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個趣味數學小故事,快給孩子講講數學故事啦!

2021-01-09 愛數學懂教育

數學在人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息息相關。若能良好的使用數學,則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快捷。

1、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著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2、戰國時期,齊威王與大將田忌賽馬,齊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馬:上馬,中馬與下馬。比賽分三次進行,每賽馬以千金作賭。由於兩者的馬力相差無幾,而齊威王的馬分別比田忌的相應等級的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為田忌必輸無疑。

但是田忌採納了門客孫臏(著名軍事家)的意見,用下馬對齊威王的上馬,用上馬對齊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齊威王的下馬,結果田忌以2比1勝齊威王而得千金。這是我國古代運用對策論思想解決問題的一個範例。

3、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4、氣象學家Lorenz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Taxas州引起龍捲風?》論述某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Lorenz為何要寫這篇論文呢?

這故事發生在1961年的某個冬天,他如往常一般在辦公室操作氣象電腦。平時,他只需要將溫度、溼度、壓力等氣象數據輸入,電腦就會依據三個內建的微分方程式,計算出下一刻可能的氣象數據,因此模擬出氣象變化圖。

5、唐僧師徒四人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上,他們又餓又累,豬八戒想:如果有一頓美餐該有多好啊!孫悟空可沒有八戒那麼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夠了。孫悟空想著想著,眼前就出現了一戶人家,門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孫悟空連忙上前,準備把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卻說:「大聖且慢,如果您想喝這杯奶就必須回答對一道數學題。」

孫悟空想,不就一道數學題嗎,難不倒俺老孫。孫悟空就答應了。那位主人家出題: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滿水,再喝1/3,又加滿水,最後把這杯飲料全喝下,問你喝的牛奶和水哪個多些?為什麼?

6、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裡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裡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裡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7、阿基米德有許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要算發現阿基米德定律的那個洗澡的故事了。

國王做了一頂金王冠,他懷疑工匠用銀子偷換了一部分金子,便要阿基米德鑑定它是不是純金制的,且不能損壞王冠。阿基米德捧著這頂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隨著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從桶邊溢出,阿基米德看到這個現象,頭腦中像閃過一道閃電,「我找到了!」

阿基米德拿一塊金塊和一塊重量相等的銀塊,分別放入一個盛滿水的容器中,發現銀塊排出的水多得多。於是阿基米德拿了與王冠重量相等的金塊,放入盛滿水的容器裡,測出排出的水量;再把王冠放入盛滿水的容器裡,看看排出的水量是否一樣,問題就解決了。隨著進一步研究,沿用至今的流體力學最重要基石——阿基米德定律誕生了。

8、當高斯還在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他的數學老師因為想借上課的時間處理一些自己的私事,因此打算出一道難題給學生練習。他的題目是:

1+2+3+4+5+6+7+8+9+10=?

因為加法剛教不久,所以老師覺得出了這題,學生肯定是要算蠻久的。自己也就可以藉此機會來處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轉眼的時間,高斯已停下了筆,閒閒地坐在那裡。老師看了,很生氣地訓斥高斯。

但是高斯卻說他已經將答案算出來了,就是55。老師聽了嚇了一跳,就問高斯如何算出來的。高斯答道:「我只是發現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還是11,又因為11+11+11+11+11=55,所以我就是這麼算出來了。」老師同學聽了以後,都對高斯豎起了大拇指。後來的高斯長大後,成為了一位很偉大的數學家。

9、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聖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採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了數共30隻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後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後,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10、一家手杖店來了一個顧客,買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張50元的票子,要求找錢。

店裡正巧沒有零錢,店主到鄰居處把50元的票子換成零錢,給了顧客20元的找頭。

顧客剛走,鄰居慌慌張張地奔來,說這張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鄰居賠償了50元。隨後出門去追那個顧客,並把他抓住說:「你這個騙子,我賠給鄰居50元,又給你找頭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賠償我100元的損失。」

這個顧客卻說:「一根手杖的費用就是鄰居給你換零錢時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請你計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損失是多少?這裡要補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這個顧客行騙成功,那麼共騙得了多少錢?

