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自媒體大號「一條」一口氣在上海三家購物中心開設線下實體店。消息一出,瞬間轟動了國內自媒體圈以及商業地產界。
對購物中心來說,一條絕對是自帶流量的品牌,基於其數千萬級的粉絲量,線下店將為shopping mall 帶來更多的關注與客流。
事實上,走向線下的不只一條。下面,銥星雲商先盤點一下自媒體們開的實體店。
一條
一條(又稱一條視頻)由《外灘畫報》前總編徐滬生創辦於2014年,通過微信公眾號,以每天一條的節奏發布原創短視頻。定位高端,選題內容包括生活(美食、酒店、汽車、小店美物等等)、潮流(女性時尚、男性時尚、美容)、文藝(建築、攝影、藝術等),表現中產階級的某一類生活方式。
一條旗下電商平臺一條生活館(小程序、APP),號稱匯聚2500個優質品牌,10萬件生活良品,每一件都經過嚴格挑選、親身試用。
2018年9月22日,一條在上海同時開出三家實體店,名字也叫一條生活館,分別位於LuOne凱德晶萃廣場、LCM置匯旭輝廣場、仲盛世界商城。創始人說未來計劃要開100家線下店。
一條實體店倡導「日用之美」,定位「新中產生活的標配」,店鋪設計簡潔,產品比較豐富,涵蓋書籍、日用品、文創、美妝、數碼、家電、零食、咖啡區等,也會舉辦一些線下活動。
十點讀書
十點讀書是一個基於微信公眾號的讀書分享自媒體,其雛形是一個微博號,創始人林少和太太在上面推送喜歡的書單、轉載有趣的美文。後來,隨著微信興起,林少創建了十點讀書的微信公眾號,內容形式逐漸多元化。現在的十點讀書早已超脫了內容提供方的概念,而是一個覆蓋文學、電影、時尚、教育的全媒體傳播平臺。全網粉絲量4000多萬。
2018年11月23日,十點讀書在廈門萬象城3樓開設首家實體店:十點書店。全店以成長為主題,以十點圖書和十點課堂為核心,有十點好物(文創)、小十點(兒童區)、十點咖啡等區域。
日食記
日食記是一個從微博上發展起來的美食短視頻自媒體,主理人老刀(名字叫姜軒)原本是電視臺編導,開有自己的影視工作室。目前日食記全網粉絲超過3500萬,集均播放量2000萬,網絡播放量累計超過25億次。
10月22日,日食記首家線下店在上海世茂廣場開始試營業。門店面積 380平,主要分四個部分:1.水吧:基於日食記衝飲類目的零售產品,做咖啡特飲的現制體驗;2.面檔:由線上細分欄目《深夜一碗麵》節目延伸,側重麵食、醬料和餐具的體驗;3.線下零售板塊:自營和優選品牌產品,用於線下引流,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銷售;4. 線下活動空間:用於主題展覽、跨界合作、用戶活動等。
日食記的產品正在進入更廣闊的渠道,線上包括小程序、天貓、京東、唯品會,而冷萃咖啡系列產品已入駐盒馬,除了門店,日食記還在尋找更多線下渠道(計劃以IP授權的方式合作羅森便利店)。
日食記的 COO 陳竹聿曾向媒體透露:店鋪作為內容觸達用戶的橋梁,可以更多維度地展現用戶和日食記嚮往的生活方式。
日日煮
日日煮成立於2012年,也是美食類短視頻自媒體,其內容覆蓋全球74個國家和地區,僅在中國大陸就擁有超過5500萬的活躍粉絲。日日煮創始人朱嘉盈Norma,出生於香港,曾任職銀行,後辭職創辦「日日煮」品牌。
2017年12月21日,日日煮首家品牌生活體驗館於上海K11購物中心開業。店內集合了環境體驗、廚電試用、時令食材嘗鮮、烘焙體驗等服務。同時,沒有銷售員、服務員,只有技能專業的「生活體驗官」。
2018年3月31日,日日煮全球第二家暨華南地區首家線下美食生活體驗館入駐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
全新升級的日日煮廣州美食生活體驗館,以「烹食煮藝」、「生活美學」、「分享社交」為三大核心理念,整體設計融合了具有嶺南特色的「榕樹」概念,主題色調為黃色,把廣東本土文化注入時尚藝術的氛圍中,再加上特色美食料理課程,高品質廚電試用,眾多新鮮有趣的美食活動。
同道大叔
同道大叔是知名星座類自媒體,2014年7月在微博開始發布一系列星座吐槽漫畫而走紅。至今,各平臺粉絲總計超過3000萬人,每天超過300萬人次訪問其微博微信主頁,每天超過30萬人轉發其內容, 是全網華人中最具現象級的女性文化類博主之一,並已開始進入影視、娛樂等行業。
2016年9月,同道大叔打造的第一家網紅線下實體店「同道咖啡館」在上海正大廣場開業,同時搭配有「時尚高顏值輕餐飲+玩趣的空間風格+讓人忍不住剁手的周邊產品購物區+大叔領銜一眾大V+每日店長」的服務。不過由於後期經營不善,該店已倒閉。
除了自營咖啡館,作為知名IP,同道大叔還和不少購物中心合作,通過快閃店、限時展等實體形式,在線下觸達消費者。
如2017年,深圳華強北九方購物中心的撒椒X同道大叔快閃店;
2017年,杭州西湖銀泰城的「同道大叔 POP-UP SHOP」。
