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辛:為什麼偏要去追問小說人物的原型

2021-01-10 騰訊網

《魂殤》寫的是知識分子的靈魂安放。這其實是一個世界性的命題。受過教育、有文化的當代人,每一個都會在人生之路上面臨「靈魂安放何處」的困惑。《魂殤》要告訴今天的讀者,涉及人類靈魂的事物,尤其是感情,很多時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而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魂殤》

葉辛 著

叩問靈魂的安放

——最新長篇小說《魂殤》創作談

文/葉辛

51年前,命運把我送到偏遠的貴州山鄉,在5000裡之遙的村寨上當知青,整整十年七個月的時間。天天和砂鍋寨的各族老鄉打交道,必然會關注和我同時代的農民們的命運,半個世紀來,我仍然和那裡的農民們保持著聯繫。眼看著偏遠的山寨在時代的大潮下發生了變化,除了較為及時地寫出了長篇小說三部曲《巨瀾》之外,我還寫下了《悠悠落月坪》,這是描繪打工潮撞擊之下山鄉青年男女躁動的感情生活的;而《纏溪之戀》,則是關照留守婦女困境的;前幾年出版的《問世間情》,筆觸直接觸及到了臨時夫妻的現象。

葉辛在黔東南採訪途中,在居住的工棚外整理筆記

一句話,寫的都是這麼個階層在命運變動中的感情生活,以及他們尋找更美好生活過程中的故事。在溫飽有了初步保障之後,被稱之為「農民工」的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其人生之路如何再穩當地走下去。不知道是這一群體本身缺乏話語權,還是人們雖關注到這一群體的存在,但卻又常常熟視無睹的原因,這些小說出版以後,一陣風般刮過去了。人們只在茶餘飯後聊及時,才會講到這些情形確實是文學應該觸及和反映的。

每一個當代人,

都會面臨「靈魂安放何處」的困惑

《魂殤》寫的是知識分子的靈魂安放。這其實是一個世界性的命題。受過教育、有文化的當代人,每一個都會在人生之路上面臨「靈魂安放何處」的困惑。作為小說,我只是選擇了一個我更為熟悉的知識階層來描繪。

《魂殤》實拍圖

在貴州省文聯工作的時候,我的周圍除了作家協會和《山花》編輯部接觸到的文學界人士之外,全是省內各個藝術門類的頂尖專業人才,劇作家、舞蹈家、曲藝家、攝影家、書法家、美術家、音樂家、詩人、文學家、民間文藝家,在和他們的接觸交往過程中,我開始了解並熟悉他們,並通過他們進一步同全省的文藝界人士有了千絲萬縷的關係,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在怎麼生活和創作,他們在追求和嚮往些什麼,他們的作品取得了什麼成就,他們在創作道路上遇到些什麼困惑、瓶頸或突破,我都有了了解。尤其是他們的心靈世界,他們的思想及嗜好,我也漸漸地有所洞悉。故而多少年之後,我重返貴州,即使沒有重逢,只不過是從旁人的介紹中聽到某個人後來的遭遇和經歷,我也能想像得出,他的人生是怎麼會走到這一步的。

葉辛在中國作協文學講習所

後來我又到上海作家協會、上海市文聯、上海文學研究所工作,交往和接觸的也都是文學藝術界、新聞界、出版界、影視界的人士,包括從青年時代起一次一次去往北京開會,研究,討論,交流,可以說這一輩子,都是在中國的這一圈子裡打發日子。來來往往的文學藝術界人士,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具有巨大聲譽的人物或默默奉獻的工作人員,總覺得懷才不遇的牢騷滿腹人士和一輩子如魚得水的混客,我看盡了各種年齡、各種各樣人物的嘴臉。

我總在想,他們都在人世間過著一份這樣的生活,他們都在或勤奮或懶散地創作著作品,他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靈魂在何處安放呢?尤其是各界的佼佼者,他們功成名就,他們衣食無憂,他們可以說活得逍遙自在,有的花錢如流水,有的時常表現出一擲千金的豪氣,到了這個高度,他們還有沒有追求呢?他們想不想自己得意人生的靈魂該安放何處呢?