11、今天,我看一個故事,叫《燕子考青蛙》。故事是這樣:一天,燕子對青蛙說:「咱們比一比誰的數學好。青蛙同意了。青蛙出題:上個星期一我吃了一隻害蟲,星期二吃了3隻害蟲,以後每天比前一天多吃兩隻害蟲,問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蟲?燕子說:」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7,你一共吃了49隻害蟲。

青蛙說:「你考我吧。」燕子說:「上星期一我吃了兩隻害蟲,星期二吃了4隻,以後每天比前一天多吃2隻害蟲,問我一個星期……」「吃了56隻害蟲」。燕子沒說完,青蛙已經說了答案。燕子說:「算得這麼快!教教我速算的竅門吧」。青蛙讓燕子畫7個圈,然後按第一個圈放一隻害蟲,後面的圈比前一個圈多兩隻,它們的順序是1、3、5、7、9、11、13,加起來是49,青蛙在每一個圈外各放一隻害蟲,再用49+7=56。燕子贊青蛙真聰明。

12、雞兔同籠這個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趣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你會解答這個問題嗎?你想知道《孫子算經》中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嗎?

解答思路是這樣的:假如砍去每隻雞、每隻兔一半的腳,則每隻雞就變成了「獨角雞」,每隻兔就變成了「雙腳兔」。這樣,(1)雞和兔的腳的總數就由94隻變成了47隻;(2)如果籠子裡有一隻兔子,則腳的總數就比頭的總數多1。

因此,腳的總只數47與總頭數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數,即47-35=12(只)。顯然,雞的只數就是35-12=23(只)了。

這一思路新穎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數學家讚嘆不已。這種思維方法叫化歸法。化歸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先不對問題採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將題中的條件或問題進行變形,使之轉化,直到最終把它歸成某個已經解決的問題。

13、一隻蝸牛不小心掉進了一隻枯井裡,它趴在井底上哭起來,一隻癩蛤蟆過來,翁聲翁氣的對蝸牛說:「別哭了,小兄弟,哭也沒用,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這裡只能在這裡生活了。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許多年了。」

蝸牛望著又老又醜的癩蛤蟆,心裡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決不能像它那樣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裡。」蝸牛對癩蛤蟆說:「癩大叔,我不能生活在這裡,我一定要爬出去,請問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話,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紀。又背負著這麼重的殼,怎麼能爬出去呢?」

「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總能爬出去!」第二天,蝸牛吃得飽飽的,開始順著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終於爬了5米,蝸牛特別高興,心想:「照這樣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睡著了,早上,蝸牛被一陣呼嚕聲吵醒了,一看,原來是癩大叔還以睡覺,他心裡一驚:「我怎麼離井底這麼近?」

原來,蝸牛睡著以後,從井壁上滑下來4米,蝸牛嘆了一口氣,咬咬牙,又開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蝸牛又滑下來4米,就這樣,爬呀爬,滑呀滑,最後堅強的蝸牛終於爬上了井臺。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來蝸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臺的嗎?

14、最近「數學商店」來了一位新服務員,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數學商店買了一支鉛筆,小「4」說:「你應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後問:「還有4分可怎麼付呀?」小「4」忙說:「這4分錢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問道:「那你不是要吃虧了?」「不,這是本店的一個規定,叫『四捨五入』。凡是4分錢或4分錢以下都捨去,如果是5分或5分錢以上,那就收1角錢。」小「4」和藹可親地解釋道。小「3」高興地說:「謝謝你,你真好!」

「對呀,我也特別喜歡4。」「25」跑過來說,「因為25×4=100,算起來比較簡便,例如:25×87×4=25×4×87,這樣算起來不是又快又簡便嗎?!」

「不錯,的確又快又簡便,我也喜歡4。」原來是「29」。「25」忙問道:「咦,你怎麼也會喜歡『4』了?」「29」不慌不忙地說:「這你們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裡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輪到一次,當然喜歡『4』了。不過公曆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4百的倍數,二月份才有29天,這樣的年份叫閏年。」

「啊,『4』的用處可真大呀!」「25」讚嘆道。

這位「4」服務員真是個既溫柔又惹人喜歡的服務員。

15、大約1500年前,歐洲的數學家們是不知道用「0」的。他們使用羅馬數字。羅馬數字是用幾個表示數的符號,按照一定規則,把它們組合起來表示不同的數目。在這種數字的運用裡,不需要「0」這個數字。

而在當時,羅馬帝國有一位學者從印度記數法裡發現了「0」這個符號。他發現,有了「0」,進行數學運算方便極了,他非常高興,還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紹。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被當時的羅馬教皇知道了。

當時是歐洲的中世紀,教會的勢力非常大,羅馬教皇的權利更是遠遠超過皇帝。教皇非常惱怒,他斥責說,神聖的數是上帝創造的,在上帝創造的數裡沒有「0」這個怪物,如今誰要把它給引進來,誰就是褻瀆上帝!

