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推為國民黨首領的孫中山
1912年8月11日,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五個政團集會於北京安慶會館,就合併為國民黨一事達成協議。13日發表宣言說:「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故顏其名曰國民黨。」
25日下午1時,國民黨成立大會在湖廣會館舉行,由前一日剛剛抵京的孫中山主持。孫致詞說:「國家之有政黨,原以促政治之進行,故世界文明各國,無不有政黨以維持之。今日合五大政黨為一國民黨,勢力甚為偉大,以之促進民國政治之進行,當有莫大之效果。但望諸君振刷精神,力求本黨之發展,以冀有裨於國家。並須化除畛域,毋歧視異黨,毋各持黨見。」
大會通過《國民黨政見宣言》及政綱。宣言主張「一國政黨之興也,只宜兩黨對峙,不宜小黨分立」。政綱共為五項:(1) 促成政治統一。(2)發展地方自治。(3)實行種族同化。(4)注重民生政策。(5)維持國際和平。政綱刪去同盟會的「平均地權」 和「男女平權」等綱領,把「力謀國際平等」改為「維持國際和平」。
大會推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9人為理事,閻錫山、張繼、李烈鈞、胡瑛等30人為參議。國民黨成立後,為國內第一大黨。
國內
1227(宋理宗寶慶三年七月己丑)成吉思汗在清水縣行營病死,成吉思汗(1162—1227)即元太祖。名鐵木真,蒙古大汗、軍事家。曾統一蒙古諸部建立政權。
1667(清康熙六年七月己酉)年僅十三歲的清康熙皇帝在太和殿舉行親政典禮,接受百官朝賀,宣詔海內,大赦天下。
1912第一個設計、製造飛機的中國人——馮如駕著自己製造的飛機在廣州附近的燕塘表演,不幸失事喪生,年僅二十九歲。
1917孫中山以維護《臨時約法》為號召,在廣州召開非常國會,決定成立「軍政府」,與北京段祺瑞政府對峙。
1928曾與朱德、陳毅組織湖南年關爆動的王爾琢,被叛徒開槍殺害。王爾琢(1903—1928)黃埔第一期學生。
1933疊溪地區發生七點五級強烈地震,山崖崩塌,堵塞岷江,形成上下兩個地震湖,總長十七公裡,最深處達一百三十多米。
1937中共中央發出致國民黨書,再次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組織國共兩黨的統一陣線。
1937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彭德懷分任正副指揮。
1930國務院作出關於處理「渤海二號」事故的決定,接受宋振明的要求,解除他石油部部長的職務,提請人大常委會批准;給康世恩記大過的處分。
國外
1580西班牙軍隊在阿爾瓦公爵的率領下入侵葡萄牙,他在裡斯本附近的阿爾坎塔拉戰役中打敗了唐·安東尼奧的支持者,從而使西班牙殖民帝國擴大一倍。
1718法國移民在路易斯安娜建成紐奧良市。
1814羅伯特·羅斯將軍率英國遠徵軍於今日輕而易舉地進入了華盛頓。他們燒毀了國會大廈、白宮與各部大樓,唯專利局倖免。
1825馬拉圭東岸共和國獨立日。
1841瑞士醫學家克歇爾誕生。他因研究甲狀腺生理病理及其外科手術於1909年獲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金。至今醫學界好多專門名詞、外科手術步驟、醫藥器皿,多以其名命名,被譽為現代外科聖手。
1867英國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拉第逝世。法拉第(1791—1867)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確定了電磁感應基本規律,從而製成了世界上第一臺發電機。他還研究了氯氣體擴散及若干氣體的液化,以及合金鋼的性質。
1878英國人修·韋伯在不穿救生衣的情況下,成功地橫渡過英吉利海峽。(韋伯後來死於通過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的冒險中)。
1883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使三萬六千人死亡。
1930約瑟夫·畢蘇茨基在波蘭組織政府,粉碎了左派分子的反對,激進的領導人被投入監獄。
1938俄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庫普林(1870——1938)逝世。他的創作堅持現實主義傳統,代表作有《決定》、《亞瑪街》等。
1944在盟軍的強大攻勢下,德國駐巴黎的部隊被迫投降。法共產黨領導人民起義,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接管政權。巴黎解放。
1956南非當局今天下令居住在約翰尼斯堡的十萬餘非白種人在一年內必須遷出,以便給白種人騰出房屋,南非種族矛盾更為加劇。
1960第十七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義大利羅馬舉行。參加比賽的有83個國家或地區的5348名運動員,其中女運動員610名。
1965瑞士高山冰河引起大規模滑坡,在一座水力發電站工程工作的108人被埋葬。
1967美國納粹黨領袖齊治·林肯·羅克韋爾在維吉尼亞州的阿林頓被槍殺。
1981美國「旅行者——2」號宇宙飛行器到達離土星六萬三千英裡處,向地球發回有關該引星的照片和其它數據。
1984法國蒙·路易號輪船在駛經比利時沿海時,與西德一艘渡輪相撞。蒙·路易號船載450噸六氟化鈾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