年輕時的葉辛是一個文藝青年,插隊時在水庫邊上拉手風琴

程步濤這個人物就是在這樣不斷地叩問之下產生的。

小說出版了,有不止一個讀者(當然是和文藝界有所接觸的讀者)問我:程步濤這一人物的原型是誰?或者問:你寫的程步濤是不是某人?連名字都報出來了。

我捫心自問:小說出版了怎麼會引出這樣的問題呢?小說是小說,小說不是生活本身。真實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講不盡、說不透的人生故事,這些故事有時候比小說甚至長篇小說還要曲折離奇,遠比某些單線條發展的偉大小說的情節複雜得多,人們讀了怎麼會產生直接對號入座的想法呢?

《魂殤》內頁圖

看來,我還得寫一篇文章說明一下。近40多年來,年齡或比我大、或比我小一些的整整一代知識分子,他們憑藉自己的才能和出色的才華,趁著改革開放和思想解放的東風,像一部分搶得先機下海的經濟界人士一樣,早早地擺脫了原先貧困窘迫的處境,生活得自在瀟灑,不少人混得風生水起,可謂意得志滿。如同擺脫了貧困、走上小康生活之路的農民工群體一樣,一代已無後顧之憂的知識分子群體,同樣面臨著「我們的靈魂在何處安放」的詰問。只要深入到每一個省、每一座大城市的文學藝術界中,就不難聽到類似程步濤以及他周圍一大幫人物的軼事和傳奇,有的故事和情節、人物關係甚至比我已經寫下的還要出人意料、撲朔迷離。

我這樣說,不知是不是解答了有人讀了《魂殤》之後感覺某人似曾相識的迷惑。

廣而言之,豈止是農民工群體、經濟企業界人士,一代知識分子在富裕以後,都存在一個人生觀、價值觀及精神慰藉的問題,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人,都該在自己的內心自問一下:你的靈魂該在何處安放?

涉及人類靈魂的事物,

很多時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

還有讀者看完了《魂殤》,意猶未盡地追著我問:故事好像沒有完,程步濤猝死的真相,到小說結尾都沒有講出一個所以然來。

還有年輕的讀者一口氣看完小說,捧著書來問我:你前面鋪墊得這麼多,總該給我們一一剝離解析吧?要不讀完後心頭欠欠的,總覺得不滿足。

不過癮啊。我身邊的同伴看了這本新書,也直截了當地這麼說。

中央電視臺拍攝的電視劇《蹉跎歲月》在全國熱播以後,

中央電視臺專程到貴州拍攝了葉辛專題片

記得40年前,長篇小說《蹉跎歲月》在發表和出版以後,也有不少讀者,特別是和我年齡相仿、同樣有知青經歷的讀者,不停地向我發問:「杜見春和柯碧舟後來怎麼樣了?他們回去以後,還應該有很多故事啊!」「哪怕生活在內地,或是回城之後,還有很多故事呢,哪有這麼簡簡單單就結束了的事。」還有熱情的讀者,寫好了《蹉跎歲月》的續集寄來,說是無論寫《蹉跎歲月》之二,還是接著往下拍電視劇,這些故事情節都可以採用,就這麼結尾太可惜了。

30年前,《孽債》出版之後,尤其是25年前改編為電視劇廣為播出之後,希望知道五個孩子以後的故事聲浪,一波高過一波,總是說就這麼結束太可惜了。從普通老百姓、老知青,到高層的官員,都向我直截了當提出,應該為他們寫個續集。

《孽債》

葉辛 著

1992年首版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其實,從青少年時代起,我就是個熱心的讀者,可以說,讀了一輩子。我讀得很快,又很慢。整個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的兩三個月,為了排除煩擾,我幾乎白天黑夜都在讀書。讀得快是因為現在全世界的新作、傑作確實很多,我得想方設法地一一瀏覽,學習,鑑別,看看這些比我年長、大多數比我年輕的作家們怎樣選材,怎麼寫,怎麼面對網絡的衝擊。讀得慢是碰上了我覺得值得細細揣摩和品鑑的作品,反覆地翻來覆去地讀,真有愛不釋手之感。

葉辛在改稿

把話題拽回來,我要說的是,《魂殤》該寫該交代的,在作品的進展過程中,我都寫了。至於程步濤之死的謎團,我已做出了解讀和破譯。那麼讀者為何還會覺得沒講清楚,不過癮呢?

