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2021-01-08 楚汐思讀繪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一提起西方神話,第一反應就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畢竟西方藝術史上,以此為創作靈感的繪畫、雕塑等藝術品數不勝數,而與此相關的文學作品更是不勝枚舉。不誇張的說,不了解一點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的話,那麼西方藝術史上有很大一部分作品,我們都只能看個熱鬧,卻不知其所以然。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藝術和文學以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作為創作源泉,而後又因著藝術品和文學作品的聞名於世,再次帶動了希臘羅馬神話的流行和眾所周知。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

比如系列美劇《權利的遊戲》,改編自馬丁大叔的神作《冰與火之歌》,光是看這個名字,便不難聯想到其北歐神話的影子;又比如託爺大名鼎鼎的《指環王》系列,以及 J.K.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裡面的精靈和矮人,也都是脫胎於北歐神話;更不用說漫威系列裡的《雷神》,更是立體影視化了北歐神話裡最有名的三大主神:眾神之王奧丁、雷神索爾,以及火與惡之神洛基。

關於這些種種,冰與火的由來,精靈和矮人的誕生,三大主神的形象設定,乃至於整個北歐神話的體系,對創世和自然現象的解釋,神話故事裡的文學意象,以及諸神黃昏中的悲劇宿命等等,都可以在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裡讀到。

是的,你沒看錯,我們的大文學評論家茅盾先生,同時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是第一個在中國譯介神話故事的翻譯家,早在 1930 年就以方璧的筆名編譯出版了《北歐神話 ABC》,而今的再版除了對早期譯名的一些修正,更有著名插畫師王浣繪製的北歐諸神插畫,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神話之境對我們造成的視覺衝擊力。

接下來我將從創天地萬象,創精靈仙子,創矮人侏儒等角度,帶大家初探一下北歐神話的四大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感受一下北歐多神系統中別具特色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一、冰與火碰撞下的創世說:代表善勢力的諸神 vs. 惡勢力的巨人們

所謂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地那維亞人,或所謂北歐人的原始信仰及自然觀察,而英雄傳說也包括在內。

北歐的原始初民,在他們最初審視自然現象並索解的時候,看到兩種截然相反的現象:一邊是巨偉粗樸的山川、慘澹的太陽光、暴怒無常的海面,雪堆似的驚濤巨浪撞擊著高聳的山崖和極圈內的冰山;另一邊則是短促又美好的夏日,藍天碧海下,萬物瘋長。

這樣的自然環境裡,冰島初民在冰天雪地中漁獵所遭受到的危險,漫長的寒冬裡不得不忍受的痛苦,讓他們直接將寒冰與霜雪視為自己不得不與之抗爭的惡勢力;與此同時,另一面的熱與光明則是善勢力的象徵。

正是在這樣左手寒冷,右手溫暖的強烈對照下,原始的冰島人設想出了冰與火碰撞下的北歐創世神話,對應著宇宙間代表善勢力的神,與惡勢力的巨人們之間的鬥爭。這便是北歐神話的主要骨骼架構。

網圖|北歐神話始於冰與火的碰撞

和我們的盤古開天闢地的創世神話類似,北歐的原始初民也以為最初是沒有天地河海,也沒有空氣,一切都被黑暗包圍著,不過卻有股不知從何而來的「萬物之主宰」的力量存在著。他們認為在廣漠的太空中央,有一個極大的無底鴻洞,被永在的微光包圍著。

鴻溝的北邊,是霧與黑暗之國尼福爾海姆,南邊則是真火之國穆斯貝爾海姆,有火焰巨人蘇爾特爾鎮守於此。火焰巨人經常用他那把冒火星的大刀不斷砍擊著滾到鴻溝裡的冰山,致使冰山受熱而融化。

久而久之,因為冷熱的不斷交融,誕生了冰雪巨人伊米爾,和名為奧德姆拉的大母牛。伊米爾以母牛的乳汁為食,而母牛則以粗舌舔舐冰上的鹽,久而久之,冰山漸消,祖神布利橫空出世了。

網圖|《奧德姆拉與布利》冰島,18世紀

緊接而來的是第一場神與巨人之間的戰鬥,冰霜巨人伊米爾被諸神殺死。

他的肉身成了大地,被放在無底鴻溝的正中心,他的眉毛成了大地與太空無垠之間的界牆,他的血和汗匯成了海洋,骨頭造成了山,牙齒成了崖石,頭髮成了樹木百草。最後,諸神還將他的顱骨巧妙地懸於地與海之上,視為天體,而他的腦子則被改造成雲。

