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急病遇著慢郎中,老和尚當頭棒喝,錢和命誰重要

2021-01-13 酒歌說文

說故事聊傳奇話家長裡短,前嬉笑後怒罵訴兒女情長。有道是:

曲木維直終必彎,養狼當犬看家難。墨染鸕鷀黑不久,粉刷烏鴉白不堅。蜜浸黃蓮終必苦,強摘瓜果不能甜。好事總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民間故事#聽老人家說,古時候我們這裡出了一個讀書人,名叫胡嘉清,寒窗苦讀三十載,也僅僅是個秀才,連個舉人也沒考中。

看著當年的同窗很多人已經當了官發了財,自己還是窮書生,胡嘉清心裡不是滋味,最終放棄了學業,為了生活,改行當了醫生。

上天為人關了一扇門,往往又會開一扇窗。胡嘉清雖然考不到功名,但對醫道卻是頗有慧根,跟著當地有名的一個藥僧學岐黃之術,不到五年功夫,已然深諳醫術,下山懸壺濟世。

胡嘉清出身窮苦,知道百姓看不起病,在鎮上開了一家醫館,前廳幫人診治,後院研磨炮製,窮人看病最多不過五十文,哪怕賠錢也在所不惜。

一時間,胡嘉清名聲大噪,十裡八鄉的百姓都找他看病,把家裡的門檻都踏破了,但因為收費太低,也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胡嘉清最拿手的就是治療癰疽疔癤,別人看不好的疑難雜症,他只用幾文錢的膏藥往往就能治好。但也引起其他同行的不滿,背後說他各種壞話。所以別看他醫術高,有錢人從來不找他看病。

有一天,胡嘉清遇到了一個患者,喉嚨潰爛,別說米水不進,連呼吸都十分困難。

胡嘉清思前想後,換了好幾種方子,不但沒有治好,反而更加嚴重。

看著患者痛苦的表情,胡嘉清急在心裡,所謂「醫者父母心」,比患者還難受。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這天夜裡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到了三更天方才躺下。隱約中看見一位光頭的老和尚,肩上還背著一隻藥葫蘆。

老和尚看見胡嘉清連連搖頭,「哎!這年頭,醫生不是醫生,郎中不像郎中,一心只想著賺錢發財,不顧病人死活。這可如何是好呀!」

說著,老和尚一聲長嘆,不經意間一張藥方掉了出來,隱約寫著:「喉風潰爛,呼吸阻隔……」等字樣。

胡嘉清心裡頓時一驚。想到了自己沒有治好的那個病人,症狀一模一樣。

胡嘉清趕緊撿起房子,喃喃念道:「牛黃、麝香、珍珠、冰片……」越往下看,心裡越是佩服開方之人,確定這方一定有效果。

然而,胡嘉清也暗暗叫苦,這房子雖好,但其中幾味藥材實在價格不菲,病人吃不起,自己也貼補不起呀!

看見胡嘉清猶豫不決的樣子,老和尚急得跺腳,說:「哎!真是急驚風遇到慢郎中!是性命重要,還是錢重要!」

一句驚醒夢中人,胡嘉清突然從夢裡醒來,左右一看,哪裡有什麼老和尚,但看見的方子卻記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

第二天一大早,胡嘉清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拿著銀子到處跑,終於湊齊了藥材,立刻加工做成了膏藥,貼在患者處。

