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四川綿陽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的故事讓時任央視經濟頻道總監助理的許文廣深受震動,萌生了做一檔節目來教孩子用「知識守護生命」的想法。《開學第一課》應時而生,每年開學期間在央視播出,這個與孩子們的約定已經超過10年。昨晚,2020年《開學第一課》正式播出,今年的節目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這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邀請了「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北鬥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還講述了北鬥衛星在抗疫中的運用,展現科學的力量。
能在電視螢屏收看,也能帶回家閱讀,令孩子們心潮澎湃的《開學第一課》同名圖書2018年起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包括7冊分級讀物《開學第一課》,分別以「生命」「愛」「夢想」「幸福」「英雄」「美」「中華文化」為主題設置3至9年級分冊內容,以及適用於1至9年級的《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
《開學第一課》系列圖書由節目創始人許文廣主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擔任顧問,希望成為青少年高品質的「閱讀引導課」和愛國主義德育補充教材。圖書創新使用AR技術,掃描圖片即可觀看節目,讓「開學第一課」成為常伴孩子成長的課堂。
溫儒敏說,每年的開學季,央視都會推出《開學第一課》,「我非常關注這檔節目,知道它相當不錯:既有思想的高度,又有文化的品位。節目圍繞社會熱點,每年都關注一個跟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他們有教育意義的主題;不僅請孩子們喜歡的、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也請與孩子們年齡相當、貼近他們日常生活的榜樣人物,用生動的事實感染小觀眾們;還將遊戲、歌舞等精彩的互動穿插在課間,不僅為孩子們送上活潑生動的『第一課』,也讓孩子們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以《開學第一課·我愛你,中國》為例,該書依託2018年和2019年《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分為「信仰的力量」「奮鬥的重要」「探索的魅力」「未來的美好」「國旗的榮光」五個章節,既告訴孩子們五星紅旗的由來,又講述珠峰上的「中國梯」,既有國產大飛機的故事,也有關於未來的對話。延伸閱讀中包括方志敏《可愛的祖國》、朱光潛《談立志》、徐遲《哥德巴赫猜想》、茨威格《越過海洋的第一句話》、培根《培根隨筆集》、凡爾納《海底兩萬裡》、聞一多《七子之歌》等節選。
央視主持人、多年主持《開學第一課》的撒貝寧說,《開學第一課》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也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希望每個孩子的青春之舟從這裡起航。
央視主持人董卿說,《開學第一課》用嶄新的方式,潤物無聲,潛移默化,讓傳統文化和美德成了孩子們的日常一課。主持人何炅說,孩子們喜歡什麼、關心什麼,《開學第一課》就講什麼,它是新鮮、有趣的一課,更是溫暖、有力的一課。央視新聞主播歐陽夏丹說,《開學第一課》不只是孩子們的「第一課」,而應該是「每日課」和「生活課」,是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的一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