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所愛·大地飛歌》
《一聲所愛·大地飛歌》
網易娛樂1月21日報導 縱觀近年來電視螢屏的歌唱類綜藝節目可謂是琳琅滿目、花樣繁多,既豐富了觀眾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也讓人收穫了越來越多的好聲音,認識了更多的好歌手。然而歌唱類節目層出不窮的同時,也有不少節目卻深陷同質化的尷尬,不禁令人疑問歌唱類節目如何做才能彰顯出自身的鮮明特色性呢?而筆者一直關注的《一聲所愛▪大地飛歌》,似乎能帶來一些啟發。
《一聲所愛▪大地飛歌》是廣西衛視推出的原創公益音樂節目,節目中每期都會邀請四位來自民間的音樂愛好者,為他們提供頂級的音樂環境和舞臺,讓他們完成一次華麗蛻變的音樂演出。並且由觀眾選出最打動人心的選手成為愛心大使並贏取公益基金,用於「美麗鄉村音樂教室」公益項目,為鄉村孩子的音樂世界增磚添瓦。
毫無疑問《一聲所愛▪大地飛歌》最大的節目特色就是「民歌+原創」,民歌代表了一種生機勃勃的原生態,而節目每期邀請的民間唱歌愛好者無疑是將這種原生態的音樂體現的更加純粹了。好比上一期節目中的第一位選手恩扎洛克,他雖然是一個村官並且長期下田勞作,但他對音樂有著摯愛,沒事彈彈吉他寫寫歌曲,業餘生活文藝豐富。而且他的作品有著十足的原創生命力和原汁原味的民樂靈魂,以至於他演唱的原創音樂《巴普街》,能把人帶入民樂最淳樸的世界中。
而該期節目裡帶給人超級震撼則要數來自大草原的「蒙古利亞組合」,這個女子音樂組合堪稱上期節目的最大精彩。每個人都擅長一種特色民族樂器,從最為人熟知的馬頭琴到筆者第一次聽說的火布司、土布秀爾,這些奇妙且能夠演奏出令人震驚聲音的傳統樂器,似乎打開了觀眾與草原世界的一扇門。再加上女子組合以天籟之音唱出的「呼麥」,整首歌曲仿佛讓人置身遼闊無垠的大草原,天際線處遠處野馬群奔騰而過,感受那種地道的蒙古音樂,純粹毫無雜質般的音樂享受。
來自各個民族特色音樂的魅力,讓節目「民歌+原創」的精髓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對於觀眾而言《一聲所愛▪大地飛歌》最佳的觀看方式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感受來自原汁原味的民樂之中的靈魂之力,感受在這個喧囂世界中逐漸被人遺忘的淳樸之情。而且節目以真聲音、原生態、純原創的方式呈現音樂,無疑是對當下某些炒顏值搞花哨玩譁眾的節目以迎頭痛擊,耳光打的piapiapia!
當然了,節目致力做好民樂+原創這些考究的音樂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帶給觀眾一定的欣賞性,讓電視觀眾獲得視覺和聽覺上的視聽享受。以昨晚的節目為例,助陣嘉賓龔琳娜老師無疑是最大的氣氛活躍者,現場嘗試學習「呼麥」就令現場氣氛頻顯高潮。此外龔琳娜不愧是民樂方面的大師級人物,張口帶來一首《小河流水》堪稱驚豔。說到這首《小河流水》就忍不住的稱讚節目在傳統樂器和西洋樂團之間的精妙容忍,手風琴、大提琴、揚琴、大鼓、笙等樂器齊奏,絕對呈現令耳朵跳躍的美妙樂章。
所以說《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就是一個有內涵有神的節目,我們常說看一個人要看他有沒有神,眼中有沒有神採,身上有沒有神氣,所謂精、氣、神、「神」是支配一個人一切生命活動的最高統帥。而《一聲所愛▪大地飛歌》就是因為有了民樂原創的神,才讓節目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
文/言小夫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 責任編輯: 冷雪_NK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