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人說了一句千古名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後半句是啥?很少有人知道。
這句千古名言我想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的,而且是信手拈來,但是後一句是什麼呢?不用想,立即說出來,你能準確的說出來嗎?我想很少有人能夠準確的說出來的,那麼後半句究竟是什麼呢?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句話的原型曾經出現於元代,原話是: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但是真正的出名而得以流傳千古則是因為三國演義。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情投意合,義結金蘭,結為生死兄弟,從此開始了創業的人生。
後世對於他們三人的兄弟情義十分的推崇,於是這句話也流傳了下來。後人評價此言是千古盟誓第一言,可見評價之高。後來這句話就被廣泛的運用,不管是朝廷貴胄,還是民間村夫,都將此言視為盟誓的金句名言。到了現代,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幾乎都可以看到這句話的影子,可是幾乎大部分的人都只記住了前半句,卻不能完整的說出後半句。
漢靈帝光和七年,中國歷史上規模浩大的一次宗教組織形式的農民起義,黃巾起義爆發。皇帝降詔,令各處火速募兵,討賊立功,檄文傳到涿縣,結果就出現了一個英雄——劉備。可能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劉備在察看朝廷檄文的時候偶遇了關羽和張飛二人。
劉備經過精心的謀劃,一步步的取得了關羽和張飛的信任,並且在關鍵時刻透露了自己是漢室宗親的秘密,成功的將兩位猛將收為己用。於是三人在張飛莊園後面的桃園之中焚香告拜天地,義結金蘭。
《三國演義》第一回中這樣寫道: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隨後三人聚集300多人正式開始了創業之路。
因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後半句就是「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皇天指的天神,老天爺,厚土指的是地神。後半句實際是對前半句的一個補充,如果有悖誓言,那麼天神,地神,人神都不會放過你的。不得不說這既是最牛的一句盟誓的名言,也是最狠的一句誓言,說出來既讓人群情激昂,又讓人後背發涼。
現在大家都知道這句千古名言的完整版了嗎?沒記住的,可以再念一遍!(參考文獻:《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