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犯太歲」這三個字,相信每個人都聽到過。那麼,「犯太歲」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太歲」又是個什麼東西呢?
「太歲」又稱「太歲星君」,從時空星象來說是指木星。古人觀測到木星繞太陽運行一周是12年,剛好跟中國傳統曆法中十二地支的數量相同,所以木星每年會出現在不同的方位,對地球會產生重大磁場影響。於是就有了關於木星運行狀態和中國曆法結合對於人運氣的一種說法。
後來人們以天幹地支組合的形式來表示年(太歲)。比如辛亥、庚子等,「太歲」在玄學裡面的地位相當重要!
直白來說,就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在遭遇困難或發生了不好的事情時的通俗叫法。
從專業學術上來講,如果你的流年與太歲相順合,那麼你在這一年就會很平順;如果與其相對立或相衝突的話,那麼這一年就會多坎坷,不是很順。「犯太歲」一般代表與太歲相衝突的多種形式。
打個比方吧,「太歲」就好比是「皇帝」,大家都知道,「皇帝」是絕不可冒犯的,如果冒犯了「皇帝」,輕者為禍百端,重者面臨殺身之災。所以流傳一句話叫做:「太歲當年坐,冒犯必有禍」!指的就是「犯太歲」。
當然「犯太歲」的情況有輕有重,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太歲犯我」,另一種是「我犯太歲」
太歲犯我:可以理解為上克下。比如皇帝統治天下臣民、父親管教子女、上級命令下級是順理的。即使不滿,只要不冒犯,不抗上,有過災也比較輕,不會很嚴重。所以,「太歲犯我」災輕。
我犯太歲:可以理解為下克上。比如臣民反皇帝、兒子打老子、下屬頂撞上級,必犯不孝、犯上之罪。輕者受傷、疾病、破財;重則牢獄殺頭喪命之禍。所以,「我犯太歲」災重。
犯太歲者,或大破家財、或病疾纏身、或情感受挫、或事業遭阻,或財運不佳。因為人到犯太歲時大多都是最沉不住氣的時候,運勢不濟,自身磁場不穩,難以自我把控!
所以,不論是太歲犯我,我犯太歲;要分清各種不同的情況,視其災輕災重,有災無災來取相應的應對之法,不可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