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號,我搬家了,一個字,累。
上次搬家是4月份,後來租的蛋殼的房子,再後來的事你們也都知道了。
在蛋殼剛出事的時候,我和室友就為下一步做打算,把損失降到最小,當然我們的房東也很給力,他給我打過電話,他的口音是東北的,人也在東北,暫時回不來,所以我們可以先在他房子裡住著,哪怕他已經好幾個月沒收到蛋殼的錢了,依然站在我們的角度著想。
一直這樣也不是事,所以我和室友又開始看房了,先在app上根據條件篩選出來,最後選了2套,抽周末去看房,看中了第一套。
房子是兩室一廳,乾淨整潔,距離地鐵站很近,300米距離,唯一不好的就是沒有電梯,而且在六樓,每天爬樓梯會辛苦些。
接下來,就是和房東砍價,只不過砍掉了200元,後來就是和房東提了要添加一些家具,家具添置好後,籤合同,籤合同一周後搬家。
所以,這個周末,我都在收拾東西,搬家,到新的房子裡收拾東西。
我都不好意思說搬家,因為它對我而言不過是一個房子,一個暫時歇腳的地方。畢業以後,短短3年半時間,我已經搬了7次家了,短的時候一個月不到,長的時候一年,每次搬家都是我一個人,一個人打包,一個人收拾,一個人把東西搬下去,一個人把東西搬上來。
每次搬家我都很難過,莫名其妙,我會爆哭,同樣也是莫名其妙,搬家有強烈的漂泊感,當我看到我所有的東西打包好堆成一堆,就像在看我自己。
我每次搬家都會扔掉一些東西,我看著那些東西,我和它們一樣,一直在漂泊,一直都沒有穩定下來,所有的一切都不屬於我,它們從未真正屬於過我,它們對我而言不過是暫時的被使用被擁有,它們隨時都會被我這個主人丟棄,或是沒用了或是沒興趣了或是它們真的成為了垃圾,只有被丟棄被拋棄的宿命。
我也和它們一樣,從來不屬於這個城市,也無法在這裡在當下站穩腳跟紮下根來,我對這個城市而言,不過是一件行李,在自己功能最好用的時候奉獻給它,傾盡青春付出所有後,它來一句:你誰呀。
等我零件老化了,不好用了,或者說有更性價比高的出現了,我就會被它丟棄。宿命如此。
咳咳,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嗎扯遠了,總之,每次搬家的時候心情很複雜,不變的是每次都是難過佔上風,每次搬家,每次打包收拾行李,這件事這項行為,都在一遍遍提醒我:你看你,真的是個漂泊的人啊,看到那隻被風吹到垃圾桶上方的塑膠袋了嗎,你和那隻塑膠袋一樣。
是啊,我和它一樣,我一直都很清楚,每次搬家我都在想,這是第幾次搬家了,這次能住多久,合同不可信,人不可信,到頭來我誰也不信了,我只相信我自己。
這次搬家,我和室友都叫了搬家公司,和搬家師傅,因為兩個女孩子搞不定那麼多東西,很重很多。
搬家師傅幫我把所有東西一趟趟拿下去後,我和他坐在車上,開始閒聊,他說了一句,你搬家就你一個人啊,沒有人幫你嗎。我笑了笑說,嗯,就我一個人。
說完我扭頭看向車窗外面。
搬家這項行為不僅在提醒我,你好漂泊啊,也在提醒我,你是一個人在漂泊啊,你看都沒有人幫你。我也清楚地知道,是我選擇拒絕別人的幫助,我覺得這件事我可以搞得定,花錢找師傅能搞定也算我一個人能搞定。(我和室友是分開叫的搬家公司,所以是我一個人)
搬到新的住的地方的時候,那位師傅已經很累了,今天天氣3-14度,他頭髮都快溼透了,我也主動拿了好幾趟,除了平臺上的錢,我們又在私下進行了本該在平臺上的交易。我問他,平臺會扣多少錢,他說90。
他們這一行的,就是憑一身力氣掙錢。
我看他給我背東西上樓的時候,我想到了兩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我17歲的時候,我高三剛開學,我媽陪我去的學校,我們先是去了宿舍,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天人很多,剛開學,學生家長都來了,高三剛開學,高一高二的還窩在家裡。我腦子抽筋,在家裡收拾了好多準備高三要用的書,一下子收拾了好多,整整裝了大半個化肥袋子,沒錯,我把書裝在原本裝化肥的袋子裡了,那種袋子很結實。
我用來裝書的化肥袋子長這樣(類似):
我想把那個半袋子書扛到我宿舍裡,我從電動車上剛下來,我媽就把那裝滿了書的袋子抗在肩膀上了,她走路,她上樓,她的背彎了氣息有些粗了,手頭肩膀沒有一絲鬆懈,我看到她的關節很明顯地在使力,她另一隻手扶在扶梯邊上的頻率越來越高,她的呼吸也越來越重,往臺階上走的每一步也更堅定了。
也許那一段上樓梯的路程,在她心裡,她肩膀上扛的不是書,而是女兒的高三,女兒的大學,女兒的未來。這樣一想,肩膀上的這半袋子書算什麼呢,前提是抵上這半袋化肥袋子的書可以換一個靠讀書走出去的結局。
第二個場景是我爸的工作,他也是靠力氣掙錢的,我雖然沒有親眼見過他工作的樣子,但我大概能想像得到,也看過那種視頻,就是一建築工人在那裡扛東西抹水泥。
書、水泥都是密度很大的東西,小小一箱子就很很重。
現在,這些很重的東西在那位師傅的肩膀上,他扛的又是什麼呢,也許是他家庭生活下去的支撐,是給孩子給家人更好保障的來源,也許是壓在他身上的各種壓力。
話題扭轉,現在東西已經收拾完了,我給你們看看我的書桌吧,我最喜歡的一角。
剛收拾好的書桌,這篇碎碎念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個桌子上這盞檯燈前這個聲音超級好聽的鍵盤上完成的,今天是第一天剛剛收拾好的樣子,所以很整齊,我特意拍了照mark一下,因為以後會逐漸熵增的,說人話就是會越來越亂。
看到這樣的書桌,我的心情好一些了,工作學習有了動力,比以前更帶勁了,一邊喪裡喪氣的一邊努力向上著。
不管是2020還是2021還是2022 ,繼續努力。
歷史文章
知乎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