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立峰
編者的話:不管我們年長年幼,兒時上學的片段依然是那樣的清晰明朗,看到陳立峰老師的投稿,忽然感覺是那樣的親切,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對於「教師」這個職業本身的尊重,另外一點,則是——老師的板書和文字,把我們一下子帶回那段最無暇的時光……
看到陳老師的板書,我只想說一句話:教師,教育與人,引導人走義路,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不是嗎?
幾乎在所有的課堂上,我都使用黑板和彩色粉筆,在我看來,不這樣做就很難有一個發展性的抽象思維。難怪人家說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展示作品場面的屏幕,是引人入勝的導遊。
何為板書?一直以來都是我深思的問題。板書是教師借用黑板這個物質性的載體,把文字符號寫於其上,進行傳遞教學信息的一種語言活動。從板書設計中可以看出一個教師的治學態度,而且可以看出他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廣度和深度,以及思維的嚴謹程度。
事實上所有的直觀教具中,要數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靈活,也許是因為黑板過於為人們所熟悉,以致往往被忽視或者使用不足。教師要重視板書設計的藝術性。
板書可以增強學生的直觀印象,視覺信息的吸收,使學生學會了如何抓要點、重點、難點;如何進行歸納、總結、論證等學習方法;並且利於回顧全部內容,便於掌握全程內容,又作為複習存根。
板書設計像一條線把所有的珍珠串起來,有一種整體感、立體感,它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揭示文章的內在結構、教學程序、以及文章的線索,它往往可以把事物的本質及其與其它事物的區別與聯繫形象的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獲得完整的清晰的知識信息。
板書的要求。文字少而整齊:板書是對課文內容的提煉,宛如提練成的中成藥,其精華都在其中。並不是說一個字、二個字、三個字才算少,指的是用最少的字表達最完整的意思,文字的多少要服從意思的完整性。板書應該中看加中用,要求條理美、文字美、色彩美。在教學中它的內容有三個原則:即真、善、美。特別是最後一個「美」字,往往被大家忽略。
課堂板書,是指教師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於黑板、白板上所形成的教學內容的結構性目錄以及一些關鍵性的詞語。在教學條件逐步改善,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有些老師上課全然憑藉多媒體設備教學,當然,這樣做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加之電腦屏幕上直觀形象的演示,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原因,從而使很多教師忽略了板書設計,但是作為傳統教學媒體,「板書」仍然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板書自有其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因為好的數學板書對學生理解數學教學內容、啟發數學思維有著重要作用。
好的板書是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有其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課堂中,嚴謹的板書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給人以美的享受,情的陶冶。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了板書藝術的作用,在板書的使用上
今天特通過展示一些板書,印證板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