2018年5月,同道大叔首家限時單身婚紗店落地北京望京SOHO核心辦公區旁的合生麒麟社。
胡辛束
胡辛束,90後,本名胡娜,曾在創新工場、奧美廣告實習,大學畢業後進入環時互動擔任杜蕾斯新媒體團隊編輯。2015年,借新媒體興起之勢,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胡辛束」,並成為微信公眾號大咖。其微信公眾號發表的文章集結成書出版,成為微信自媒體人中將公眾號內容做成出版物的第一人。
胡辛束在新書分享會現場
2017年12月,胡辛束旗下茶飲品牌杯歡制茶開出第一家實體店。杯歡制茶店位於三裡屯soho底商,面積40㎡,高度3.6m,整個空間以乾淨的灰、溫暖黃為主色調,兩種色彩交替,正如同「悲歡」兩種情緒,意在讓進店之人便能感受到不一樣的心境。有限的區域內包括制茶、販賣、供顧客休憩及飲用等多個功能。
星座不求人
星座不求人是一檔基於全網發行的星座主題系列動畫短片。從2015年7月17日開播以來,已衍生出短視頻、漫畫、動畫片、網劇、話劇、直播、VR、遊戲、電影等眾多內容,其動漫形象」蛋殼寶寶」也成一躍成為全國第四大網紅。
2017年,星座不求人旗下第一家咖啡店在北京王府井APM正式亮相。是北京首家星座主題咖啡店,以漫畫為主題的環境,滿足星座迷的幻想。
國民老嶽父公
國民老嶽父公是微博知名萌寵視頻博主,微博籤約自媒體。創始人養了3隻紅灰黑三色的阿拉斯加,還有兩隻像狗一樣會握手的貓。他們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叫酒鬼一家。
國民老嶽父公的900多萬粉絲,女性佔據了98%。2017年,其在淘寶推出的1萬本寵物手帳6分鐘售罄,由此可見龐大的粉絲數量及消費能力。
2017年末,國民老嶽父公旗下第一家線下店——「撕家寵物俱樂部」在武漢一個社區開業。
近期,撕家寵物俱樂部微博又發布消息稱要開幾家分店。
小野妹子學吐槽
小野妹子學吐槽是新浪熱門微博,有1800多萬粉絲,其發布圖片文字多轉自日文推特,附以無責任吐槽。
2017年5月21日,小野妹子學吐槽主理人與其好友汶鷺的第一家咖啡館在北京朝陽區百子灣後現代城小區底商開業,開業後店鋪主要由後者打理。
papi醬
papi醬,一個自稱「集美貌與才華於一體」的女子,由於一系列搞笑短視頻而走紅網絡,2016年她成立短視頻MCN機構papitube,完成自媒體個人IP向公司化運作的轉變。
今年9月,其公司發布了招牌「時尚火鍋品牌運營」的信息,崗位職責主要是負責papi醬時尚火鍋IP店的品牌體系搭建,包括品牌VI及元素、衍生品等物料。從崗位需求來看,幾乎完全是一家線下火鍋店的招人標準:3年以上餐飲行業工作經驗,有時尚餐飲品牌策劃工作經歷優先考慮……可以猜想,papi醬打算開一家火鍋店,但目前進展如何尚不得而知。
結語
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打通已是大勢所趨。
對傳統品牌來說,或自建電商網站,或進駐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早已完成了走向線上的「自我升華」之路。相比而言,線上的事物,無論電商還是自媒體,「落地」線下反而顯得有點落後了。
比起線下品牌的「觸網」,線上無論是電商還是自媒體在線下開店,總能引發關注與「騷動」,似乎這是一件很新奇或者出乎意料的事。
為什麼會這樣?難道大家認為,線上品牌有一種天然高冷感,從線上走到線下開店,是對傳統實體店的「降維打擊」?
其實不然,自媒體線下開店,有其「難言之隱」。總結起來大概不外乎這麼幾點:
1、流量變現:由於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只要開店就能吸引眼球,引發關注,同時銷售產品增加收入,就像影視明星開店。
2、流量收割:對當下的自媒體來說,隨著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粉絲增長陷入瓶頸,實體店可以幫助其觸達「潛在粉絲」,完成線下拉新。
3、強化品牌:線上畢竟是虛擬,發展得再好,也難免給人一種虛無縹緲不接地氣的感覺。而人終究是一種感官動物,活在實體世界,因此線下實體店一來可以給既有粉絲帶來更好的體驗與服務,使得品牌的概念更加趨於立體化,進一步加強品牌在粉絲心目中的印象,二來有助於自媒體尋找新的增長點與盈利方式。
其實,自媒體開店,就像無論是國外的DW、OFF-WHITE還是國內的三隻松鼠等在線上走紅然後布局線下的品牌,內在邏輯都是一致的。
「在線上創造神話後,他們更迫切地需要回到線下和品牌自身,深度發展很多品牌幾十年才沉澱下來的渠道能力和品牌價值,這些是社交媒體無法賦予的。」
因此,我們相信,接下來還將有更多自媒體走入線下,這對購物中心來說是一種機會。
(來源:銥星雲商 王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