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學識淵博,博古通今,一生酷愛讀書,他還要求他的戰友們多讀書。
比如,主席就多次推薦人們讀《紅樓夢》,其中包括他的愛將-開國上將許世友。
可是,戎馬一生、文化不高的許司令哪有這份興致,他認為《紅樓夢》「寫的都是弔膀子的事,有什麼好看的。」
主席知道後不氣不惱,對許司令說:「你沒有看過《紅樓夢》怎麼就可以妄下結論?看完五遍才有發言權。」
主席說了話,許世友二話不說,立即遵照執行。
回到南京軍區,他馬上吩咐人四處尋覓,好不容易搞到了厚厚的一本《紅樓夢》。
許司令要看《紅樓夢》!這下可忙壞了南京軍區不少人,為讓許司令省點事,他們開動腦筋,最後把一厚本《紅樓夢》精簡成了5萬字的「濃縮本」。
許世友最終從《紅樓夢》中讀出什麼名堂來,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許世友從此以後開始重視軍隊的文化工作了,《霓虹燈下的哨兵》就是在許司令親自過問和支持下打造出來的文藝佳作。
主席對許司令的進步非常滿意,許司令也絕對聽從主席的命令,哪怕是「讀《紅樓夢》」這樣艱巨的任務。
在眾多開國將帥中,許世友將軍絕對算得上主席的「鐵桿粉絲」,在許世友將軍那裡,主席的話就是命令,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不過,曾幾何時,許世友將軍與主席之間可不是這樣的關係,有幾次甚至「火光四射、刀光劍影」。
那是在紅軍大學期間,許世友以紅四軍師長的身份參加學習。
在清算張國燾罪行的過程中,紅四方面軍出身的許世友與紅一、二方面軍學員觀點不一,產生了尖銳的衝突。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許世友感覺「壓力山大」,卻怎麼也解釋不通,他情緒低落,心一橫,準備對抗到底。
脾氣暴躁的許世友左思右想,突然想出來一個主意-「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何不離開這裡,換個地方繼續鬧革命。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詹才芳、王建安等紅四軍學員,而且做好了行動計劃。
許世友沒有想到,他最信任的戰友、前紅四軍政委王建安「變卦」了。
關鍵時刻,王建安將許世友等人密謀出走的情況匯報了紅軍大學保衛處...
結果,許世友他們沒有能夠跑出延安,就被抓了起來。
關押期間,許世友意外收到了主席託人送來的一條哈德門香菸。
這種香菸在當時的延安非常稀少,嗜煙如命的許世友抽著主席送來的煙,嘴裡卻不是滋味。
其實,許世友將軍有非同尋常的英雄經歷,一貫英勇頑強,戰功赫赫,這些早就引起了主席的關注。
當時,紅四方面軍另一位領導人、許世友將軍的老上級徐向前剛剛到達延安,主席立即找來徐向前,詳細了解了許世友將軍的情況。
從徐向前的介紹中主席得知,許世友一貫講「義氣」,凡事敢做敢當,生性魯莽卻作戰勇敢,只是讀書不多,是個典型的好漢式英雄。
主席同樣出身於農民家庭,對許世友將軍這樣農民出身的英雄武將,主席既能夠理解他的言行,又發自內心地喜歡這位英雄好漢的心口如一、耿直真實。
主席親自跑去探望許世友,本來想跟這個赫赫有名的英雄好漢好好聊一聊,許世友卻誤以為主席是來算老帳的,情緒失控的時候,差一點動了拳頭。
這一下事情就鬧大了,很快,一份槍斃許世友的報告呈送到了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人命關天!」主席仔細看完相關材料後,當即下令:「槍下留人!」
與此同時,保衛部門的同志正在關押許世友的房子裡,讓他在「處決決定書」上簽名。
許世友提出要求:「要我籤名可以,但是我要見一下主席!」
主席一口答應了許世友的要求。
沒想到許世友將軍又提了個要求:「我許世友是個當兵的,必須允許我帶槍。」
許世友此舉意圖很明顯,就是為了驗證主席是否真正信任他。
許世友一言既出,在場的人都嚇了一跳。
連許世友自己都沒有想到,主席很快就有了回話:「許世友同志可以帶槍來見我,槍膛裡別忘了上子彈。」
當許世友接過羅瑞卿遞來裝滿子彈的手槍時,心緒複雜,百感交集,不由得雙手顫抖起來。
主席真不是一般人啊,許世友從軍以來出生入死,以往都是別人誇他「英雄好漢」,沒想到主席的氣度、膽魄如此之大,大得不可思議。
英雄好漢許世友第一次對一個人佩服得如此五體投地。
在主席的辦公室,主席開門見山地對許世友說:「紅四方面軍的幹部都是紅軍的寶貝,張國燾的錯誤應該由他自己負責,與你們這些同志是沒有關係的……」
許世友「撲通」一下就要給主席下跪,主席微笑著把他攙扶起來,詼諧地說:「許師長,我們這就叫『不打不成交』啊?」
許世友將軍一時說不出話來,這個剛強的漢子眼裡全是淚。
這時,主席提筆寫下一個「仕」字:「你許仕友這個『仕』字不太好啊,我幫你改成『世』,今後,你要做全世界人民的朋友,而不光是官老爺們的朋友,好不好啊?」
「主席,我聽你的,今後我就叫許世友了。」許世友心悅誠服地向主席道歉:「主席,我知錯了!」
主席誠懇地說:「許世友同志,你的出生和過去我都了解,你為工農大眾打了很多仗,你是個英雄,你的性格我非常喜歡!」
主席接著說:「都說文武搭檔打天下,一個巴掌拍不響,可我只是個文人,沒有你這英雄武將怎麼可以呢?」
許世友挺直腰杆向主席發誓:「我許世友在這裡保證,今後,一輩子聽主席的話,聽主席的命令,絕不含糊!」
許世友忠實地踐行了自己的諾言,他對主席忠心耿耿、言聽計從,而主席手下又增添了一員「心腹悍將」。
在後來幾十年的戰爭歲月中,特別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裡,主席幾次點了他的將,而許世友將軍也一直沒有讓主席失望過,將軍因此也成了少數幾個可以帶槍晉見主席的軍人。
許世友後來經常對人說:「主席肚子裡有墨水,站得高、看得遠,我這個名字還是主席改的呢。」欽佩、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將軍晚年曾經感慨地說:「主席太了解我們這些人了,不管你心裡有多苦、有多想不開,他三言兩語就給你解決了,心服口服,不服不行。」
許世友將軍與許多開國將帥一樣,他們有信仰,也有敬仰的對象。
主席的智慧、才華、氣度以及出色的領導藝術讓他們折服,以至於忠心耿耿、終身追隨其左右,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