於是,宇宙的最初就這樣以戰敗的冰霜巨人伊米爾為材料塑造而成。

天地創造出來後,下一步便是如何對天地進行裝飾了,這就和我們買房後裝修一樣樣的道理。諸神從穆斯貝爾海姆取火,布滿天穹,便是群星閃耀時;再利用最大的火塊造出日月,用金車載著。

因著北歐初民骨子裡的信仰 — 總有惡勢力想要和善勢力作對,所以又設想出了可怕的天狼總是要追逐著太陽和月亮,總想找機會將他們一口吞下去,讓世界復歸黑暗。有時候,天狼們幾乎追上了太陽和月亮,於是就有了日蝕和月蝕。這種情況下,人們就要吹號打鼓,以求嚇跑天狼。這一段故事,和我們中國神話裡天狗食日,又是何其的相似。

當然,創世的神話說僅僅是個開始,更多和自然現象相關的神話故事,比如春夏秋冬四女神、稼穡之神、森林之神、海洋諸神、火神等等,在本書裡均有各自的故事篇章,也是各有精彩。這裡就不多贅述了,留待大家自行閱讀吧。

二、同族不同命的半神誕生記:精靈仙子 vs. 矮人侏儒

前面提到諸神將戰死的冰霜巨人伊米爾的肉身填放在無敵鴻溝的正中心,一段時間後,生長出了一大群蛆蟲,諸神本著不浪費材料的原則,給了他們形狀及超人的智慧。

其中那些從伊米爾屍身受光面而生的蛆蟲,膚白貌美,性格也溫和,諸神稱之為精靈或者仙子,讓他們住在空中的精靈王國(阿爾弗海姆)。溫柔善良的精靈仙子們可以隨意飛來飛去,與花草鳥雀盡情嬉戲玩耍,可算是一切最美好事物和光明的象徵。

網圖|精靈王子

而那些生於伊米爾背光面的蛆蟲,則被稱為矮人或侏儒。他們天生怕陽光,還長得黑醜,性格也很狡詐,自然也就不招諸神待見,所以被逐而居於地下的侏儒之國(斯瓦塔爾法海姆),不許在白天來到地面,否則就會化成石頭。

不得不說,雖然矮人和精靈均屬於半神,但卻生來同族不同命。長相與性格的差異,直接導致了一個可以生活在仙境般的精靈王國,每天無所事事,閒來就隨便逛逛花園,蒔花弄草,但求自在無欲;而一個卻不得不憋屈在暗無天日的地下侏儒國,時刻想著如何利用地底資源,挖掘寶藏,製造武器和首飾等,以求能被諸神高看一眼。不過也正因此,矮人們製造出了大名鼎鼎的雷神錘,希芙的金髮,奧丁的長矛,魔法寶船等等。

這樣看來,貌似矮人們雖生來不佔優勢,卻也多了奮鬥的動力。不過最有意思的是,矮人們能工巧匠的形象貌似只在北歐神話裡出現,並不見於更早的其他神話體系裡。但自從北歐神話對矮人們的這一新設定出現後,卻沿襲至今,其背後也間接映射出北歐先民不管是面對如何糟糕的境地,人為也好,自然也罷,內心裡總是存有不服輸的個性,總要與這殘酷的生存狀態拼搏一番才好。

寫在最後

北歐神話的多神系統,大抵離不開這四大種族體系:代表善勢力的諸神、邪惡的巨人們、半神精靈仙子與矮人侏儒。而圍繞著他們之間的各種神話故事更是精彩絕倫,比如說諸神與巨人一次次的鬥智鬥勇,諸神對矮人侏儒的百般利用,巨人矮人又皆對女神懷有愛慕追求之心等等…… 這樣的故事都搜集在茅盾先生的這本《北歐神話》裡,共有 22 章。這部分是屬於神話系列。

本書目錄

此外,還有最後一章則是關於一連串的英雄敘事詩,講述伏爾松格家族最有名的首領西古爾德的故事,這部分屬於傳說系列,可說是北歐的「史詩」。嗯,不妨理解為希臘羅馬神話裡的《伊利亞特》。

茅盾先生在本書例言裡曾寫道,他搜集編譯本書的目的是出於文學性,所以更側重於對北歐神話的記述,而不是解釋。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因著熱播影視劇的影響,或是出於其他原因而開始對北歐神話有興趣的話,那我會建議你讀一讀這本書。

