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記者 堯青/文 攝像/牧堃 剪輯 導播/王雙飛 主持/韓淼宇)圓圓的耳朵和正常寶寶的耳朵不一樣,帶著擔心來到河南省兒童醫院,醫生詳細的診察後,告訴圓圓爸媽,圓圓的耳朵是畸形的,確診為隱耳。這讓圓圓父母感到無助,醫生說,幸好,發現得早,便為2個月的圓圓佩戴上了矯形器。
近日,大河網直播間《兒醫名家談》欄目,邀請到的是河南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主治醫師張合成做客直播間,請他為我們講解寶寶耳廓畸形。
招風耳、隱耳等耳廓畸形 臨床門診很常見
先天性耳廓畸形是指因先天因素引起耳廓發育畸形,主要指外耳,張合成介紹,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沒有組織缺損,只有外形異常。如耳朵立太高了,日常叫招風耳;耳朵「身子」包在皮膚裡面,叫隱耳;耳朵捲曲了,稱為杯狀耳;還有耳朵外形不夠圓潤,稱為精靈耳等,這類發病率大概千分之一。
第二大類是存在耳廓組織缺損,根據缺損程度的不同分為:大甲腔型、小甲腔型、耳垂型、和無耳型小耳畸形。先天小耳畸形在門診比較常見,這類小耳畸形發病率相對低一些,大概在兩千到五千分之一。
沒組織缺陷的耳廓畸形寶寶 3個月為矯正時間窗
寶寶耳朵畸形該怎麼辦?張合成介紹,耳廓畸形的治療分為兩大類,一是無創治療,主要針對組織沒有缺損的孩子,孩子出生後新生兒期可進行無創治療,讓孩子佩戴矯形器,孩子出生三個月內,耳軟骨纖維蛋白含量比較高,鈣的含量相對比較低,柔韌性比較好,這個時期就可以佩戴矯形器來進行校正。孩子佩戴矯形器到正規醫院進行佩戴,佩戴好以後,家屬只需要注意避免把它給弄掉了就可以了,兩周左右到醫院複查一次,一般孩子不會有太多的不適感。
「三個月以後的孩子耳軟骨相對已經比較硬了,再進行矯正就比較困難,一定要抓住時間窗。」張合成特別提醒。
自體肋軟骨再造寶寶耳廓 技術已很成熟
張合成說,第二種治療方式是有創治療,主要針對有組織缺損的小耳畸形的孩子,這些孩子需要進行耳廓再造,只能經過手術來解決。目前主要是通過採取自體肋軟骨雕刻耳朵支架,然後進行耳廓的重建,手術後孩子的耳朵就和正常人一樣了,家長朋友可以放心,取肋軟骨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基本沒有影響。
有沒有不取肋軟骨適用人工材料的方法呢?目前國內外也有使用人工材料進行耳廓重建,但這個目前還存在一些爭議,人工材料存在著感染和排異反應,一旦發生感染和排異反應,就必須取出來,意味著手術失敗了,這種情況的發生率比較高,大概在10%左右。目前國內外專家一般把它作為一個備選方案,比如有部分人自體肋軟骨不符合條件,這種情況考慮用人工材料,一般不建議用。
關注雙側小耳畸形的聽力問題 需佩戴骨橋助聽器
沒有外耳道的耳畸形患兒,聽力會受影響嗎?張合成介紹,小耳畸形往往合併著外耳道的閉鎖和中耳的發育異常,患兒的聽力相當於咱們捂著一隻耳朵進行聽別人講話一樣。如果是單側的小耳畸形,他的聽力相當於正常人的一半,這對他的生活、語言的發育影響不是太大,
但是如果是雙側小耳畸形,就如同捂著雙耳與別人交流,這對孩子生活和發育影響就比較大了。在三個月以後,孩子就進入了聽力和語言的發育期,張合成建議,這類孩子佩戴骨橋助聽器來改善孩子的聽力,這樣避免語言發育的落後。當孩子7、8歲時,可給孩子植入人工骨橋助聽器,類似於植入人工耳蝸,植入後孩子可永久佩戴,改善他的聽力。
小耳畸形的孩子要定期體檢。早期聽力篩查,如果說篩查沒有通過,4、5個月時,到醫院進行腦幹測聽的檢查,3歲左右,患兒如果可以配合,還可以再進行聽力篩查。
目前技術上能進行外耳道重建嗎?張合成介紹,之前,有國內國外的專家進行了嘗試,但手術證明,對改善孩子的聽力作用不大,另外,重建的外耳道護理起來特別麻煩,發生感染和發生膽脂瘤的機率比較高,所以目前國內國外都不再主張外耳道重建。醫生在給孩子進行耳廓再造的時候,可以進行外耳道加深,看上去似乎有外耳道,外觀上更好看。(堯青/文 攝像/牧堃 剪輯 導播/王雙飛 主持/韓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