說來也奇怪,這貼膏藥貼了沒過幾天,病者就來登門道謝。

「多謝神醫給我治好病,這膏藥太靈了,才過了一夜就滿口清涼,止痛消腫,嗓子也痛,呼吸也通暢了!」

說完,病者當即跪下來朝胡嘉清叩頭。

第三個頭剛磕完,病者突然喉頭一滾,突然吐出一顆珠子,圓溜溜的綻放著毫光。

胡嘉清定睛一看,明白這東西名叫「雮丹」,乃是難得一見的珍稀寶貝。直言告訴病者,讓他拿去賣個好價錢,一來調養身子,二來改變生活。

沒想到,患者連連搖頭,非要把這顆「雮丹」送給了胡嘉清,並且陳懇說道:「先生為救我,把房子都抵押了,我如果還貪圖這顆東西,豈不是豬狗不如!」

胡嘉清左右為難,最後還是將這顆珠子賣了一千兩金子,不僅贖回了自己的房子,還修建了一座更大的醫館,堅持以前的做法,窮人最多不過五十文,讓更多的窮人看得起病。

從此之後,胡嘉清名氣更大了,大家不光佩服他的醫術,更佩服他淡泊名利,高風亮節的醫德。

關注私信我(酒歌說文),發送文字「民間故事」,即可獲取有趣的民間故事書籍。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寺院被盜,負責審案的是個和尚,一炷香就找出了小偷
    古時,在民間有著兩大教派,一個是道教,一個便是佛教,幾乎壟斷了民眾的信仰。道教屬於是本地教派,而佛教屬於外來教派,在本地開花結果了。此時的兩大教派,幾乎是平分秋色,到處都是道觀和寺院,都建造的富麗堂皇,帶著一種巍然大氣。臨近京城一百裡,有著一處縣城,因為臨近京都,所以經濟極為繁榮,這寺院和道觀也就多了起來。
  • 民間故事:明朝崇禎年間,一個江湖郎中,將一條龍製成了標本
    導讀:昨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了一則明朝人在深山之中,發現巨龍的故事,很多朋友留言表示喜歡。今天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則龍的故事,外加一個關於老虎的故事。事先聲明,筆者所寫的文章,都是根據各種野史雜記,和史料文字所寫,絕非自己憑空虛構,至於事情的真假,還是由各位看官自己決定。
  • 民間故事:吝嗇財主不舍財,老乞丐懷恨在心施報復,終是自食惡果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貪財的老乞丐》,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3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女貞子的傳說
    [民間故事] 女貞子的傳說 得知員外欲將女兒許配給縣令的小舅子林海為妻,錢許氏把頭搖得似撥浪鼓。雖然她還沒見過林海,但對這個「衙內」的品行、劣跡早有耳聞。錢員外陡然驚醒,趕緊向林家發了「小女貞子,福淺命薄,突患急病,一命烏呼」的喪報。事已如此,林海只有暗暗唏噓。 轉眼就是貞子的忌日,芷兒焚香、燒紙十分虔誠,辦妥一切事務已是深夜。芷兒侍侯夫人就寢後,就悄悄溜出後院,從此杳無音信。錢員外夫婦死了愛女本就心力交瘁,對丫鬟出走再也無心追究…… 冬去春來又是清明時節。
  • 民間故事:為讓兒子高興!財主不停地命人燒螞蟻窩,終惹和尚上門
    可高興過後,又把陳財主給難住了,燒螞蟻窩雖然能讓兒子高興,但那畢竟有違天和啊。    漸漸的,方圓附近都沒有螞蟻的身影了,於是陳財主就命人用甜食來養螞蟻。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陳家的家業突然走了下坡路,陳財主也找不到任何的原因,只能整天嘆氣度日。有天,下人來報,門外有一和尚來化緣,且要面見陳財主。  過一會後,下人把和尚領到了陳財主的面前,陳財主看了和尚一眼,就認出了這和尚便是兒子出生那天來化緣的和尚。
  • 老和尚送小和尚下山悟出首七律,句句大白話,千年來卻感動不少人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個廟,廟時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當年躺在母親膝蓋上,聽她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講這個故事時,腦子裡總會出現一個和藹的老和尚和一個調皮的小和尚。那時候我把這對和尚的故事當笑話聽,如今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其實挺溫馨,因為我無意中讀到了一首頗有意思的唐詩。這是一首七律,詩名叫《送童子下山》,作者為唐代高僧金喬覺。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或許還不太熟悉,但提起他的另一個稱號「金地藏」,大家應該就都聽過了,他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金地藏曾在虎爪下救了一個6歲的小男孩,因孩子說不清家住何處、父母是誰,他便將其帶上了山,做了化城寺的一名小和尚。
  • 老和尚斷言:他命犯天煞孤星,刻死雙親。然他功成名就後怒燒寺廟
    故事:老和尚斷言:他命犯天煞孤星,刻死雙親。然他功成名就後怒燒寺廟原名:逆天改命斷刀魂一座寺廟,立於群山之巔,飛鳥難覓,千裡不絕。淨——寺廟內的一間室內,白紙黑墨,一筆而成如行雲流水般的淨字高掛於頂,似在提醒著此乃佛門重地,他人的談吐、動作應文雅,不得過於喧譁。
