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去年此時開始肆虐的新冠疫情又有捲土重來的勢頭。
在情況最為嚴重的美國,每日確診數和死亡數也在不斷刷新人們的認識。2020年12月9日,全美單日新增死亡病例數達3124例,首次超過「9·11」恐襲致死人數,此後,人們可能每天都要經歷一次「9·11」。
最新一期《時代》周刊封面,記錄了美國從2月29日到9月8日的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數,這些數據又匯成一個觸目驚心的碩大數字——200000,呈現出美國新冠死亡病例數即將接近20萬的現實。
這一對比,旋即將人們拽回二十年前那場恐怖事件:
2001年9月11日,十九名「基地」組織恐怖分子在美國境內劫持四架民用飛機,分別墜毀在世貿中心雙子塔、五角大樓和賓夕法尼亞尚克斯維爾鎮的廢棄礦區,造成2977人死亡。
下文選自《墜落與重生:9·11的故事》《墜落與重生:9·11的故事》,2021年1月新經典文化出品
這本書可以從9·11約近四十年之前的1966年寫起,那一年,埃及處死了一個名叫賽義德·庫特卜的狂熱反對西方的作家,他的作品激勵了兩代伊斯蘭恐怖分子集團。或者再往上回溯到1918年,最後一個偉大的伊斯蘭帝國——奧斯曼蘇丹國的失敗。或者回到更早的 1798年,那一年,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埃及。或者再往回走七百年,十字軍東徵開始的年份。又或者再往回走五百年,穆斯林相信那一年先知穆罕默德得到了《古蘭經》最早的一部分經文。或者比那更早的兩千多年前,亞伯拉罕誕生的年份。
伯明罕古蘭經手稿是世上其中一份最古老的古蘭經手稿。
講述歷史的時候,一本書不可能記錄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但是,一部歷史總得從什麼地方開始。對於這本書來說,請考慮一個相對比較近的日子:1998年2月23日。那一天,一個名叫奧薩馬·賓·拉登的神出鬼沒的伊斯蘭激進分子發出一道法特瓦——一個憤怒的伊斯蘭教令。他的教令向美國和所有美國公民宣戰,不管他們或他們的利益在哪裡。
這份教令以傳真方式發給倫敦的一份阿拉伯語報紙,籤名的有賓·拉登——一個沙烏地阿拉伯建築巨商的繼承人,他當時住在阿富汗——還有三個來自埃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主戰派伊斯蘭領袖。
他們的宣言呼籲對聖戰進行激進的解釋,這種解釋要求每一個穆斯林都必須用暴力的方式反擊任何敵人對聖地的侵犯。兩年前,賓·拉登發布過一個稍微狹義一些的、僅僅針對軍事目標的伊斯蘭教令,要求美國軍隊撤出沙烏地阿拉伯:「將受盡屈辱和失敗的敵人逐出伊斯蘭聖地。」新的伊斯蘭教令走得遠多了。
1998年2月的伊斯蘭教令用花哨的語言宣稱,有三項主要罪行導致他們向全球宣戰: 第一,美國軍事力量佔領著伊斯蘭最神聖的領土阿拉伯半島;第二,美國在伊拉克領導的戰爭;第三,美國支持以色列,尤其是支持以色列控制耶路撒冷。「美國人犯下的所有這些罪惡和罪行,」聲明說,「是在明確地對真主、他的信使和穆斯林宣戰。」
1991年2月,前往執行沙漠風暴行動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
作為回應,賓·拉登及其追隨者發出命令:「屠殺美國人和他們的同盟軍——包括平民和軍人——是每一個穆斯林的責任,不論身處哪個國家,只要可以採取行動便應該做到……我們——有了真主的保佑——號召所有相信真主、希望得到獎賞的穆斯林,遵從真主的命令,殺掉美國人,隨時隨地掠獲他們的錢財。」
