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報告解讀
忠誠履職 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新進展
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職務犯罪案件78件102人
市人民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監委調查案件60件提起公訴76人
每日甘肅網1月1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3日,蘭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了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王永平作的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蘭州市人民檢察院代理檢察長柳小惠作的蘭州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王永平在報告中說,2021年,全市法院將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抓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完善掃黑除惡常治長效機制,依法嚴懲影響疫情防控和社會穩定的各類犯罪,促進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蘭州。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著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蘭西城市群高質量協同發展。
柳小惠在報告中說,2021年,全市檢察機關將圍繞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促進優化營商法治環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服務民生福祉,參與反腐敗鬥爭和社會治理,以更加精準有效的舉措把服務保障中心大局做實做細。
市中級人民法院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02件952人
2020年,全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98906件,審執結81963件,員額法官人均辦案207件,審限內結案率91.52%;其中,蘭州中院受理13599件,審執結11891件,審限內結案率90.91%,收結案數均位居全省第一,審判質效顯著提升。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全市兩級法院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02件952人,重刑率達40.87%。一審審結全國掃黑辦與最高人民法院掛牌督辦的「2·12」特大套路貸王燾等20人、姚海寧等44人涉黑案,審理黑惡勢力保護傘案件12件14人。推進「行業清源」,針對已審結的涉黑涉惡涉傘案件,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和工作建議72條,反饋69條。堅持「黑財清底」,一審判處黑惡勢力財產刑431人,財產刑總額1.4億元,總計執行到位金額2307.12萬元。
●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等犯罪案件50件222人
全市法院受理刑事案件6106件,審結5113件,同比分別下降22.03%和29.72%。其中,蘭州中院受理1766件,審結1700件,同比分別下降40.82%和42.51%。嚴厲打擊各類嚴重暴力犯罪,審結故意殺人、搶劫、強姦、綁架等犯罪案件160件203人;持續整治涉槍爆違法犯罪,審結26件29人;嚴厲打擊「套路貸」等非法侵財犯罪,依法判處詐騙、搶奪、盜竊等侵財型犯罪案件784件1283人;依法懲治涉網絡犯罪,審結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等犯罪案件50件222人。依法懲治貪腐犯罪,審理職務犯罪案件78件102人;審結毒品犯罪案件669件834人。
●推行婚姻冷靜期等制度
受理民商事案件57831件,審結47239件,同比分別上升1.98%和1.92%,結案標的額635.16億元。其中,蘭州中院受理7382件,審結6316件,同比分別下降1.06%和5.09%,結案標的額451.74億元。
深化家事審判改革,推行婚姻冷靜期、人身保護令等制度,審結離婚、繼承等家事案件5301件,調解撤訴2592件,調撤率達48.8%。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審理勞動爭議糾紛案件1233件。維護房地產市場秩序,審結涉房屋買賣、租賃、物業服務等案件8966件;保障被侵權人合法權益,審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道路交通損害賠償類案件1276件。圍繞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健全環境公益訴訟審判機制,審理環境資源案件16件,堅決守護綠水青山。審結智慧財產權案件715件。制定《服務保障蘭西城市群高質量協同發展司法合作實施意見》,為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法治環境。
●納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3835人
受理行政案件1411件,同比下降15.1%,審結1109件。審查非訴行政執行案件423件,裁定準予執行216件,有效規範行政行為。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對超越職權、違反法定程序、慢作為等違法行政行為的監督力度,採取聯席會議、庭審觀摩、司法建議等形式,力爭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行政爭議。加強國家賠償和司法救助工作,審結國家賠償案件5件,決定賠償金額203.72萬元。辦理司法救助案件71件,向生活困難當事人發放司法救助款307.9萬元。
