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度盤點:記錄2018年平安銀行的十大事件
新年伊始,平安銀行發布2018年十大事件,主要涉及企業社會責任、公益活動、金融科技、零售業務等幾個大方面。
1、傾力支持民營企業,授信餘額佔全行對公授信餘額近6成
平安銀行科技賦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中小企業徵信數據信用貸(KYB)、供應鏈應收帳款服務平臺(SAS)、口袋財務APP大大提升民企支持效能。截至2018年三季末,平安銀行民營企業授信餘額佔全行對公授信餘額的比例為57.8%。民營企業授信客戶數佔全行對公授信客戶數比例逾80%,平安銀行是對民營企業支持力度最大的大中型商業銀行之一。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在中國支付清算論壇談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精準扶貧,村官工程持續創新
2018年,平安銀行推進「三村工程」,啟動「村官工程」項目,創新開發了養殖貸、種植貸、水電貸、扶貧政府債、扶貧企業債等多種金融扶貧產品,已在全國多個貧困地區開展「金融+產業」扶貧,累計投放產業扶貧資金44.58億元,覆蓋廣西,雲南,貴州,江西,四川省等地九十多個貧困縣。
平安銀行行長胡躍飛在雲南盈江調研產業扶貧
3、零售業務縱深發展,淨利潤佔比近7成,尖兵產品取得關鍵突破
2018年,零售業務向縱深發展。截至三季度末,零售在全行淨利潤中佔比為68.0%。LUM業務持續發揮尖兵作用,信用卡流通卡量破5000萬;新一貸餘額破1500億元,房貸餘額破3000億元;汽車金融貸款餘額破1700億元。AUM快速提升,信託財富管理業務與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完成整合,私財戰略2.0正式啟動;OMO經營繼續深化,AUM餘額破1.4萬億元。
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信用卡及消費金融事業部總裁曾寬揚慶祝信用卡流通量突破5000萬張
4、科技賦能,零售新門店全國布局,突破百家
2018年,零售全面推進敏捷組織轉型,對外發布全新「智零售,新金融」零售門店。AI+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複製流花模式,僅用15個月,在全國50個城市35家分行,開設104家零售新門店,為客戶提供OMO線上線下融合的無縫銜接服務。
平安銀行科技賦能重新定義門店 ,智能新門店突破百家
5、對公做精,組織結構優化,交易銀行事業部啟航
2018年,平安銀行對公業務致力於打造「智能化精品公司銀行」,貫徹產品做精、客戶做精和管理做精的理念。成立交易銀行事業部,使對公的產品貨架更清晰,資源安排更合理,成本效益更優化。對公業務重點行業貸款餘額佔比較年初提升1.54%,重點區域五大分行貸款餘額佔比較年初提升4.66%。近一個季度,對公活期存款佔比提升,理財存款佔比下降,對公付息負債成本下降。
對公做精,組織結構優化,交易銀行事業部啟航
6、平安銀行發行260億元可轉債獲批
2018年12月26日,平安銀行發行260億可轉債申請獲中國證監會核准批覆,在發行轉股成功後,將形成對核心一級資本的有力補充。從2017年7月擬發行260億可轉債預案出爐到2018年3月獲銀保監會批准,平安銀行成為銀保監會合併之後獲批可轉債的第一家銀行。
(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公告)
7、平安銀行發行350億金融債,夯實穩定資金來源
2018年12月14日,平安銀行準確研判市場,緊抓有利市場窗口,在全國銀行間市場一次性發行本行迄今單筆金額最高債券350億元,票面利率3.79%,是年內市場普通金融債最低發行價,認購金額逾600億元,約為發行規模1.88倍,從拿到監管批文到發行成功僅用6個工作日。
(金融債簿記發行現場)
8、提前處置不良資產,特管回收成績顯著
2018年7月,在風險尚未集中爆發的時候,平安銀行提前布局,摸排情況,制定策略,為資產處置贏得時間窗口。9至12月,對公月均新發生逾期較前8月平均水平下降15%。截至11月底,特管回收提前達成全年目標,帳面不良及核銷類的回收為上年2.5倍。
9、快速響應資管新規,理財產品破千億元
2018年,平安銀行根據資管新規轉型要求快速響應,在產品、系統建設和投研體系建設等方面實現了全方位發力和深化轉型。4月新規出臺至今,新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產品共計12款,迄今規模已突破千億元。
10、 平安銀行轉型獲社會認可,獲多項殊榮
2018年,平安銀行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獲得社會認可,共計獲得主要獎項近60項。平安銀行獲評「年度最佳上市銀行」、「中國年度最佳零售銀行」、「中國AI金融先鋒榜綜合獎」、「最具社會責任獎」等重要獎項;平安集團聯席CEO、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榮膺「最具改革精神銀行家」。
(年度最佳上市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