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威力如何?看看這些箭頭,就明白中箭者為何「生不如死」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數千年歷史,每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就是戰爭。中國大地上發生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弓箭絕對是每場戰役都會出現的武器。射藝源遠流長,古有「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從容,也有「萬人齊指處,一雁落寒空」的榮耀,更有「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遐想。

不管是在金戈鐵馬的冷兵器時代,還是在火藥兵器出現之後,弓箭在遠射兵器中一直具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不過要說弓箭有多麼多麼厲害,顯然是有些誇張了。事實上,弓箭在打仗時有很多弱點:例如消耗快、瞄不準、射不死。

一、消耗快。

這個很好理解,箭不同於手中的刀槍劍戟,它們可以一直拿在手中作戰,而箭矢跟子彈一樣,「咻」的一下射出去,就沒了。弓手一般攜帶大約50支箭,已經是滿載狀態,再多就跑不動了。騎兵能攜帶的箭矢較多,一般在75支左右。箭矢射光,弓兵也就沒啥戰鬥力了。

而且就算能多帶箭矢也沒什麼用,拉弓射箭可是個力氣活兒,一名普通士兵連續拉30次就差不多是極限了,如果不休息,再拉手就差不多廢了,有箭都射不出去!

二、瞄不準。

弓箭手屬於遠程作戰,古代弓箭(強弓)有效射程最遠可以達到300餘米,而普通士兵使用的弓箭有效射程也可以達到100米。只不過敵人是會活動,會躲避的,所以古代弓箭手很多時候都不用瞄,瞄了也射不準。實戰中,弓箭手都是在遠距離開火,使用「拋射」的技法殺傷敵軍,根本無需瞄準,朝著一個大概區域覆蓋射擊就可以了,射到什麼算什麼。

三、射不死。

據相關數據顯示,一個普通士兵射出的弓箭速度可以達到每秒40米的狀態,這個概念其實是很可怕的,近距離殺傷力極大。但是如果要射擊100米開外的物體,在經過長距離消耗動能後,其實速度已經很小了,所謂「強弩之末,不能入魯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而且古代戰場上的盔甲盾牌,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箭矢的威力。

弓和弩是兩碼事,弓的射程、殺傷力完全依仗射手的臂力,因此射程有限。而弩多依仗機械之力,因此古代一些大型弩箭的射程要遠得多,可達500米以上,殺傷力驚人。如戰國的連弩車、秦弩、漢代的大黃弩、唐朝的伏遠弩、擘張弩等等。弓既然有這麼多的缺點,為何古代戰場上,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把它作為第一選擇?

一、打擊範圍大。

遠程武器最大的特點就是打擊面大,弓箭手往往結成方陣,揮手間就是一片箭雨,稍稍調整角度就可以覆蓋全場。另外如山地伏擊戰、城市攻防戰等,只能通過弓箭、擂石這樣的兵器來殺傷敵人,要是沒有箭,這仗還真不知道該怎麼打。而且古代戰爭多是這樣的作戰。讓戰士們在曠野上擺好陣勢捉對廝殺,是最下等的戰法。

二、致死率極高。

不是射不死嗎,怎麼又致死率極高了?遠距離情況下,弓箭確實射不死人,但是弓箭極易給人帶來創傷。戰場上不是人人都有盔甲,另外就算再好的盔甲也不可能把人體全部包圍起來,總有露在外面的部分,而且戰場上那麼多人,射不中這一個,說不定就射中另一個,只要被射中,肯定疼痛難忍,無法繼續作戰。為何這麼肯定?看看上圖這些箭頭就知道了。

帶彎的、帶刺的、帶稜的、帶刃的、帶十字錐的、帶放血槽的等等,只要被射中就是重傷,血流不止,想把箭頭拔出來,連皮帶肉就是一大塊。而且為了增加殺傷力,古人還會在箭頭上「加料」,比如裝個倒鉤、淬毒等等,最常見的就是塗抹「金汁」(大便汁)。以古代的醫療水平,沒有消毒液、沒有青黴素、抗生藥,傷口往往迅速感染潰爛,實在是歹毒至極。

