三號整體技術指標的職責,還攜帶了很多神器,為北鬥三號在軌運行和應用之路開疆拓土。隨著此次發射的成功,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衛星運往發射塔架。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2012年9月19日3時1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採用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第十四顆和第十五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升空並送入預定轉移軌道。
  • 北鬥系統將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北鬥——夜空中最亮的星
    北鬥系統將全面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北鬥——夜空中最亮的星 中安在線   2020-06-15 20:53: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記者  中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多家海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題: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之際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新華社記者李國利、胡喆、張汨汨  6月23日上午,大涼山腹地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
  • 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之際:體現中國智慧
    9時43分,伴著山呼海嘯般的巨響,騰空而起的長徵火箭底部拖曳著耀眼的白色尾焰,託舉著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飛向太空。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中國的北鬥:體現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天上的七星北鬥,自古就為人們指引方向。
  • 中國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6.23收官之星直奔蒼穹今天9時43分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相比原計劃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關於北鬥導航你是不是還有很多疑惑今天就——為你解答01完美收官,星耀全球!
  •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滿一周年
    圖為12月20日,觀眾在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上觀看北鬥導航系統 陳曉根攝(人民視覺)據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張泉)2018年12月27日,北鬥三號系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一年來,北鬥三號系統在系統建設、應用推廣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7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等介紹了有關情況。據介紹,2019年,通過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鬥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完成組網,標誌著北鬥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三號進入收官決勝的關鍵階段。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原標題: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成功之際當年3月,美國已完成GPS衛星星座布設;次年,俄羅斯也完成了格洛納斯導航衛星全球組網。起步較晚,意味著爭分奪秒的追趕。這是一場步步為營的「接力賽」。自北鬥一號首顆衛星開啟北鬥升空之路以來,北鬥人循著「三步走」目標接力奮鬥,每一步都按照時間節點如期甚至提前完成。這是一場步履不停的「馬拉松」。
  • 北鬥三號完成星座部署,北鬥衛星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亮點 1攻剋星座星間鏈路技術,雖然「看不見」在地球另一面的北鬥衛星,但用北鬥衛星的星間鏈路同樣能與它們取得聯繫。亮點 2設計壽命達到12年,達到國際導航衛星的先進水平,為北鬥系統服務的連續、穩定提供了基礎保證。
  • 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到位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 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星座是北鬥三號系統的核心星座,設計由24顆衛星組成,這意味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正式完成。什麼叫全球系統核心星座?北鬥三號為何由三種軌道衛星組成?這次發射由有何意義?12月15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王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 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 北鬥三號最後一顆組網衛星...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西昌6月23日電 天為棋盤星作子,中國北鬥耀太空。因技術原因推遲一周發射的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上午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重啟」發射後成功布陣太空,我國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12月16日15時22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送入太空,經過3個多小時的飛行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西昌12月16日電(記者章文 通訊員鄧孟)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配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在中圓地球軌道上規劃的24顆衛星已全部到位。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12月16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箭雙星」成功發射兩顆「北鬥星」。記者 尹鋼攝   12月16日15時2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徵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52、53顆北鬥導航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所有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全部發射完畢,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