發布這個更嚴厲的伊斯蘭教令時,留著大鬍子、身材瘦長的賓·拉登在美國情報機關那裡已經不是陌生人了。1996至1997年間,美國官方得知賓·拉登有自己的恐怖集團,並且參與了1992年襲擊美國軍事人員居住的一家葉門飯店的行動。他們還發現,1993年,本·拉
登在索馬利亞擊落美國軍隊直升機的「黑鷹墜落」事件中也摻和了一把,而且可能還組織了 1995年在沙烏地阿拉伯利雅得的一次汽車爆炸襲擊,殺死了五名和沙特國民衛隊一起工作的美國人。發布伊斯蘭教令之後,賓·拉登在美國官員心目中的威脅性大大增加,尤其是六個月以後,有消息來源認為是他組織了幾乎同時發生在駐肯亞首都奈洛比和駐鄰國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的美國使館爆炸事件,死亡人數達二百多人。針對這些爆炸,比爾·柯林頓總統批准用戰斧飛彈轟炸阿富汗境內的六個恐怖分子訓練基地。美國官員認為賓·拉登在其中一個目標基地,但他顯然接到了巴基斯坦官員的通報,幾個小時之前就離開了。
美國駐肯亞首都奈洛比大使館爆炸後,搜救人員在尋找倖存者
1998年,紐約聯邦大陪審團以陰謀攻擊美國防務設施的名義缺席指控賓·拉登,但人們仍然在討論究竟是殺他還是抓他。
美國情報界與1999年才正式描述他的恐怖組織al-Qaeda,或「基地」,此時該組織已經成立整整十一年。美國情報界的關注只是使他更加大膽。賓·拉登2000年10月再次出擊,一艘裝滿炸藥的小船把正在葉門海濱加油的美國海軍科爾號驅逐艦炸出一個大洞。這次爆炸炸死十七名船員,炸傷幾十名。
被炸毀的美國海軍科爾號驅逐艦
但是,即便他們試圖密切關注賓·拉登,即使警告信號變成警報,美國政治和情報領袖們從來沒有完全理解,賓·拉登要通過在美國國內的大屠殺來執行他的伊斯蘭教令的決心有多麼堅定。
儘管線索確鑿——尤其是在2001年又變得更加顯著——儘管一小部分個人進行了很誠懇的調查,總的來講,美國政府對賓·拉登的典型反應是:無視事件之間的聯繫,錯失良機,忽視災難即將到來的跡象。一個為了監視穿著劣質西裝、帶著核彈頭的俄國人而設置的情報搜集系統,不知道如何對付一個穿著飄逸長袍、用傳真機發布伊斯蘭教令的狂熱的沙特人。
早在事發之前就已經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美國政府無法預料到9·11襲擊,這一失誤無處不在,最終的破壞也是毀滅性的。有很多例子能夠證明這一點,不過我們可以只舉一個例子。9·11 幾個月之前,美國政府反恐中心分析部門的負責人寫道:「把反恐重新定義為一種對付『災難性的』『 巨大的』或者『超級』恐怖主義的任務是一種錯誤,因為事實上,這些標籤都不代表美國有可能面對,或者恐怖主義能夠給美國利益帶來損失的大部分恐怖主義活動。」而這些標籤——「災難性的」「巨大的」「超級恐怖主義」,事實上是對即將發生的恐怖襲擊的最好描述。
就在美國政府和情報官員試圖了解賓·拉登在發布1998年2月的伊斯蘭教令之前和之後的情況時,普通美國人大多對賓·拉登和他的追隨者一無所知。首先,關於賓·拉登的居住國。在記者們看來,任何太過遙遠、令許多美國人毫不在乎的地方,都可以用「阿富汗」作為代名詞。
1998年前後接受巴基斯坦記者採訪的賓·拉登
賓·拉登的名字在美國媒體中出現時,記者們也主要關注他的財富。通常記者會這樣描寫他:「一名持不同政見的沙特大富豪,國務院把他標記為『當今世界上為伊斯蘭極端活動提供財政資助的最重要人物』。」新聞報導很少提到他可能作為一個恐怖主義領袖對美國造成直接威脅,不過,1997年《紐約時報》倒是朝那個方向試探性地邁了一小步,他們注意到「近日報告」說賓·拉登支付了位於巴基斯坦的一所房子的費用。1993 年世貿中心炸死六人、炸傷一千多人的貨車爆炸事件的主謀就住在這所房子裡。但一般來說,伊斯蘭教令發布時,一個閱讀廣泛的美國人也很可能會對賓·拉登一無所知,不把他放在心上。
