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新聞報導和影視劇在講述家暴行為的時候,大多都是男打女,讓我們認為被家暴的對象往往都是女人,其實並不是,被家暴的也有很多是男人。
據統計,遭受家暴的人有40%都是男性,男性被家暴的比例幾乎與女性持平,當女性遭受家暴通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但是男性往往會選擇忍一時風平浪靜。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個男人」這句話真是男人魔咒,每次你和朋友,親戚抱怨被妻子家暴,或者冷暴力的時候,它總能讓滿腹牢騷的男人繼續隱忍過活。
無數男人為了證明自己是個「男人」,像「男人」一樣活著,卻一直意識不到其實這件事其實是沒有必要證明的。
從結婚到現在已經4年了,兒子也三歲了,回憶以前我們處對象的時候,就覺得她脾氣不好,用我們北方話來說,一有點啥事,總是雞頭白臉的,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結婚後,三天不打兩天早早的,那是家常便飯,如果不理她,她會認為不在乎她了,不愛她了,慢慢的我從以前鴉雀無聲,變成了能言善辯。說不過的時候,一嘴巴子就招呼上,就這樣我們度過了4年,前天大家在一起吃飯,我的父母和她母親都在我家,因為之前有點矛盾,竟然把桌子掀了,我們大吵起來,作為一個男人,我不能和別人說,打掉牙往肚裡咽,在這裡我並不是想要說離婚什麼的,既然選擇就要堅持,真心希望我們年齡在大點了,就都好了。
其實,除了家暴以外,我們遭受更多的是冷暴力。大多數遭遇家庭「冷暴力」的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無人可訴,無處可斷,無法可依。對此,國家心理諮詢師、高級婚姻家庭指導師範莉雲提出了建議:夫妻雙方不願說話,可以採用其他方式交流,比如發個簡訊、寫封郵件,也可以把想與對方說的話寫在紙上;可以從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逐步進行交流;作為受到壓迫的一方要學會讓自己快樂,不斷充實自己,提升自我價值;在生活細節上關心對方等。
容易家暴的特徵
1、容易衝動、魯莽
衝動是魔鬼,但好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這個魔鬼什麼時候會出現,所以對於一個衝動的人,他是極其不確定的,你根本不知道在哪個時刻,他會衝動、魯莽的幹出怎麼樣的事情。所以對於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人,衝動會是他的一個標準,從心態學的角度來看他的暴力行為通常也是在衝動情緒下做出來的,不過他認為的衝動與旁觀者定義的衝動會有很大的區別和差異,這也是導致他暴力行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他的認知裡面,他做出的暴力行為,不叫暴力,他的衝動不叫衝動。
2、容易情緒化,經常性發怒
這是有暴力傾向的最明顯的一個特徵,也是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因為這是一個人具有暴力傾向的前奏,如果一個人經常性出現情緒化的時候,他的暴力表現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就好比先打雷,再下雨,是暴風雨的一個過程一樣。所以如果你發現身邊有人總是情緒化,那麼無論他是什麼性別,從心態學的案例分析來看,大概率上來說,他(她)存在一定的暴力傾向,因為他(她)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情緒化的心態狀態,導致他(她)們極容易出現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