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也是脆弱的器官的一種,它能讓我們聽到世界的美妙。很多媽媽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愛護寶寶的耳朵,擔心一不小心戳破了 寶寶的耳膜就會給寶寶造成一生的影響。
一般來說,寶寶耳朵的耳垢是不需要特殊清理的,因為寶寶說話、進食會讓耳垢自行排出。但是有些寶寶在嬰幼兒餵養的時候咀嚼的動作是比較少的,很多寶寶都是不能將耳道裡的耳垢自行排出的。如果寶寶的耳垢長期不排出,就會影響聽力還會影響到鼓膜的運動,嚴重的話會損害到外耳道皮膚,就會讓寶寶出現聽力下降、耳道異味、流水等情況。
1、洗澡時耳朵進行進水了怎麼辦?
事實上,只要給寶寶洗澡的操作對了,無論是淋浴還是坐浴,洗澡水一般都不會進入耳朵。因為耳朵的外耳二道是一個盲端的系統,洗澡水是沒有半大進入耳道深處去的。
如果家長還是有擔心,可以在孩子的耳部拿一個軟棉球,5分鐘後拿出,這樣如果耳道有水,基本上都會吸乾棉球。
2、千萬別用棉籤!
切記千萬不要用棉籤來給寶寶掏耳朵,這是因為棉籤上的棉花很有可能會掉落在寶寶耳朵裡,這樣反而對寶寶的耳朵健康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重要的是,棉籤把耳垢推到耳朵後面,可能會干擾聽力,刺激整個耳朵,這樣做弊大於利。
這裡除了棉籤之外,寶寶耳朵不建議用硬勺,因為大部分寶寶很難讓父母掏耳朵不動,稍微動一下就可能劃傷耳道,引起急性外耳炎,甚至鼓膜破裂。
Ps:特別需要提醒,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很可能會通過模仿大人掏耳朵的動作,弄傷自己。因此,家長進行一定要注意,不要在寶寶面前掏耳朵。
3. 掏耳朵的正確姿勢
在日常護理中,父母只需用棉球輕輕擦拭寶寶的背部和外耳輪廓。如果寶寶吐奶或者出了很多汗,需要及時擦拭,這也就會減少牛奶和汗液流入耳道的機會。
但如果寶寶的小耳朵已經被充滿了耳垢,一定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生。他們可以通過耳鏡檢查,看到一些我們看不見比較細微隱蔽的東西,而且還會藉助一些醫療器械,比如抽吸法,就是用一個類似小吸塵器一樣的設備吸走耳垢,達到清理耳道的效果。
另外,如果發現寶寶的聽力異常或耳朵有異味、水等,不要自己處理,把寶寶帶去醫院,讓專業醫生檢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