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一長假的到來,很多人都陸陸續續開啟了屬於自己的異國之旅。「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每個人仿佛都受到這句話的鼓動,早在長假到來之前的數個月就已經心心念念地期待起這場探索世界的旅行。而那些世界時腕錶,正是為了那些心懷世界的旅行家而生——方寸之間,全球的時區盡數收藏,也仿佛一個心願清單,靜靜等待你的到訪。
在飛機起飛前,調整好目的地的時間,也是開啟一場旅行的「啟動儀式」。腕錶的世界時功能通常會被簡稱為GMT(Greenwich Mean Time),這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縮寫,表示24個時區。通常制表師會在每個時區當中選擇一個城市來作為代表,比如東八區就可能是北京、上海抑或是香港,不一而足。當24個城市名緊湊而有序地排列在方寸之間的錶盤上,只需要三兩枚指針和一兩個參照時標,便可將全世界的時間盡數呈現——世界時腕錶的精妙與智慧便在於此。
今日的世界時腕錶服務於旅行者,正如百年前世界時腕錶為長途旅行而誕生。自從19世紀蒸汽列車被廣泛應用之後,跨越時區後的精確時間才變得不可或缺起來。因為火車到站的調度時間需要十分精確,這個問題在美國和加拿大尤其迫切,因為這兩個國家從東岸到西岸,都必須要跨越數個時區,於是當時的火車工程師Sanford Fleming提出將世界劃分為24個不同時區的建議,他也因此被譽為「世界時間之父」。
這個建議催生了GMT,也讓Sanford Fleming想到創製出一個可以同時指示全球時間的時計。他想了一個直接但是略有些笨拙的方法,找制表工匠為其定製了一枚特大號的懷表,名為「Cosmic Time(宇宙時)」。在這枚超大號的懷表上,有24個小錶盤,分別顯示24個時區的不同時間。
1937年Louis Cottier推出了他的WorldTimer。事實上,這種「笨辦法」延續了很久而少有改進,僅僅是將24個錶盤縮減為6個主要時區或者是兩地時。直至1930年代,日內瓦制表大師Louis Cottier推出了他的世界時腕錶Heures Universelles:在錶盤只有本地時分針,但在表殼的外圍則分別有一個24小時的圓環,在外面再圍上一個可調校轉動並印上24個代表不同時區城市的圓環。只要把本地地名和本地時對準,就可以知道其他23個時區的時間了。自此,世界時的顯示方法才確立下來,成為經典的錶盤布局。
百達翡麗:寫在基因裡的世界時前面說到制表大師Louis Cottier開創了當代世界時腕錶的指示機制,而此後時隔數年,百達翡麗便與這位制表大師合作,作為業內先驅,打造出屬於品牌自己的世界時腕錶——如今近百年過去,世界時功能已經融入百達翡麗的品牌基因,而百達翡麗出品的世界時腕錶也一直是拍場上的寵兒。
百達翡麗女款世界時腕錶,別有一番光彩。百達翡麗的世界時腕錶會在錶盤中心以琺瑯繪製世界地圖,並且大多以男款為主,女款較為少見。2017年,百達翡麗在女表上發力,推出了顯示全部二十四個時區的Ref. 7130女式世界時間腕錶。新作採用中心帶手工雕飾紋的藍灰色表,24小時城市圓盤以及閃亮的孔雀藍鱷魚皮。白金打造的表殼上鑲嵌了27顆鑽石,別有一番光彩。
江詩丹頓:縱橫四海的一抹深藍江詩丹頓在世界時腕錶領域亦有近百年的歷史。江詩丹頓在2011年推出的Traditionnelle世界時間表款已成經典,品牌今年在此基礎上推出限量新款,採用了琺瑯工藝燒制出一片深藍之海。這款旅行時計的顯示區由三部分構成,金質手繪琺瑯世界地圖裝飾的錶盤可同時顯示全球37個時區。
