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水玉」、「菩薩石」之美稱,再加上招財、闢邪等寓意,水晶在臨近春節的這段時間裡格外受追捧。相比其他收藏類別,水晶的購買成本較低,收藏更容易入手,它也被一些人視為投資品。
業內人士建議,市民可留意有投資價值的水晶,如水晶球、有包裹體的水晶等,尤其是入門之前先要好「色」。
三類水晶有收藏和投資價值
很多人對天然水晶並不陌生,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是各種水晶手鍊、項鍊,但事實上,這樣的水晶沒有什麼投資價值。
「水晶其實算不上寶石,它只是一種天然的石頭,產量大,更主要是用於時尚的首飾,佩戴性更強。」以珠寶設計、鑑定為特色的廣州南華工貿技工學校的副校長熊英告訴南都記者,市場上的天然水晶主要是國產的,以及從巴西、捷克、奧地利等國進口的,因為做工、質地不同,它們的售價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水晶產地眾多,產量也大,首飾水晶的價格也主要跟品牌機構、設計做工等附加在一起,年輕人更喜歡,收藏的人少,升值空間有限。」
那麼,選擇什麼樣的水晶,才有收藏和投資價值呢?
在廣東省地質研究所珠寶鑑定中心主任項賢彪看來,有三類水晶值得關注。
第一類是天然的水晶球。「當然,也不是隨便買個水晶球就能賺錢的,主要是看你購買的水晶的大小和淨度。」他說,比如最常見的白水晶,如果個兒比較大,直徑在6釐米左右,淨度高,裂隙少,最好一丁點裂隙都沒有,那就可能會升值。而此種天然水晶球,市場價格在10萬元左右。
第二類是有「象形物」的裂隙水晶。項賢彪介紹說,如果水晶裡的裂隙,透過光來看,由於光線的折射、染色等,會在水晶裡形成某種圖案,即看上去像什麼東西,這類裂隙水晶也有價值。他舉例說,自己曾見過一個水晶球體有裂開紋路,但通過光線的巧妙碰撞,裡面竟然呈現出了鳳凰衛視臺標的圖案,賣得很貴,大概十幾二十萬元。在一次展覽會上,他還看到過一個水晶球體裡呈現的圖案像觀音,其開價也在一二十萬元。
第三類是內裡含有包裹體的水晶。這種水晶的晶體沒有雜質,但是會有一些特色包裹體在視覺上呈現出蘊含意境的圖案,從而引來不少人的追捧。
碧璽非水晶 水晶非寶石
除了上述三類水晶,無論是在街邊小店還是在網絡上,不少賣家還喜歡宣傳說碧璽也是水晶裡值得投資的品種。不過,業內人士糾正說,從嚴格定義上來講,碧璽並不是水晶。
「我們也聽說有不專業的商家把一些低檔碧璽和水晶放在一起銷售,說碧璽就是水晶的一種,使得很多人搞不清楚兩者概念,以為碧璽就是一種價格不高的水晶。」熊英說,這種籠統的劃分不準確,碧璽和水晶是兩種不同的礦物,二者的價值也相差很大。
據了解,在珠寶界裡碧璽屬於中高檔寶石,優質的碧璽比鑽石還要稀少,一串成色上好的碧璽價格多在上萬元,而水晶則屬於一般的石材。現在很多商家之所以說「碧璽是水晶的一種」,是因為水晶的知名度要遠遠大於碧璽的原因。
此外,讓消費者容易犯迷糊的還有水晶洞擺件。據記者在一些銷售水晶洞擺件的門店看到,它們的價格多在數百元到數千元,因為水晶洞有「招財聚寶」之寓意,很多人在購買之時還很關心它的升值空間。
「水晶洞,好意頭的成分更多,不名貴。」項賢彪說,水晶洞擺件雖是天然水晶、沒被加工的原石,不過大多數的個頭比較小塊,只能做小首飾。從來源上看,它們很多是從國外大批量進口而來的,產量很大,在交易市場上是按公斤來稱,而寶石界對珠寶稱重多是按克拉、件來計,由此可見,水晶和寶石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水晶洞重在意頭足。
點石成金
投資要重「色」,黃水晶較佳
從顏色上來看,水晶有紫色、茶色、褐色、綠色、黃色等,顏色不同,它們的價值也有差異。因此在投資之前,要先學會「好色」。
紫水晶的量很大,它的價格並不高,百多元一串的手鍊很多。項賢彪介紹說,從顏色上來看,因為天然產出比較少,黃色水晶會比較貴。比如,黃水晶一釐米、一點幾釐米的一串手鍊,價格也要一兩萬元。熊英補充說,綠水晶、紅水晶也比較難得,購買時可留意。
此外,在水晶家族裡,最不容易造假的是發晶。據了解,發晶是水晶的一種,因其中含有一些形態猶如髮絲狀的礦物包裹體而稱為發晶,發晶一般是自然生成,沒有什麼規律,人工作假或是通過高溫炸裂的方法作假是很難出現髮絲。
「發晶受到人們喜歡,主要也是有象形圖案在裡面,當然並非所有人都喜歡,很多也達不到收藏價值。」項賢彪說。
TIPS
各色水晶之寓意
白水晶:鎮宅、闢邪
紫水晶:代表高潔堅貞的愛情,常作為情侶的定情石
紫黃晶:象徵著智能與財富
黃水晶:聚財,屬財富水晶
綠幽靈水晶:別稱「鬼佬財神」,色彩跟美金相似,吸引財富
粉晶:幫助追求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