我想這是閱讀習慣使然。我們喜歡皆大歡喜的結局,「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讀者才覺得心滿意足。我們的很多故事都是這麼結尾的。就如同有關部門破一個案子,歷經艱辛曲折,最後終於把元兇逮捕法辦了,大快人心地畫上句號,歸檔。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任何國家、任何社會,都會有比例甚少的一些「懸案」,掛在那裡,被束之高閣,塵封在檔案之中。多少年之後,處理積案時,會把它翻出來。還有些人和事,被我們以稱為「冷處理」的方式,讓時間和歷史的煙塵蒙上一層面紗,逐漸地讓世人淡忘。

上海書展:葉辛新書分享會

就如同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中,某個引人注目的熱點人物,某個引起街談巷議、眾說紛紜乃至爭論不休的事件,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被人遺忘一樣。這樣類似的人和事,小至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大到轟動一座城乃至一個省,甚至驚動了國家和世界,都曾經有過,以後也仍舊還會發生。在我書寫《魂殤》後記的前後,正是席捲人類和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彌散之時,關於病毒的源頭,正爭論得不亦樂乎。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影響了整個歐洲和世界的「西班牙流感」的起源,講清楚了嗎?查獲元兇了嗎?

《魂殤》要告訴今天的讀者,涉及人類靈魂的事物,尤其是感情,很多時候是說不清道不明的。而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孽債2》有望6月開拍 原著作者葉辛擔任編劇
    前天(22日),著名作家葉辛正式宣布將其小說《孽債2》的電視改編權授予上海電影集團,而上影集團總裁任仲倫則邀請葉辛親自擔任編劇,並由上影集團的年輕導演梁山擔任《孽債2》的總導演。
  • 編劇葉辛:《孽債2》不是知青子女版《奮鬥》
    昨天,《孽債2》見面會在拍攝現場舉行,該劇編劇、作家葉辛對此評價並不認同。他表示,《孽債2》不像《奮鬥》那樣簡單,它有著比《奮鬥》更厚重的內容。  1995年,根據葉辛小說《孽債》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創造了收視奇蹟,5個到上海尋找親生父母的雲南少年的命運牽動了很多觀眾的心。今年初,葉辛推出小說《孽債2》,同名電視劇緊跟著開始籌拍。
  • 葉辛父子攜手打造《孽債3》
    ■《孽債2》劇照   本報訊(記者 張藝)1994年,根據葉辛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近日,在上海松果極映影業舉行的開幕儀式上,作家葉辛宣布將於今年開始《孽債3》的小說寫作,並將攜手鬆果極映公司,最快於明年開拍同名電視劇。  葉辛表示,《孽債3》,描寫的是當今時代背景下所發生的故事。留學、創業、出國,舞臺從中國延伸向了世界。葉辛透露,《孽債3》將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礎上,結合現代觀眾的接受習慣和觀影特點,對內容進行擴充和拓展,反映這新的50年中婚戀、愛情、價值觀的變化。
  • 「五一講堂」迎來著名作家葉辛 分享個人奮鬥經歷
    作為上海工會文化新品牌,「五一講堂」的第二講昨天在中共四大紀念館開課,主講嘉賓為著名作家葉辛。葉辛的主講題目是《「學四史舉旗幟守初心興文化」——「四史學習」之中國革命史和紅色文學創作》。他從幾個小故事作為切入口,生動分享了他在文學創作中的感悟。葉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下講好紅色故事,要聯繫當下,深挖歷史素材,用最直觀生動的方式打動現在的年輕人。
  • 《孽債》作者葉辛做客鄭州:寫好一個時代能攪動每個時代的每個心靈
    1月28日、29日,身為中國作協和上海作協副主席的葉辛做客鄭州圖書館「天中講壇」、松社書店講述自己的成長創作經歷,活動間隙接受了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採訪。 葉辛出生於1949年10月,是共和國同齡人,他的小說《蹉跎歲月》和《孽債》都以知青生活為背景,其中《蹉跎歲月》曾被重印十幾次,主人公、上海知青柯碧舟的命運和情感經歷讓一代人唏噓。