  • 民間故事:算命先生丁不二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算命風水系列。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手拿羅盤,嘴念陰陽八卦,卜人兇吉運勢,看風水寶地,說到這裡不用我繼續說,你自然聯想到走街串巷的「大師」了吧,又或者說是風水先生,算命先生。
  • 廣欽老和尚:種種磨難和打擊都是幫你修行的福報
    核心提示:廣欽老和尚,近代高僧。1892年生,因入山苦行時山中猛虎皈依調伏而被稱為「伏虎和尚」。7歲時,隨養母素食終身,11歲養父母去世後長期在寺院生活。
  • 不一樣的民間故事:閻王爺雖手握生死簿,決定生死的卻是我們自己
    不過今天堃哥帶來的這個民間故事裡,閻王爺的權力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雖手握生死簿,卻無法決定人的生死。開始。據說,在通往陰曹地府的路上有道鬼門關,鎮守鬼門關的大將軍就是閻王爺。那他在這兒幹嘛呢?其實閻王爺在鬼門關這兒當鎮關大將軍,最是舒坦不過。名為鎮關將軍,身邊總共不過兩個小鬼,既不打仗,更不出徵,唯一的任務就是把來這兒報到的小鬼名字記下來。
  • 民間故事:小夥運氣好撿到錢,大娘:這是買路錢,你敢用?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雜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你撿到過錢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給出肯定的回答。這人生有三大喜事,娶妻、生子和撿金元寶。這撿到錢確實能讓人開心不已,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運氣爆棚,隨隨便便就能撿到錢。沒有一定的緣分和契機,你還真撿不到,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真的是所有錢都能撿嗎?
  • 民間故事:撿頁鬼書,得個咒語,咒誰誰便死,最後卻咒死自己
    民間故事:撿頁鬼書,得個咒語,咒誰誰便死,最後卻咒死自己故事 原名:一頁鬼書,畫地為牢這個故事是小時候聽爺爺講的一本奇書,其中的一小部分改編而成。夜空無星有暗月,小雨紛飛,將一座古老的石板橋淋得溼漉漉的。雨水順著橋墩而下,流在橋下一名正酣睡的乞丐頭上,將他從睡夢中淋醒。「下雨了麼?」
  • 中醫是「慢郎中」 ?這些穴位一分鐘治病
    直接告訴你中醫不是慢郎中。 1、一分鐘止咳
  • 民間故事:老秀才因書法工整,獲閻王邀請
    這是一個關於閻王聘請秀才做文書的民間傳說故事。清朝順治時期,浙江嘉興一個老秀才,年輕時屢試不第,因書法工整,就在家鄉衙門裡討了個抄寫的活,一直做到了六十歲退休在家,老秀才兒女雙全,家境一般,倒是過的去,是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
  • 民間故事:當牛做馬
    1、下凡大青山上的兩位仙翁——青衣和紅衣玩忽職守,命兩個小鬼替自己下凡懲戒世間惡行,不慎奪走了兩條人命。青衣和紅衣擔心被上司追責,騙二鬼說要將他們變成龍,卻使黑手將二鬼打下凡間,變成了兩座山脈。多年以後,二鬼的命門被人陰差陽錯地點破,一飛沖天。青衣和紅衣急了,趕緊下山除掉變成大蛇的二鬼(詳見前一則故事《編外飛仙》)。
  • 志怪故事|三教寺「惡和尚」
    王生走到大殿前,看見一個老和尚和幾個年輕和尚正在念經。他不敢打擾,過了一會兒,等和尚把經念完,便上前討口茶喝。老和尚叫一個小和尚到後院去燒茶,不一會兒,小和尚手託一個朱紅色的託盤,端上一杯「茶」來請他喝。王生渴極了,不幾口便喝了個乾淨。他感到喉嚨燥熱,說不出話來,只能發出「吸,啾」的聲音,不一會兒,便像木偶人一般,不能動彈了。
  • 惟覺老和尚:兩岸沒有過不去的劫波
    老和尚說,博物館在20多年前就開始籌備,中臺山的文物古物都是大眾捐贈來的,海內外、臺灣、香港、世界各地都有,這些文物有錢也買不到,是慢慢捐贈來的。   老和尚說,當時中臺山還在臺北,臺中這邊還是一片荒地。那個時候他就覺得文物很重要,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大家看到的文物包括宗教、藝術、歷史,各方面的都有,因而覺得佛教也應該建一個博物館。
  • 老和尚本該一死,卻被神人託夢,躲過生死劫,因果真實,果報不虛
    有這樣一個故事,故事中的老和尚本該一死,卻因為經常行善,而被聖人託夢,躲過了生死一劫。因果真實不虛,我們應當謹記。圖片來自網絡述和尚果報從前有一位老和尚,他一直在關帝廟清修,他的道行很清高潔美,做善事也非常的精進勇猛。
  • 民間故事:小夥娶妻,親娘攔門,「八字不合」可不可信?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奇談系列。作者聲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你們結婚應該都算過「八字」吧,就算你自己沒算,家裡父母長輩肯定也會找人算一算。其實這已成一種風俗,說白了,只是討個吉利而已。
  • 民間故事:老長工略施小計謀,小長工成了東家的女婿
    周小蓮比張二柱小一歲,她的兩個姐姐都嫁到了城裡,周財主一門心思給三閨女招個上門女婿,等他老了也好有人照應。可周小蓮找女婿的條件很高,不讓她相看,她是死活也不答應。車把式王大叔是周財主家的老長工,周財主的家眷外出,都是他趕著大車接送。時間久了,周小蓮也就跟跟王大叔熟悉了。王大叔也是個明白人,從周小蓮的言談舉止中,他就敢斷定周小蓮喜歡上了張二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