古代治療箭創,難度不低於現代的大型外科手術,因此很多古代名將在中箭後無法痊癒,最終死於箭傷復發,如養由基、老黃忠、太史慈等等。所以,「弓響人滅」、「武藝一十八般,唯有弓矢第一」的俗話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參考資料:《中國古代兵器圖說》、《考工記》等)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慶餘年》中為何慶帝執著於練箭?燕小乙的回答很真實
    大家好這裡是娛樂小尖尖,慶餘年這部電視劇我想就不用多說了,一直是非常受觀眾們歡迎的,首先就是他的劇情結構這些都很新穎,而且在裡面也隱藏著很多的疑點讓我們去討論。今天我們就來講講為什麼慶帝要執著於射箭呢?他不是最強大宗師麼?在劇中燕小乙的答案很真實!
  • 中國和英國弓箭的區別是?英國古代弓箭是長弓,而中國是短弓?
    【弓箭威力】決定弓箭威力的條件很多,僅看弓箭本身,基本有這麼幾個條件:弓的拉力,弓的機械效率,弓的穩定性,箭矢的重量,箭鏃的材料,箭鏃的形狀,以及拉距。現在說弓箭的拉力一般用磅(1磅=0.45千克),磅是英制單位,為毛用它,自然有一段曲折的歷史文化原因~不多說了。在古代中國用「鬥」、「石」(dan)來計量弓的拉力,不過通常只用石來描述。
  • 三大斷魂古箭:一種破盔甲穿馬頭,一種斷血脈鉤住肉,一盞茶準死
    古代的弓箭大家都知道,古代弓箭有多厲害,大概有許多人不知道。弓箭的殺傷力弓和箭的配合,弓要有一定的彈力,才能保證箭射的遠,箭要有獨特的設計,才能保證其殺傷力。古代的弓是有等級的,一般以「石」為單位,「石」指的是拉力,也可理解為彈力,因為拉力和彈力是一對反作用力,可以劃等號。
  • 《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
    《山海經》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作為古時代的著作,山海經衝中包含了各領域的豐富信息。其中關於遠古時代的大戰,以及這些戰爭中使用的兵器,也有很多記載。后羿射日是用弓箭才能抵抗威力巨大的太陽神嗎?
  • 大宋將軍何灌:敵軍以為他徒有虛名,再一看卻是箭無虛發
    在古詩和古文中,有很多描寫騎射技術高超的句子,比如盧綸的《塞下曲》中寫過"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意思是士兵早上去尋找昨晚將軍射的白羽箭,卻發現箭頭早已深深地插入巨大的石塊中,由此可見將軍射箭技術的高超。這首詩是取材於"飛將軍"李廣的事跡,在歷史記載中,李廣是一位家喻戶曉的射箭高手。今天要講的人物,是一位大宋的將軍,他就是神射手——何灌。
  • 以百度為準 從《慶餘年》中的燕小乙看百度對弓箭手的解釋
    該劇中李子峰飾演的九品箭士燕小乙,多次以一己之力威脅範閒性命,雖顯愚忠但不難看出在冷兵器時代燕小乙手中的弓箭無疑就是一把「狙擊槍」。在百度百科上介紹弓箭出現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由於冶煉、材料和設計工藝的發展弓箭逐漸成為冷兵器時代最可怕的致命武器。
  • 「命帶弓箭」怎麼判定和化解方法
    四、如何判斷某人是否命帶弓箭?判斷某人是否命帶弓箭,命理學上是有口訣的,只是這個口訣一般人看不懂,只有命理師才能明了,給出這個口訣,看看朋友們能否明了:酉、戌、辰時春不旺;未、卯、子時夏中亡;寅、午、丑時秋並忌;冬季亥、申、巳為殃;一箭傷人三歲死;二箭須教六歲亡;三箭九歲兒難活;四箭十二歲身亡。
  • 中國古代十大名弓 每張弓都牛氣哄哄 最牛的傳說曾射落九個太陽
    按照弓箭之第一人為揮;考工記云:古傳黃帝臣揮作弓,荀子則稱倕作弓,而山海經則謂少皞生般,是始為弓。按年代考之,當以揮為創造者,而般倕大概亦古之弓人也。在當時弓箭之用,誠十百倍於其他兵器,非但力勁及遠,擅是術者,精研而熟嫻之,穿楊貫蝨,百步射人,萬無一失,較之現代之火器,無多讓焉,故十八般武藝,以弓弩始而以白打終,其重視之也宜矣。
  • 《FGO》兵器圖鑑(7):被神祝福的弓箭——天穹之弓
    雖然FGO弓兵非常多,但是好好使用弓箭的卻是少之又少,今天介紹的兵器是阿塔蘭忒的武器——天穹之弓。天穹之弓,外語名稱:Tauropolos,黑色的弓柄以及金色紋路鑲嵌,和阿塔自身的配色有些相似,是一把被神祝福過的弓,只需要射出一箭就能召喚出無數支箭從天而降。
  • 古代打仗,守城士兵的箭用完了怎麼辦?別慫,古人套路多著呢