  • 白夜追兇原著小說結局劇情介紹 人物原型來自作者生活
    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演技大讚,好的演技讓人忽略演員本身,看的時候完全忘了他是潘粵明,很多網友想知道白夜追兇根據哪本小說改編的?如果有小說,那麼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下面跟小編一起看看劇情介紹。­  網劇《白夜追兇》的劇本由作家指紋精心打造,指紋是個具有多年行業經驗、深諳人性的專業律師。,白夜追兇中的很多人物原型都是來源於指紋的私人生活。
  • 愛死亡和機器人裂縫之外原著小說介紹 原型現實人物是誰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7集《裂縫之外》集科幻,驚悚,懸疑於一身,Netflix推出的這18則單元故事基本都有原型存在,被評為「目前最佳」的《裂縫之外》也有原型,它來自於阿拉斯泰爾雷諾茲所寫的小說。
  • 五本現實向小說:不怕意難平,就怕有原型
    不怕小說虐,就怕小說有原型,下面是小編看過的幾本有原型的小說,送給大家。1、《春枝秋雨》作者:簾十裡簡評:高中時期女主暗戀男主,和大多數小女生一樣,不敢表達,只能藏在心裡。剛在一起的他倆還是有過甜蜜時光的,不過好景不長,男主面臨著家庭的反對,現實的阻力,終於分手了。
  • 水滸傳真實歷史還原,108將到底哪些人物有原型哪些人物純屬虛構
    那麼塑造了這麼多人物到底其中有幾分真實幾分虛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水滸傳》跟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性質都不一樣,《三國演義》是根據真實歷史加以小說演繹,99%的人物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對其事跡根據作者的喜好及作者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進行了改動而已,而且這種改動並沒有脫離人物的最終命運。
  • 終於明白唐三為什麼那麼愛小舞了,看到她的白色原型後:太可愛!
    鬥羅大陸:終於明白唐三為什麼那麼愛小舞了,看到她的白色原型後:太可愛!鬥羅大陸這部小說是我們大家都看過的,可以說非常的好看了,裡面的故事劇情還有人物都是我們大家非常喜歡的了。而在這部小說裡面,有著很多的人物了,他們的實力都是非常強大的,而唐三和他的夥伴們就在變強的道路上不斷的努力著,才會有那麼好看的故事了。之後這部小說被創作出了動漫,一播出就收穫了很多的粉絲了,可以說非常的好看了。這部動漫裡面的故事劇情和原著的非常相似了,而且人物也是非常的好看,所以才會吸引這麼多的粉絲前來觀看。
  • 12月高收藏小說,強推《綠茶女配真的不想紅》《可我偏要偏要》~
    12月高收藏小說,強推《綠茶女配真的不想紅》《可我偏要偏要》~《綠茶女配真的不想紅》作者:糖丸丸簡介:蘇沉魚好不容易坐到皇后之位,眼看就能把皇帝熬/死/成為太后,一朝睜眼,穿/成一本娛樂圈文裡的女配。女配和男主訂婚當天,男主扔下女配去找白月光女主。「……」這能忍?
  • 作家葉辛:十年知青生活 是人生寶貴經歷(圖)
    本期《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文藝名家講故事》 欄目對話當代著名作家葉辛。46年前,我19歲,從上海到貴州農村插隊。雖然我對這個5000裡外的地方做了各種思想準備,但到了那,還是覺得自己準備不足,艱苦的條件讓我有些措手不及。我舉三個細節:第一,住的是泥牆茅草屋,沒有窗戶,我們在牆上鑿一個洞,在洞裡嵌一塊玻璃就是窗戶。
  • 人民的名義祁同偉小說結局原文描寫 人物曝光人人喊打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播出以來好評如潮,該劇匯集實力派演員陸毅、許亞軍、張豐毅等,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祁同偉是個道貌岸然的人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人民的名義》祁同偉小說結局以及原型人物介紹。