·End·

相關焦點

  • 你知道雷神,你知道奧丁,但你了解真正的北歐神話嗎?
    相信你肯定在電影或者各種途徑中知道雷神託爾、奧丁、洛基等角色,但大部分人卻不了解真正的北歐神話,在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雷神託爾就是哪個漫威宇宙中有點傻但戰鬥力卻爆棚的復仇者成員之一,印象中雷神託爾與奧丁是父子關係,但在原作北歐神話中卻沒有明確的信息表明二人是父子關係。
  •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下)
    華納神族瓦尼爾所居住的領域叫華納海姆,天地之間萬物的生養繁殖、海洋和風,都歸瓦尼爾神族控制,該神族通曉許多連奧丁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日神弗雷與美神弗蕾亞屬於該神族。這一層中還有一種名叫精靈的生物,他們是伊米爾屍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雖然不具神性,但仍然擁有很大的法力。光明精靈住的地方叫亞爾夫海姆,即精靈之國,是日神弗雷的領地。
  • 《北歐神話》:從冰與火之歌到諸神的黃昏 悲壯史詩的生命意志
    所以,茅盾先生曾經寫了一本一直被忽視的書叫《北歐神話ABC》,如今再版叫《北歐神話》,講的就是人類曾經被遺失的這部分珍寶,也是這個世界曾經的另一種可能。 北歐神話,是指古斯堪地那維亞人或北歐人的原始信仰,而他們的英雄傳說也包括在內。北歐神話最早且最重要的傳述者和填補者應該都是古詩人,內容有些像我國西藏和蒙古那種吟唱的史詩。
  • 北歐神話4——世界之樹伊格德拉修
    提及北歐神話,有所了解的人幾乎都會說出幾個特殊的名詞,諸神黃昏,世界之樹,瓦爾哈拉等等。其中的世界之樹和瓦爾哈拉更是直接和北歐神話的核心人物奧丁相關,這次,我們就從這兩個概念入手,更進一步了解這位北歐的眾神之王。
  • 北歐神話女孩精靈名字,美麗又可愛!
    想要了解歐美,必然會通過北歐神話與聖經來了解,兩者都是神系,北歐神話是史詩,聖經是教典。其北歐神話是一個多神系統,基本是四個體系為巨人、神、精靈以及侏儒,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北歐神話女孩精靈名字,看看你喜歡哪一個精靈的名字,何不給自己挑選一個。
  • 中美和北歐都有神樹傳說?將三地的神話連起來,竟是一個完整故事
    當人們交叉研究中國神話和西方神話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結論:中西方神話傳說之中有太多太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在中國古籍典籍《山海經》中曾經有過大洪水的記載,是大禹挺身而出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之後便鑄成九鼎設立九州安定天下。而基督教《聖經》之中也有大洪水的記載,只是在《聖經》中拯救人類的是諾亞方舟。
  •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上)
    諸神的傳說(北歐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北歐神話》《北歐眾神》《極簡世界神話》北歐神話是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獨有的神話體系,形成時間晚於世界上其它幾大神話,口頭傳播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1-2世紀,先是在芬蘭、挪威、丹麥、瑞典等地流行,7世紀左右隨著一批北上的移民傳至冰島等地。
  • 北歐精靈與水晶的秘密(一)
    北歐神話記載:大神奧丁殺死巨人伊米爾之後,精靈從巨人屍體上誕生,並吸收巨人的精華,成為有靈性的生物,其中屍體向光一面誕生的是精靈或稱光明精靈,背光一面誕生的則是黑暗精靈。光明精靈們通體發亮,光明耀眼,長得非常美麗。他們通常性情溫良,開朗熱情,能和樹木花草、遊魚飛鳥彼此溝通,因此眾神就把他們作為神的朋友。
  • 北歐神話中「帶來不幸的三兄弟」
    芬裡爾,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魔獸,巨大的狼形怪物,傳說當他張開嘴時,芬裡爾上下顎可以頂住天地。他因性格兇暴而被矮人族囚困,直到終末戰時才脫困,並吞下了太陽和主神奧丁。破壞及災難之神洛基和女巨人安格爾伯達一共生了三個可怕的子女--死亡女神和冥界女王赫爾,塵世巨蟒約爾曼岡德(又名中庭之蛇耶夢加得),以及巨狼芬裡爾。由於生性兇殘,被天神用託爾鍛冶了九天九夜的一根鐵鏈拴住,但芬裡爾很輕鬆就掙斷了鐵鏈。
