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梁柳紅
各位媽媽們注意了,你們家寶寶是不是也喜歡到遊樂場中的這種「沙池」玩呢?
圖片來源:醫院提供
相比真沙子,這些白色的塑料小珠子顯得乾淨多了。
不過,就這些既乾淨又招小朋友喜歡的小珠子卻隱藏著安全隱患。前幾天,富陽的一位寶媽就剛遭遇了一場驚魂。
徐女士有個4歲的女兒,上幼兒園小班,每次去超市都非去白色的「沙池」玩不可。那天,她跟往常一樣,在「沙池」裡撒歡,一會兒打滾,一會兒假裝遊泳,玩得那叫一個盡興。
那天晚上洗澡的時候,問題來了,小朋友的耳朵裡掉出一顆白色小珠子,徐女士頓時一陣驚慌,打開手機的手電又照了照孩子的耳朵,裡面竟然還有。她先試圖自己用掏耳勺取出來,但幾次都沒有成功。所幸,小朋友沒感到不舒服,當晚也就先作罷。
可等第二天一早起來,小朋友已感到有些不適,徐女士趕緊帶孩子到富陽一院耳鼻喉科門診就診。接診的汪普醫生試圖通過衝洗和吸引的方法將小珠子取出,但因為小朋友不同哭鬧掙扎,極不配合,所以只能住院,在麻醉狀態下做手術取出。
入院當天,就做好了一系列術前準備工作,靜脈麻醉下視頻耳內鏡下右耳內異物取出術在入院第二天上午進行,所幸一切順利。
圖片來源:醫院提供
「以後再也不讓孩子去這種『沙池』玩了,我們大人被嚇得不輕,孩子麼也遭罪。」徐女士懊悔不已。
汪普醫生說,白色小珠子是一種圓形顆粒,在玩耍時容易掉入耳道、口鼻腔內。如果誤入耳朵最深處,損傷鼓膜,可能引起中耳炎、鼓膜感染等併發症。兒童正是對外界事物最好奇的年紀,他們喜歡往耳朵、口鼻腔內塞東西。因此,對低齡段兒童來說,這種沙池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如果小朋友非去這種「沙池」玩不可的話,切記別讓寶貝離開你的視線,最好全程陪同玩耍,更不要拋灑『沙池』裡的這些小珠子,以免誤入孩子的耳、鼻、口內而發生危險。
當然,萬一不小心有異物進入孩子的耳朵,請家長不要胡亂去陶,可以嘗試將耳朵朝下,稍微晃動頭部,直接掉落出來最好。如果不行,要立馬就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