    中國古代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期間戰亂頻發,王朝更迭頻繁,使得百姓對於戰亂都早已習慣,但是他們身處亂世的時間也只佔據了歷史長河中的一部分,而且一個王朝的延續至少都有數百年,那些被國家庇護的百姓不會遭到過多的苦難。而在戰爭中,對敵的雙方除了士兵人數的比拼之外,還有在武器上的比拼。
  • 摺紙一把好玩的弓箭圖紙教程,能射箭但不會傷人是孩子理想的玩具
    大家好,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一把好玩的弓箭。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射鵰英雄傳》,這部電視劇在當時非常火,也非常好看,郭靖帶給大家的憨厚形象至今深入人心。特別是郭靖射鵰的鏡頭更是讓人至今難忘,小編再次觀看了這部電視劇,看完後竟然喜歡上弓箭了,於是就折了一把弓箭,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神弓配英雄,古代名人都用什麼樣的弓箭?
    我國古代是冷兵器時代,弓箭是古代戰爭我國古代是冷兵器時代,弓箭是古代戰爭的遠程武器,射程遠,威力自然不用多說,一直是古代戰場必不可少的武器,數千年來也出現很多很多的神弓,一路劈荊斬棘,所向無敵,建立了千功偉業,小編就給閒扯下有哪些神弓
  • 煙臺故事:門前掛弓箭 家中喜添丁
    紅色的弓弦紅色的弓,中間綁旗杆,旗杆兩邊各兩支箭,再綁上大蔥、桃枝、梨枝、竹枝和柏木枝,斜插在街門前,下懸四角帶花飾、綴著五組十錢的紅布簾,紅布簾上或者寫「狀元及第」,或者寫「長命百歲」;或者沒有箭,同樣四角帶花飾、綴著五組十錢的紅布簾上貼著「喜」字,現在看到這樣的東西,可能沒有幾個人能知道是什麼了。
  • 慶帝為何會怕槍?燕小乙的弓箭能射穿大樹,豈不是更厲害?
    書中燕小乙的弓箭射穿大樹慶帝都不害怕,為何會害怕槍呢? 葉輕眉用大狙殺死了慶帝的兩個伯伯,幫助慶帝的父親成功的登上了帝位,讓年少時候的慶帝成了太子。慶帝登基後不可能不忌憚葉輕眉的武器,因此也足以證明慶帝心中的恐懼。
  • 將軍身中數箭幾乎喪命,皇帝派人把將軍塞入牛肚,卻成功救回一命
    而在古代,少數民族因為政權林立,派系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有戰爭就會有傷亡。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是少數民族中的一個大將軍,他生性十分的勇猛,好戰,但是被牛救回一命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呢?要知道,在古代,這可是一個冷兵器稱霸的時代,尤其是弓箭。在那時候傷害是很嚴重的,因為弓箭的衝擊力很強,再加上箭頭上設計的倒刺,如果一旦射中就會給人的身體,就會帶來巨大的創傷。
  • 三國演義中,郭淮為什麼會死在自己的箭下?真正的歷史是這樣嗎?
    有沒有人說,演義裡的郭淮是被自己箭中身亡的?為什麼他會被自己的箭射死?他在真正的歷史中是怎麼死的呢?演講中第一百零九回,姜維派人拿金、銀珠寶,交待羌王迷,令其起兵五萬,與姜維同歸於盡,瓜分曹魏。魏左將軍郭淮得悉後,向洛陽司馬師求援。於是司馬師派他的弟弟司馬昭和猛將徐質前來營救。徐質的確厲害,名不虛傳,掌中大斧,戰不數合,敗廖化與化張翼二人,並殺敗蜀兵。
  • 古代弓箭手戰鬥力怎麼樣?看他們拉的弓就知道了,個個是肌肉猛男
    導語:古代弓箭手戰鬥力怎麼樣?看他們拉的弓就知道了,個個是肌肉猛男戰爭一般是多兵種協同作戰,古代也不例外,古代的兵種數目雖然沒有如今的豐富,但兵種也不在少數。古代軍隊除了戰場上行動如風的騎兵外,還有槍兵、刀盾兵之類的近戰兵種,以及遠程兵種弓箭手。
  • 獵人是如何拯救象群的?
    箭王的隱私唐朝的時候曾設安南都護府來管理現在的越南一代。當地人多以漁獵為生,很多地方還沒有完全開化,處於半原始狀態,因此經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從那裡傳到內地來。相傳獵人阿離是安南一個部落裡最好的獵手,他精通祖傳的射獵方法。阿離把箭頭塗抹上一種名叫見血封喉的劇毒樹汁,無論他的箭射中什麼樣的獵物,都會應聲倒地而死,哪怕是一頭髮狂的犀牛!
  • 放陰箭,殺仇家
    一箭三歲死,二箭六歲亡,三箭九歲夭,這指的是真箭,一四七十月逢酉未寅亥時為一箭;二五八十一月戌卯午申時為兩箭;三、六、九、十二逢子醜辰巳為三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