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一個人,那麼就跟他吃一次飯,喝一次酒。
飯局在中國來說已經是相當普遍,談生意要組飯局,同事朋友聚會要組飯局,相親戀愛也要組飯局,可以說,在飯局中你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人性,而很多單位的領導,也喜歡在飯局中考驗自己的下屬,中國的「飯局江湖」,可以說是高深莫測,又精彩絕倫。
單位的飯局你怕了嗎
現在的很多單位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搞「團建」,而這「團建」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便是吃飯。在這飯桌上的方寸之地,有時比職場上更加充斥著腥風血雨。
對於單位的飯局來說,職場新人一般都是最主要的考察對象。
有些新人會在一開始就選擇角落的位置,一言不發,也不做出半份逾矩的行為,不主動喝酒,也不會主動去敬酒,當有別人來勸酒時,常常面露尷尬,但是也不會回絕,夾菜時從不會去控制轉盤,停在自己面前哪道菜就吃哪道菜。這類人一般處事會比較沉穩踏實,工作上一般不會出錯,但是不太善於交際,更不會去討好上司。
還有一些新人是天生的快熱型選手,即使剛入職也不會有絲毫尷尬,飯桌就像是自己家的餐桌,跟任何人都熟絡的像自家人,甚至會搶走很多老員工和領導的風頭,這樣的人一般都對自己比較有自信,也確實有一定的能力,但是這樣過於表現自己的人,除非真的實力強到別人無法取代,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職場上鋒芒畢露的人,往往都是暴露在別人眼底下的活靶子。
還有一類人是領導最喜歡的一類人,他們自身有著過硬的實力,雖然新入職,但是依然不卑不亢,左右逢源,在飯桌上會參與大家的討論,輪到自己表現的時候也絕不怯場,敬酒詞可以讓領導心花怒放,但是又不會讓人覺得失了分寸,跟任何人相處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像這樣的一類人,在學校的時候一般都是領導者,平常活躍於各種老師、社團和學生會當中,與人交往從不怯場,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平時工作表現也會很出色,一般都是公司裡最快升職的一類人。
這單位的酒桌,就是職場新人的試金石,你的一切表現都被老闆盡收眼底。
娛樂圈的飯局文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芳華》過後,馮小剛在家組的飯局。
在那場飯局裡,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當時很多資歷很深的導演和演員要求苗苗在飯局上跳舞,結果被陳道明呵止,那其實就是一場很典型的中國式飯局。
馮小剛為了捧紅自己的女主角苗苗,特地組了一場飯局,將娛樂圈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請了過來,藉此來給苗苗牽線,讓她在娛樂圈這條路上能夠走得更長。
一行人吃飯喝酒,也是到了興頭之上,馮小剛便藉此機會讓苗苗跳舞助興,實現自己的目的,同場的「大佬們」也藉此起鬨,讓苗苗表演。然而苗苗見這陣仗便有點羞澀,不願表現,於是就有了陳道明的英勇呵止,這一行為也被大家廣為稱讚。
在這場飯局之中,馮小剛可謂是用心良苦,專門組局,又在大家興頭正盛的時候請苗苗助興,一方面很合時宜,另一方面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不得不說是一位「人精」。
陳道明,見苗苗穿著高跟鞋和短裙不便跳舞,便一直在勸阻,而且在大家起鬨讓苗苗難為情的時候又出來解圍,可以說是真正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事事為他人著想,不擺架子。
苗苗,新人演員,在面對一種前輩的起鬨的情況下騎虎難下,而並不是賣力的去表現自己,也可以看出來她並非追名逐利之人,而且懷有感恩之心,即使內心不太情願也不會去駁馮小剛的面子。
至於在場的其他娛樂圈前輩,無一不是圓滑之人。自然都知曉馮小剛的意思,於是也賣他個面子,一半起鬨,一半也是在考察。
中國的飯桌文化,可以說是博大精深,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來一頓。
總結
中國古代的時候,本就是農耕文明,民以食為天,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吃飯這件事情在中國人眼中顯得如此的重要。
而在父系氏族之後,人們之間的等級觀念也越來越嚴重,最典型的便是封建社會的皇帝制度,帝王用膳更是規矩繁多,從座次到上菜順序再到侍候太監,無一不是精心設計定好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衍生出了後來的許多餐桌禮儀,當然,現在的餐桌禮儀也有融合了一些西方的文化。
我們現在的飯局,已不是單純的吃飯,從你的餐桌禮儀的好壞便可以評判出你的家庭教養,從餐桌上的交流便可以看穿你的性格特徵,從你的酒後禮儀更能看出你的人品。
很多時候,餐桌變成了一面鏡子,你的舉手投足都反射出了你的個性特徵。前段時間大熱的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玉跟其他公司的高管談判時也是在餐桌上,吃了那位領導的家鄉菜,四川火鍋,在那場飯局中,蘇明玉即使辣到胃疼,咳嗽不停也依然堅持吃了下去,雖然後面證實那其實是一個圈套,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商務飯局裡,吃飯只是一個藉口,雙方想看到的都是對方的態度和表現,是你到底值不值得去合作,去信任。
還記得曾看過的一檔綜藝節目,有人提問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吃火鍋的時候,有著不太好的禮儀,自己應不應該跟他絕交。這個問題看似無釐頭,但實際上恰恰證明了飯局文化的重要性,有時候,飯品即人品,你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裝,唯有在事物面前無法隱藏真實的自己。
想要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先去飯局江湖中好好修煉一下吧。
文/枕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