琺瑯工藝讓深藍色的地球顯得生動明晰。錶盤中央的微縮海洋和陸地通過半透明琺瑯工藝打造,展現出漸變的多層次藍色,盡顯圖形的入微細節和立體效果。這一工藝同樣被應用於鑲貼有金質時標並標註24小時世界時間的錶盤,以及覆於不透明深藍琺瑯之上的37座城市名稱。其中,整時區的城市為白色,半時區或相差十五分鐘的時區為藍色。通過錶冠可輕鬆進行所有功能調校,簡單易用。腕錶鐫刻著日內瓦印記,並以鉑金打造,限量10枚。
積家:一絲不苟,盡收整個世界積家的世界時錶盤布局簡約當中自有一番嚴謹的氣度。積家Master Geographic 地理學家大師系列腕錶是Master Control 大師腕錶系列的代表性表款,沿用經典設計,搭載自動上鏈機械機芯,湛藍色調帶著濃濃的復古韻味。腕錶化繁為簡,為旅行者帶來前所未有的第二時區讀時體驗。錶盤下方的窗口顯示世界各地24 個城市的名稱,代表全球的時區。透過表殼10點位置的錶冠可以輕鬆調校第二時區時間顯示,此功能綴以環形扭索飾紋,以嶄新的角度折射光線,與錶盤其他裝飾形成對比。
雅典表:日月輪轉,守望世界的光陰雅典表這款新作在展示世界時之餘,更記錄下太陽、月亮與地球之間的相對運動軌跡,同時顯示潮汐變化。錶盤中央描繪的是從北極極點上空所俯看到的北半球世界地圖,位於6點鐘位置的倫敦代表本初子午線,也就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的零點。三塊圓盤以世界地圖為中心轉動,外圈的圓盤刻著代表太陽的記號,這枚太陽盤每24小時繞行錶盤一圈,同時也行經兼具日夜指示作用的24時區刻度環,這些部分共同組成世界時區指示功能,讓腕錶佩戴者能夠輕易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時間。
在世界時中加入日月與地球的運行軌跡,這在制表界極其罕見。月亮顯現在較靠中心的軌道上,其中由兩個圓盤共同作用著,上層的圓形窗口被用來指示這顆衛星相對於地球的位置,下方的第二塊K金圓盤則用來顯現月相變化。藉由這組獨特的雙重旋轉機制,雅典表將月相功能的精確度大幅提升,腕錶上的指示與實際天象一天僅有5.7秒、每40年僅有1天的誤差。表殼左側8點及10點鐘位置的按把可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前後調整時區,在長途旅行或調整冬夏令時的時候,更加方便調校。
IWC萬國表:飛向前方的地平線每一個世界旅行家都有一個飛行員的夢,也正因如此,IWC萬國表才會推出這款飛行員世界時區計時腕錶。這款表的特別之處,是市面上首款能夠僅通過旋轉操作,便可將腕錶設置為全新時區的機械腕錶。佩戴者只需按下表圈,旋轉至所需時區,並再次鬆開,時針、24小時日夜時間顯示,以及日期便會自動隨之調整,非常便捷。
按下表圈就可以調整時區,大概是最簡單最直觀的調校機制。旋轉表圈上刻有24個城市的名稱,每個城市名稱代表一個國際時區。每個具有夏時制的國家在旋轉表圈上帶有小型「S」標誌。「倫敦」下方的「UTC」 字樣顯示當前協調世界時。旋轉表圈(城市圈)當前位於倫敦的冬令時25日(日期顯示)「5點鐘」(24小時指針)。如要設置全新時區,使用拇指與食指按下城市圈,將所需時區旋轉至「12點鐘」刻度處(夏時制請旋轉至城市名稱前的小型「S」標誌處),並再次鬆開。重要的是,壓力應施加在相對的兩側,只有這樣才可完全解鎖制動,並向兩個方向操作旋轉表圈,由此可以防止誤調時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