  • 《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歷史原型介紹,他們代表唐朝一段傳奇!
    劇中主角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李必和張小敬也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還有聖人、何監、嚴太真和林九郎等,這些都有對應的原型。《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少年老成的李必原型是李泌,幼年聰慧被稱為「神童」,歷任四朝,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
  • 《柯南》原型,柯南和新一均來自偵探小說作家,高達成創作源泉
    江戶川柯南:江戶川亂步,柯南·道爾 「江戶川柯南」這一名字的由來源自兩位知名偵探小說家,一位是日本的推理小說之父江戶川亂步,另一位則是偵探小說鼻祖柯南·道爾
  • 葉辛推出知青題材長篇小說《客過亭》
    葉辛作品《客過亭》  新華社北京3月27日專電(記者萬一)繼《蹉跎歲月》《孽債》後,著名作家葉辛日前推出知青題材長篇小說  葉辛創作的筆墨始終跟隨著知青一代人的生活腳步,《蹉跎歲月》《孽債》《客過亭》知青三部曲完整刻畫出了知青一代人幾十年的人生軌跡和命運軌跡。  葉辛簡介:  原名葉承熹。1949年10月出生於上海。
  •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
    【長安十二時辰各個人物歷史原型結局對照表 歷史上做什麼介紹】《長安十二時辰》雖然這是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但是裡面的人物不少都有其歷史原型,那麼這些劇中對應的歷史人物原型他們在歷史上的結局又是如何?  1、李必(靖安司丞)——歷史原型【李泌】  由易烊千璽所扮演的靖安司丞李必歷史原型是唐朝的李泌。
  • 歷史上有3個人與韋小寶相吻合,哪一個才是其原型人物?
    金庸的許多小說都被拍成了經典作品,其中《鹿鼎記》的韋小寶算是他武俠小說中比較別具一格的作品了,因故故事的男主角竟然娶了七個老婆,還跟千古一帝康熙還是好兄弟,韋小寶出身於揚州的一個妓院,母親是揚州妓院裡面的妓女,後來因為偶然的一次幾乎,入宮當了太監,結識了康熙,不僅幫助康熙智擒鰲拜,
  • 動漫人物現實中的原型,毛利蘭參考工藤靜香,數碼寶貝原型是他們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一定都有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不知道大家清不清楚,作者在創造這些二次元人物的時候,有沒有參考什麼現實中的人物呢?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那些以現實人物為原型的動漫角色毛利蘭的原型是工藤靜香大家對於小蘭一定不會陌生,她不僅長得漂亮,還有高超的空手道技能,而且現在也是工藤新一的女朋友,一直都很喜歡心儀新一。這樣善解人意的小蘭,原型竟是出自工藤靜香。工藤靜香是日本有名的歌手和演員,同時她也是「大神」木村拓哉的妻子,育有兩個漂亮又可愛的女兒。
  • 白雪公主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 真人原型人物生平介紹
    白雪公主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 真人原型人物生平介紹  10月22日,美國知名舞者、演員、迪士尼動畫《白雪公主》主角的真人原型瑪吉·錢皮恩去世,享年101歲。14歲時,她試鏡迪士尼第一部長片動畫《白雪公主》成功,她的形象和動作成為迪士尼動畫師們描繪白雪公主的原型,重點是「優雅」,在現場供畫師參考時,她的舞步未經編排,而是自己發揮。她其後又成為《木偶奇遇記》裡藍仙女、《幻想曲》裡跳舞河馬的動作模特。  瑪吉·錢皮恩離開迪士尼模特的工作後,取藝名為瑪喬裡·貝爾, 在好萊塢開展自己的演藝事業,其處女作是1939年的《維農與艾琳·卡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