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壹心理(onexinli),作者(下沙老師)
壹心理(www.xinli001.com)一家專業的心理學平臺,提供有趣、實用的心理FM、雜誌、測試等心理學應用。
問題天天都多~
孩子對外界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
他們會不停問為什麼,
父母對孩子的問題表現出關注
會鼓勵孩子不斷提問。
他們就像一個問題機器,
為什麼一個接一個:
「人為什麼要吃飯啊?」
因為身體需要啊?
「哦,為什麼身體需要啊?」
再有耐心的粑粑麻麻,
要不了幾個回合也會張口結舌敗下陣來。
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
FM如何4步搞定十萬個為什麼寶寶~
點擊收聽FM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不一定能圓滿解答,但家長要鼓勵他提,並認真傾聽他提的問題。對於孩子提出的希奇古怪的問題,絕不能隨便嘲笑、諷刺或不屑一顧,而是要予以高度重視,並耐心細緻地給以解答,回答不了的,則要鼓勵孩子努力鑽研,尋找答案。
家長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或解決的辦法不要輕易的肯定或否定,因為肯定和否定都意味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已經結束。你可以說:「真有趣!我怎樣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好奇心實質上是求知慾的具體表現,好奇心強烈的程度與求知慾強烈的程度是成正比例的。你一再給孩子講飯前要洗手的道理,不如讓孩子在顯微鏡下觀察自己的手指甲;求知慾是孩子學習的最大動力,做父母的需要耐心觀察,發現孩子的與眾不同之處,要給以及時的鼓勵和培養。
孩子的一些新想法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需要父母從小培養他的恆心和毅力。要善於捕捉孩子剎那間閃現出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還要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讓孩子從不斷的創造中感到愉快,才能維持恆久的創造熱情。
其實,孩子們看似司空見慣或者毫無意義的問題,通過不斷提問、不斷尋求答案構築著自己的認知世界,粑粑麻麻和孩子這樣一連串問答中可以幫助孩子培養推理能力。所以粑粑麻麻千萬不要覺得煩躁,更需要耐心積極地引導孩子回答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能激發他對外界探索的興趣,繼而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