  • 《北歐神話》:強娶,造字,自刺9天9夜,奧丁原來你是這樣的神
    希臘神話中,宙斯不會死;中國神話中,女媧也不會死。神靈不死,是多少民族的信仰。可北歐神話不是這樣:神偉大,但不是萬能的,不是永生的,有生必有死。《北歐神話》的出世,比希臘神話晚了近一千年;國人了解北歐神話,則是通過上世紀二十年代茅盾先生的譯著和整理。不錯,是寫《子夜》和《林家鋪子》的茅盾,原名沈德鴻,《北歐神話》出版時,他用的筆名是「方璧」。
  • 北歐神話中精靈和矮人本是同源,為何待遇如此大?
    文|小井有話說說起矮人族和精靈族,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兩個不同的種族,矮人是能工巧匠的象徵,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他們製造不出來的東西,而精靈卻是生命和光明的象徵,是大自然生命力的體現。正因為如此,人們都認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種族。
  • 解析《冰雪奇緣2》電影中,融合的北歐神話和希臘哲學
    《冰雪奇緣2》以全新的方式擴展了北歐的神話故事,這部電影不僅探索了艾莎和安娜這對姐妹的故事,也講述了這姐妹倆是如何融入阿倫黛爾更廣闊的世界,了解她們父母的真相,並解開魔法本身的秘密。在電影主題方面,《冰雪奇緣2》融合了不同的北歐神話和希臘哲學。
  • 水晶城的北歐精靈
    精靈族的起源在北歐神話中是這樣的:大神奧丁殺死巨人伊米爾之後,精靈從巨人屍體上誕生,並吸收巨人的精華,成為有靈性的生物,其中屍體向光一面誕生的是精靈或稱光明精靈
  • 北歐神話十大高手排名,奧丁僅僅第九,託爾未入前三
    北歐神話是世界重要神話體系之一,與希臘神話一樣對魔幻文學提供了無數素材,風靡天下的魔幻史詩《魔戒》中北歐神話元素比比皆是,美漫中也有奧丁、雷神等取材於北歐神話的角色。
  • 編織神話:納粹如何扭曲北歐歷史
    比如北歐人,正是因為他們在霧靄和森林中對光的渴望,才使得他們成為真正的「Lichtmenschen」(光之人,也在尋找光明)。 他們可以用太陽輪或萬字符來確認自己的身份,用太陽的力量的品質,思想的深度,內在的純生命力和產生強大生命力的血統來標榜自己。這一切的神話和文化起源,都要追溯到古代北歐民族和那裡的自然環境。
  • 無處不在的符文,北歐大神奧丁留給玩家的祝福
    他將符文全部提取出來在論壇上和其他網友討論翻譯,發現符文是北歐的著名詩歌"天主之言(Hávamál - sayings of the high one)",一系列致敬北歐大神奧丁的短詩。詩歌意為:"母牛須死、親人須死,自己也因此必死。但我知一事永不死亡,每個死者的審判"。
  • 看懂《雷神3》必須要補的北歐神話!
    眾神與巨人將在末日大戰中同歸於盡。神話裡,奧丁(Odin)、索爾(Thor)、弗雷(Freyr)、海姆達爾(Heimdallr)、洛基(Loki)、火巨人(Muspel)、霜巨人等諸神和巨人都葬身於這場災難。
  • 言之遊理:從希臘到北歐 戰神奎爺的浴火重生之路!
    北歐神話從各個主神誕生就已經知道了所有的一切都會在將來通往毀滅的結局,但是這些主神卻並沒有屈服,反而一直在為即將到來的毀滅做好準備,所以北歐眾神建造了英靈殿,英勇的女戰士Valkyries在裡面日夜不斷的操練,無時不刻為那即將到來的毀滅做著準備。然後在諸神黃昏到來的那一天和巨人以及各種怪物同歸於盡。但是倖存的神和人類又重新建立起了新的世界。
  • 遇見北歐精靈,享受瑞典田園慢生活 | LOCO世界行
    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住著一個自己的精靈。精靈最早起源於北歐神話。
  • 宙斯VS奧丁,希臘和北歐的神王誰更勝一籌?
    宙斯雖然奧丁的風流韻事在北歐神話中佔比並不是那麼高,但是按照《洛基的爭吵》這篇埃達(冰島民間詩體),北歐阿薩神族的荒淫無恥是絲毫不低於希臘諸神的。雖然奧丁私德不見得比宙斯更好,但他的大節看起來要比宙斯悲壯得多——奧丁和兄弟威利、菲合力殺死巨人始祖伊米爾,隨用伊米爾的屍體後創造了世界和人類。為了獲取智慧,奧丁以一隻眼睛和智慧巨人密米爾交換智慧泉水,隨後在樹上倒吊九天九夜,換取了預言能力,創造了盧恩符文,這也是塔羅牌中倒吊人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