在宣戰之前,他的名字在《紐約時報》上總共只出現在十五篇文章中,而且有時候還只是一筆帶過。其他大部分美國媒體機構更少提到他,或者乾脆不提。即使是1998年2月的反美伊斯蘭教令,美國大部分新聞組織也根本沒有注意到。《紐約時報》六個月後才明確提到它,一篇有關尋找美國在肯亞和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事件嫌疑犯的報導順便提了一句:「今年早些時候,賓·拉登先生和一群極端主義穆斯林宗教人士號召他們的追隨者殺死美國人。」報導很快就轉向別的話題,僅僅提到,賓·拉登是胡拜爾塔爆炸案的主要嫌疑犯,胡拜爾塔是沙烏地阿拉伯的一座公寓大樓,爆炸案中,十九名美國空軍士兵被炸死。
爆炸發生後的胡拜爾塔公寓大樓
不過,9·11之前幾年,有幾個記者對賓·拉登採用暴力方式實施他的伊斯蘭教令的能力有過比較嚴峻的看法。1998年的伊斯蘭教令發布兩天之後,《華盛頓郵報》記者沃爾特·平卡斯寫了一篇尖銳的文章,他引用了一份中央情報局(CIA)的備忘錄,該備忘錄表明美國情報官員在認真看待這種威脅。另一個有先見之明的非凡人士是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約翰·米勒,他於1998年5月在阿富汗的一個訓練營地採訪了賓·拉登。訪談中,賓·拉登重複了他的伊斯蘭教令,並表示他不會區別對待民用目標和軍事目標。
後來寫到這次採訪時, 米勒沮喪地承認,他的訪談根本沒有引起公眾注意:「我們發了這篇小報導過後幾個星期, 在一個幾分鐘的錄像視頻中,賓·拉登向美國說『你好』。沒有多少人注意。不過又是一個阿拉伯恐怖分子罷了。」有一位學者認真關注了賓·拉登的伊斯蘭教令,他就是伯納德·劉易斯。他在 1998 年發表於《外交》雜誌的文章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對大部分美國人來說,(賓·拉登的)聲明就是一出鬧劇,它完全歪曲了美國置身阿拉伯世界的性質和目的。他們應該也確信,在很多穆斯林,或許是大部分穆斯林看來,這份聲明同樣荒唐地歪曲了伊斯蘭的性質,甚至伊斯蘭聖戰的原則……伊斯蘭的基本文本從來都不號召搞恐怖主義和謀殺。這些文本甚至從來也不認為要隨意屠殺置身事外的旁觀者。但是,有些穆斯林隨時準備贊同該聲明對他們宗教的最極端的解釋,其中一部分人還隨時準備為此採取行動。恐怖主義只需要幾個人。劉易斯的警告沒人理會。
英裔美國猶太歷史學者、東方研究家及政治評論家、伊斯蘭教史專家伯納德·劉易斯
2001年夏天,並不是每一個美國人都對國家現狀充滿信心,但是,很多人十分享受在二十一世紀初最後一個超級大國生活的特權,或者認為這是理所當然。
他們享受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不間斷的經濟繁榮,美國的文化、政治理念和商業利益蔓延到世界最遙遠的角落, 似乎也註定要無休無止地繼續下去。誰也沒有因為一個從阿富汗山洞裡發來的威脅夜不能寐。
2001年9月10日的一次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恐怖主義是美國的第一大隱患。但是,他們不知道倒計時已經開始了。賓·拉登的十九個忠實追隨者——住在美國的激進阿拉伯青年——在2001年9月11日醒來,決心要執行這道伊斯蘭教令。二十四小時之內,民意測驗的結果,像其他一切一樣,將會發生變化。
《墜落與重生:9·11的故事》,2021年1月新經典文化出品
★ 這是一個關於墜落的故事,卻處處閃現著重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