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波斯人
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是古希臘語和拉丁語對伊朗地區的舊稱譯音。古代波斯在世界歷史上具有很高地位,曾經是地球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國家。
說起古代波斯,大家對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以及溫泉關大戰、亞歷山大東徵這些事跡非常熟悉。但是,古代波斯的歷史持續上千年,有意思的事跡遠不止如此。
佩魯希昂之戰
貓臉盾牌:擊敗古埃及大軍的秘密武器
居魯士大帝,不認為是古波斯帝國的創立者。他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又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居魯士徵服了古巴比倫、呂底亞王國等地,版圖非常廣闊。但他在出徵馬薩革泰人時不幸戰死,兒子岡比西斯二世繼承了王位。
這位岡比西斯二世,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他在居魯士大帝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波斯帝國的版圖,兵鋒直指北非,將古埃及也列為了徵服對象。
但古波斯徵服古埃及的過程,卻充滿了戲劇性和荒誕情節,很多細節成為後世不斷添油加醋的談資。其中最讓人瞠目的情節,就是波斯人用貓充當武器,輕鬆徵服了埃及人。
根據佩魯希昂之戰改編的現代漫畫
公元前525年,岡比西斯二世率軍正式發起對埃及的進攻。當時埃及屬於新王國時期,在任統治者是第二十六王朝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埃及大軍在尼羅河口的佩魯希昂列好陣勢,準備與波斯人展開決戰。然而戰鬥爆發前,岡比西斯二世卻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計謀。
在他的命令下,所有波斯士兵在盾牌上都畫上了埃及一個重要神祇——巴斯特女神的頭像。這位巴斯特女神的形象非常與眾不同,她是一位貓頭人身的女神。巴斯特女神在古埃及神話中地位極高,她不僅是下埃及守護神,也是太陽神拉的象徵,是法老的守護者。古埃及人更是把貓奉為巴斯特女神的化身和象徵。
巴斯特女神
在這種情況下,古埃及士兵看到敵軍盾牌上的貓臉女神,在傳統信仰的支配下,不敢向其施加弓箭和刀槍,導致全軍一敗塗地。據克特西亞的《波斯史》宣稱,在佩魯希昂戰役中埃及付出了五萬人的巨大損失,而波斯僅傷亡七千人。
岡比西斯二世用「貓臉盾牌」大敗敵軍後,率大軍繼續發起追擊,埃及敗軍紛紛逃進了佩魯希昂的城內。波斯軍隊再接再厲,在當地收集了所有能找到的貓,向埃及守軍發起了「貓的攻擊」。
波斯士兵紛紛將貓咪當作盾牌來阻擋弓箭,甚至當作投擲物扔向埃及守軍。埃及人對貓一向奉若神明,將其視為巴斯特女神的化身,弓箭根本無法瞄準波斯人。結果,埃及守軍在鋪天蓋地扔過來的貓咪面前,徹底喪失了鬥志。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帶頭棄城逃往了孟斐斯。
最終,孟斐斯在波斯軍圍攻下陷落,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宣告滅亡。隨後,岡比西斯二世被埃及祭司們公認為新的法老,波斯帝國也由此成為古埃及名義上的第二十七王朝。
波斯士兵
岡比西斯二世首創人類最早的心理戰
佩魯希昂之戰,被認為是有歷史記載的人類第一次心理戰。岡比西斯二世巧妙利用敵國傳統風俗,以極低的代價徵服了文明古國埃及,獲得了當時最富饒的尼羅河流域地區。
從考古角度看,貓很可能是古埃及人最早馴化的。由於埃及處於熱帶沙漠地區,又是傳統農業發源地,人們生活面臨著老鼠、蠍子、蛇等動物的威脅和幹擾,因此貓一直受到古埃及人的愛戴和崇拜。從四千多年前的古王國時期,埃及就出現了以巴斯特女神為首的貓神崇拜。
古埃及壁畫上的貓
在古埃及新王國和晚王國時期,貓神崇拜也達到了新的巔峰。在古埃及人看來,貓不僅是埃及和法老的守護神,也象徵著糧食豐收和子孫繁盛。古埃及不僅家庭會養貓,神廟也專門養貓作為膜拜對象,即使是流浪貓也會受到人們精心地飼喂。
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記載,巴斯特女神的祭典是古埃及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一度的貓女神祭典期間,超過七十萬成年男女(懷疑希羅多德有所誇大)會乘船到訪貓神神廟所在的帕貝斯特(意為巴斯特之家)。參加祭奠的人們,在路上就會不停載歌載舞,在祭典期間還會開懷暢飲,大吃大喝。
古埃及貓女神
正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信仰,貓在古埃及成為了神聖不可侵犯的聖獸,不僅不能受傷害,大街上的野貓都不能輕易餓著。也正因為如此,給波斯人造成了可乘之機。
波斯人在戰爭中的這種手段,雖然顯得有些卑鄙,但卻也顯示出了不凡的智慧。與埃及等文明古國相比,古代波斯雖然是後起之秀,卻能夠兼容並包,虛心吸收各地的優秀文化和技藝,從而將中東文明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鼎盛時期。
在文字上,波斯人學習迦南人的字母,後來演化為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在建築上,波斯人學習西亞和埃及的石頭建築和神廟風格。在金屬製造上,波斯人又學習古巴比倫和西臺人的技術。此外,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國)對外族宗教保持了非常寬容的態度,更令後人稱道。(作者: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