受理執行案件32397件,同比上升12.45%,結案27478件,同比上升11.59%。執行到位金額44.81億元,位居全省法院第一位。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3835人,限制高消費20080人,限制出境8人次,罰款31人31.6萬元,拘傳1333人,移送公安機關臨控680人,移送刑事偵查17人,實際追究拒執罪2案2人。
市人民檢察院
2020年,全市檢察機關聚焦服務大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維護司法公正和權威、努力滿足群眾法治新需求、助力檢察工作提質增效、著力打造高素質檢察隊伍、促進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堅決打擊分裂國家、暴恐等各類涉安全犯罪,起訴805人。依法嚴懲故意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起訴3290人。起訴涉金融犯罪157人。
●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
堅決打擊分裂國家、暴恐等各類涉安全犯罪,起訴805人。依法嚴懲故意殺人、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突出懲治盜搶騙、黃賭毒等危害群眾安全犯罪,起訴3290人。起訴涉金融犯罪157人。辦理了省委督辦的「4·11」非法經營案,該案系全省首例地下錢莊案件,犯罪數額達14.2億元,涉案36名人員被依法提起公訴。
●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嚴厲打擊破壞農業生產、侵害農民權益、危害農村穩定以及貪汙挪用涉農資金等犯罪,起訴705人。開展侵害農民工權益犯罪專項立案監督,幫助442名農民工討回欠薪878.65萬元。為42名涉案貧困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84萬元。
●著力深化生態環境司法保護
嚴懲破壞環境資源犯罪,起訴34人。辦理水汙染防治、土壤管控等生態環資類公益訴訟案件193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76件,提起訴訟13件,同比上升8.33%。蘭州新區檢察院對薛某某等人涉惡案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不僅將惡勢力繩之以法,一審判決還追償3.1億元修復費,讓違法者為恢復環境「買單」。
●努力促進優化營商法治環境
嚴厲打擊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活動,起訴715人。建立了涉民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機制,依法不批捕103人,不起訴165人,努力將司法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決戰決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對公安機關查辦的29件涉黑惡案件百分之百提前介入。從嚴從快批捕71人,起訴392人,居全省第一。辦理了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2·12」特大「套路貸」涉黑案,被害人多達47.5萬餘人,涉案金額高達28億元。
●積極參與反腐敗鬥爭和社會治理
完善監檢銜接機制,依法提前介入監委調查案件60件,提起公訴76人,追贓挽損1715.9萬元。辦理了平涼市原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繼宗受賄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加大對司法人員瀆職侵權犯罪的查辦力度,立案偵查5件8人。
●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建立涉疫情案件快速反應機制,依法起訴銷售偽劣防疫產品、利用防疫物資實施詐騙等犯罪10件24人。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查辦生態環保、食藥安全、國有財產及國有土地出讓等重點領域案件478件,立案428件,同比上升21.59%。積極穩妥拓展案件範圍,辦理文物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案件141件。把訴前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為最佳司法狀態,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77件。
●傾心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與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重點關注校園及周邊、餐飲聚集區、農貿批發市場等區域,從嚴高效查辦了一批危害食藥安全犯罪案件。針對「小飯桌」經營、乳製品和飲用水生產銷售、網上銷售藥品等存在的食藥安全隱患,發出檢察建議78件,全部被採納,努力讓群眾吃得更放心。
●全力看護老百姓「錢袋子」
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蔓延勢頭,起訴383人,同比上升261.32%。辦理了涉及全國31個省份,涉案金額18億元,受害人達1.1萬人的「今金貸」非法集資案。堅持依法嚴懲涉眾型經濟犯罪與化解風險、追贓挽損並重,在辦理蘭州好小仔美容美髮中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中,與公安、法院協同追繳贓款1.59億元。
●探索開展跨區域檢察協作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生態環保、加強文物保護等重點方面,積極推進西北五省(區)省會城市檢察機關跨區域司法協作,建立了蘭州、西寧兩地刑事和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協作機制,開展黃河永靖、西固段和湟水河流域生態環保公益訴訟跨區域協作,努力為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蘭西城市群高質量協同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