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英國自2021年1月1日零時脫歐近10多天了,英歐關係基本實現了有驚無險的平穩過渡。根本原因是英國名義上脫了歐,實際上仍在受歐盟節制,總體上仍在歐盟規則的管轄之下。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現已是衣衫襤褸,滿身傷痕。「脫歐」後的英國已與前大不相同,今後的日子會更加難過。
英國最初確定的脫歐日期為2019年3月29日,歷經三次推遲至2020年1月31日。四年來由第三任首相於第三次立法選舉才通過585頁的《歐英未來關係原則協議》,進入「後脫歐」時期。2020年3月開始的1246頁的《英歐貿易合作協議》(也稱《歐英未來關係法案》即後脫歐協定)談判分別在布魯塞爾和倫敦舉行,又因新冠疫情而改為線上舉行,直到12月中旬仍是寸步難移,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與詹森緊急會晤無果,雙方多次表示「絕望只是尚未決裂」。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使詹森失去了脫歐的最大外部支持,既明確表示改善對歐關係是對外政策首選,又自稱為「愛爾蘭(後裔)人」而反對英國約束北愛與歐盟的關係,詹森與川普所謂「最優惠的雙邊自貿協議」已斷然無望。新冠病毒促使詹森徹底放棄幻想。
2020年12月20日,新冠變異病毒在英國全面爆發,倫敦封城,市民再現1939年「大撤離」場景,英格蘭地區陷入全面混亂。新冠病毒檢測為陽性,因感染新冠病毒正在自我隔離的馬克龍拍攝手機視頻講話,宣布關閉英吉利隧道和對英海空交通,歐盟多國切斷與英國的聯繫,40多個國家隨之宣布相同措施。英國剛捕撈的海產品無法運往歐盟國家,只能重新倒回海裡。上萬輛載重卡車被堵在邊境兩邊動彈不得,苦寒中等待的司機怨聲載道,與維持秩序的警察衝突不斷,數十人被捕。倫敦所有超市都被搶購一空,股市大跌。世界各國的遊客滯留在英國,在世界各地的英國居民回國之路被切斷。英國與世界的聯繫頓時被切斷,成為名副其實的孤島,不僅「脫了歐」還「脫了世界」。
「脫歐預演」使詹森領略了英國與歐盟決裂後的嚴酷現實,也使他感受到英國確實無法切斷與歐盟的聯繫,迫使英國做出與歐盟達成脫歐妥協的最終決斷。
12月24日,聖誕鐘聲即將敲響之際,歐英代表團達成妥協,實際上是英方向歐盟方案妥協。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隨即召集27個成員國大使予以原則通過。英國兩院議員同時接到通知,12月30日召開議會緊急會議審議脫歐協議。
12月30日上午,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籤署歐英貿易協議,隨後由英國皇家空軍專機送往倫敦,詹森籤署。下午,英國下院三讀以521:73的比率通過,後由上院進行程序性審議通過成為法律。詹森籤署並送交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御準」實行。詹森慶賀道:「英國與歐盟的良好關係由此開啟。」「英國將成為歐盟的友鄰、好友和盟友。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相互交織,同時尊重英國人在自己法律框架下生活的主權意願。」
2021年1月1日,英國由歐盟成員國變為鄰國。歐英未來關係的許多細節還要討論,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但從協議的大致輪廓可以看出,雙方關係的基本框架仍然得以維持。協議既避免了對雙方關係的強烈衝擊,並為以後的關係定下基調。雖然如此,繁瑣的海關程序和報表文書以及檢疫證明,已使部分商品出現短缺。
歐英貿易關係維持現狀,不設關稅和配額限制,是全球雙邊貿易安排中的孤例。歐英海關和邊檢,雙方運輸,陸海空鐵路運輸維持現狀。英國退出自由人員、商品、服務、資本四大流通,但現有在對方的人員不受影響。2021年10月1日前,雙方居民仍可憑身份證往還,之後需要籤證。金融交易基本不變,英國金融業須遵守歐盟規則。英國在諸如環境保護、反氣變、徵收碳稅、社會和勞工條件、稅收與政府補貼透明等方面按照歐盟標準進行生產,即所謂的「公平競爭」。英國繼續參與歐盟科研計劃至2027年,需照常支付相關費用。警察與司法合作需要研究新框架,在情報交換、制止跨境犯罪和反對恐怖主義等重大領域的合作繼續保持。設立「混委會」負責監督執行協議和解決分歧。外界唯一感到的明顯變化是英國在外交和國防領域「完全收回主權」,實際上較前仍無大差異。
歐英年貿易量達6500億英鎊(約萬億美元),分別佔英國進出口的51%和47%。英國服務業高達經濟總量的80%,市場供應離開歐盟是不可想像的。英國金融業已損失7500個工作崗位。脫歐將使英國在未來15年損失4%的經濟產值。在脫歐與新冠疫情的雙重夾擊下,2020年的經濟衰退達14%,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最不堪的國家。歐英雙方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雙方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新型而特殊的關係」。
英國脫歐後,北愛爾蘭與歐盟的關係沒有變化,「更像是歐盟成員」。蘇格蘭表現出強烈的「脫英」意願,執政黨的民族黨提出儘快舉行二次獨立公投的要求。威爾斯民眾毫不掩飾對英國政府的敵意。更具諷刺意味的是詹森首相的父親也要「脫英入歐」。老詹森稱其母和外祖父母均是法國人,他要「歸宗」,正在申請法國護照。
英國因政客的個人算計釀就了脫歐這杯苦酒,結果卻是「將脫未脫」。脫歐這場由政客挾裹民意導演的鬧劇,極有可能是把英國拖垮的一場政治遊戲。
英式民主是西方「民主之母」,美式民主是西方「現代民主燈塔」。通過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選舉,世界人民更加看清了西方民主的真面目。
孫海潮 | 絲路智谷研究院 高級顧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中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曾任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政治處公使銜參贊
文章來源:國際網
原標題:《孫海潮:英國脫歐後衣衫襤褸遍體鱗傷卻仍受歐盟節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