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易烊千璽新片上映了,電影本身爭議不大,易烊千璽爭議挺大,從高贊短評可以看出,電影打分基本集中在三四星,但對易烊千璽的演技評價完全相反,「嚴重懷疑四字在模仿杰倫,」「臺詞一般般,需要靠人代,」「演技長進好大,四字的電影之路會非常好」。
可以說易烊千璽演技最受關注的時候,不是《少年的你》拿獎,而是拿獎後一旦演的不好,那就說明是曾國祥會拍,而不是他會演,所以易烊千璽在《送你一朵小紅花》裡表現到底怎樣?
他演男主韋一航,在最好的年紀遇上最可怕的病,因為癌症,韋一航不想跟任何人沾上關係,家裡傾其所有為他治病,但這種愛只讓他覺得沉重,直到遇見病友馬小遠,他才開始改變。故事就是這麼個煽情的故事,演技是怎麼個演技呢?總體而言,沒劉北山驚豔,但為韋一航,顯然更能證明易烊千璽是個演員。
為什麼說韋一航比劉北山更易烊千璽?不是說韋一航更像烊千璽,相反,他有意的把這個角色演得非常不自信,語氣設計得蔫不拉嘰,體態能塌著就不挺著,韋一航和劉北山一眼能看出不同。唯三的共同點,可能是剃頭帶妹開機。
韋一航的臺詞體態設計未必高明,甚至標準的像學生習作,但更體現易烊千璽的「脫水演技」,所謂「脫水演技」,就是離開了曾國祥,周冬雨,易烊千璽演戲時的自我意識有多強,一個細節是韋一航拿筷子的手勢,導演以為他平時就習慣這樣,但在電影裡,筷子拿得遠寓意著離家遠,而韋一航是個走不遠的孩子,所以易烊千璽筷子拿的特別近,這個細節如果是三年前,易烊千璽萬萬不會想到。
《我和我的時代》裡的鏡頭,粉絲,媒體圍成密不透風的牆,易烊千璽的在中間配合的擺著pose,這個活動完了就是西班牙拍時尚大片,去上聲樂課,舞蹈課出現最多的轉場鏡頭就是車,他像一個貨物,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
他的眼神或迷茫或疲憊的看著窗外,或在角落低頭不語,失明失聰的美國作家海倫凱勒,小時候,家庭老師教她「水」這個詞,老師解釋了很多,她就是學不會,有一天,老師帶她走到水井處,用清涼的水滴在她手上,從此,海倫凱勒就牢牢記住了水就是流過我手心的一種液體。易烊千璽大抵是這樣,年少成名讓他還沒有體驗水滴滑過手心的感覺,就要表演水流。
高考完的那個暑假,易烊千璽演了劉北山,他會問曾國祥一些,諸如小北對媽媽感情怎麼樣的問題?演對手戲的周冬雨也會給足情緒幫易烊千璽代入人物。最後呈現的效果你們也都知道了,剃頭這場戲,張頌文盛讚。在張頌文的口中易烊千璽有天賦,在易烊千璽口中是導演和劇組會激發和捕捉,而在監製許月珍口中烊千璽是個受過苦的小孩。
易烊千璽5歲登上電視銀幕參演各種綜藝,9歲加入飛旋少年組合,10歲出演電視劇《鐵梨花》,13歲加入tfboys出道,在這樣的年紀走紅,用坐火箭來形容都慢了,但說到他最初的tfboys裡的位置,就不得不提那個文明飯圈的機場一哭,粉絲大喊「千璽,你可不可以讓開?」他當場掉了眼淚,為什麼要易烊千璽讓開,因為他的爆紅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個意外,說得再毒一點就是不配。
易烊千璽早早就品嘗到少負盛名的沉重。年少成名除了帶來名利,也快速的催熟了他的心境。工作人員說他有超齡的成熟,周一圍說如果不被提醒,很難想起這個少年只有17歲,這就是許月珍說的,他是個吃過苦的小孩,他的短板是不曾接觸過水流,而他體驗到的是屬於初代流量+偶像團體的狂風駭浪。
易烊千璽的排解方式是深呼吸。不行,那就再多深呼吸幾次,實在不行,就把自己關到房間打打枕頭,說白了,他寬慰自己的方式就是憋著,把一切悶在心裡消化。他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楊冪也有相似的經歷,但她的排解方式是直接把情緒戒了。
明星可以封閉自己的感官,快樂地活在風浪上,但演員不可以,他目前能做的只有忍,《這就是街舞》他手捧的隊員亮亮出彩的完成了作品《法老與蛇》,可惜被淘汰了,主持人問他有什麼話要說,他眼睛紅了,但他說沒有。採訪時,主持人問他什麼時候享受到被很多人喜歡的喜悅,他說是在《朋友請聽好》裡粉絲來信,說你是困難生活裡的一點光亮,說完聲音都哽咽了,但嘴一癟還是忍住住了眼淚。
韋一航這個角色不好演,但韋一航和易烊千璽有某些共通點,韋一航有兩面,一面是被生病折磨的狀態,一面是幻想自己是正常人的狀態。易烊千璽也有兩面,一面是謹小慎微,他佔了中間的主位,所以只坐在桌子的邊邊,一面是學貓漂移,少年心性未改。絕症選擇了韋一航,韋一航選擇了躺平,但他為了一朵小紅花,變得積極主動。15歲前的易烊千璽也總是被選擇,什麼特長班都來者不拒,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
長大後,他學會了沉默和拒絕背後的萬鈞力量。韋一航和易烊千璽,兩個人在一個奇妙的時間點融為一體。少年不是因為忍耐而難得忍耐,這只是表象,這背後一定是巨大的痛,你很難說這是韋一航的眼淚,還是易烊千璽的眼淚,他沒有經歷過別人的苦難,卻有對苦難的想像力,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說,《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行,但易烊千璽的將來遠遠不止還行,不是因為他擅長忍耐,或者因為他保持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