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3日,出「長差」的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抵達中美洲的薩爾瓦多,這是「英捷專案」的最後一個「友邦」,隨後她將再度過境美國,返回臺灣。9天8夜的出訪,在島內媒體看來,臺當局未達成任何預定目標,相反蔡英文還有些灰頭土臉,不僅「出訪就撒錢」,還要疲於應對各種「突發消息」,預期她回程過境舊金山,也將是「臺僑熱情、美國冷淡」的局面。
當地時間12日下午,蔡英文離開瓜地馬拉,抵達「英捷專案」最後一站薩爾瓦多。行程結束後,蔡英文將於當地時間13日下午飛往美國,過境舊金山返回臺灣。這是蔡英文上任7個多月以來第二度出訪,重頭戲表面看是出席尼加拉瓜總統就職典禮,實際還是想趁著「過境」美國之機,與上臺前的川普在紐約碰面,這也是蔡當局去年底宣布出訪時沒說具體過境地點,也不願承認只能在美國定的波士頓、舊金山這兩處地點過境的主要原因。有臺灣媒體說,連出訪經過的地點都無法確認的情形,與當年被小布希總統視為「麻煩製造者」的陳水扁過境美國時無法確定專機降落地點,只得「空中迷航」的難堪差不多。但因為川普團隊表示「不見蔡英文」,蔡英文無法「成功凱歸」,這讓民進黨感覺被「打臉」,在美國過境尋求「外交最大突破與勝利」的算盤落空,無法做「出口轉內銷式」的宣傳。蔡英文過境美國「既沒讓川普團隊開心,也激怒了大陸」,是標準的「兩頭落空」。
島內還有媒體歷數蔡英文的一路尷尬。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蔡英文在瓜地馬拉國會演講後,在留言簿上寫「爭取民主,追求自由」,沒想到危官員還把留言簿翻到前一頁,露出馬英九去年初到訪時寫的「仁聲懋績,造福黎民」。蔡英文入住宏都拉斯飯店時,帳單出現「中國,臺灣省」的字樣。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3日報導,陪同蔡英文出訪的臺「時代力量」「立委」洪慈庸「吃壞肚子」,所以無法參訪瓜地馬拉國會,以及參加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的僑宴。
即使蔡英文過境休斯敦時與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見上一面,也被臺灣學者認為沒什麼價值。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在「中時電子報」撰文說,「英捷專案」表面風光臺下辛酸,這種出訪猶如「一次性」交易,絕非「長治久安」之道。他認為,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無望的情況下,臺灣想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議(FTA)恐怕也是「鏡花水月」。目前臺美仍陷在「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洽談的困境中,蔡英文政府想與美方談進口美國豬肉問題,又怕島內民眾反對,而不談「美豬」,臺美經貿談判就會進退維谷。
陳一新認為,蔡英文中美洲4國之行,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如先遣部隊發現「地主國」從接待、安保到議程安排都出狀況,臺「外交」和「國安」部門分析原因是「失於打點」。即使尼加拉瓜總統奧爾特加這次沒有「爽約」,會面時與蔡英文「稱兄道妹」,但他是不是「有所求或已有所得」都值得後續觀察。
「踏實外交?瓜國(瓜地馬拉)要錢,小英點頭」。《中國時報》13日的報導說,瓜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向蔡英文提出繼續支持「CA-9號公路」第四期工程,蔡英文「很講義氣」地響應,表示願意繼續協助。據報導,臺灣已為前三期工程掏了1億多美元。讓島內隨行媒體錯愕的是,蔡上臺後強調推動「外交不以金援為手段」,而是秉持「踏實外交」「互惠互利」原則,如今卻做出「有求必應」的姿態。消息傳回臺灣,島內各界譁然,認為蔡英文又一次「政策髮夾彎(指政策出現180度的大逆轉)」,因為她再度的違背過去「不搞金援外交」的承諾,而是「出訪就撒錢」。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則回擊說,把CA-9號公路扣上「金援外交」的帽子是外行話,也是「對前線努力的外交人員不公平」。由於瓜地馬拉前總統奧託·佩雷斯·莫利納涉嫌貪汙遭拘捕,所以有瓜地馬拉的記者還很直接提問莫拉萊斯:「對於臺灣相關捐助,是否確保不會轉用在其他用途或被貪官拿走,而是用在人民身上?」
有美國媒體說蔡英文當局還想著「支票簿外交」。《洛杉磯時報》在報導蔡在瓜地馬拉承諾支持該國公路擴建項目時說,臺灣的夥伴大多為指望臺灣提供發展援助的窮國。目前,臺灣依賴21個承認它的國家在聯合國「發聲」,但超過170個國家承認更大且經濟實力更強大的中國大陸。因為沒有拿到尼加拉瓜出訪的行程,隨行媒體記者沒有一人知道蔡英文與尼總統奧爾特加會談的時間,甚至連隨行的臺灣「外長」李大維都是「回頭看電視」才知道。臺灣記者不滿地問:「會面為什麼不讓我們知道?怕奧爾特加向你要錢嗎?」蔡英文對此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