於是,教皇就下令,把這位學者抓了起來,並對他施加了酷刑,用夾子把他的十個手指頭緊緊夾注,使他兩手殘廢,讓他再也不能握筆寫字。就這樣,「0」被那個愚昧、殘忍的羅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雖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羅馬的數學家們還是不管禁令,在數學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數學上的貢獻。後來「0」終於在歐洲被廣泛使用,而羅馬數字卻逐漸被淘汰了。

16、門打開了,進來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劉建明先生請他坐下,小夥子自我介紹說:「我是內地的導遊,叫於江,這次我帶領了個旅遊團到香港來旅遊,聽說您的大酒店環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住你們酒店。」劉建明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歡迎光臨,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個大團。」劉建明先生心裡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作為一名導遊,於江看出劉建明先生的心思,他記上心來,慢條斯理的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們團的人數,我們就住您們大酒店了。」

「您請說吧。」劉建明先生自信的說。「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結果多出一個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再把分成的四個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個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建明先生馬上思考起來,他一定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字,應該如何下手呢?」他不愧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就知道了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於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都不錯,就是八十五個人。請說說你是怎麼算的?」「人數最少的情況下是最後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好,我們今天就住這裡了。」「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我們這兒現在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麼住?」「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又出了個題目,劉建明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得出了最佳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間,一間5人房間;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間,一間5人的,一共11間。於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後,非常滿意,馬上辦理了住宿手續。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複雜了點,但劉建明先生心裡還是十分高興的。

版權聲明

1、本文來源於網絡,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刪除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數學「維納斯」魏揚的那些故事
    成功的數學「維納斯」,教學中加進趣味故事  南充市數學學科帶頭人、南充市優秀教師……儘管只有30歲出頭,但魏揚的頭上已經環繞著太多令人豔羨的光環,記者對這位南高課改班最年輕的班主任,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魏揚認為,教好學生的關鍵不是讓他們做了多少題,而在於培養其良好的思維,這也有助於提高其綜合能力。他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分析法」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 換個花樣學數學——濟南育英中學《數學王國》數學話劇大賽開幕
    中國山東網3月26日訊(記者 徐從芬 通訊員黃錦)百變的數字,奇妙的符號,串起數學的奧秘;有趣的故事,生動的編排,演繹數學的精彩。26日下午,濟南育英中學初一年級的《數學王國》數學話劇比賽開幕。2500年前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用數學迷倒了公主的笛卡爾,拯救世界的數學家泰勒斯……一系列歷史上的數學家都「穿越」到了育英中學的校園舞臺上。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大賽的19個班的小演員們身著各色演出服,藉助電子屏幕上的背景圖片和自製道具投入表演,一絲不苟。觀眾席上的學生們則個個興致盎然,聚精會神。
  • 趣味數學之小升初數學題,讓孩子玩成數學高手,考上名校初中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室內娛樂節目,餘老師又來給大家出兩道趣味數學題。第一道題目是這樣的:小張和小王是一對好朋友,兩人是從小一塊長大的鄰居,也是同班同學。一次,班級選了一些同學出來搞一個趣味拔河比賽。一邊是紅帽子隊,一邊是白帽子隊。小張是紅帽子隊隊長,小王是白帽子隊隊長。
  • 小學數學智力題:這兩個火柴棍趣味題,你能做出來嗎?
    數學也可以很有趣,甚至還能檢測和開發孩子的智力呢,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兩個數學智力題,大家一起加入我們,看看這兩個經典的火柴趣味小學數學智力題吧!下面就是正確的答案了,快來看看你的答案跟正確答案是否符合吧!↓↓↓【答案1】從加號上移動一根火柴棒到等式後面的數字1上面,讓「加號」變成「減號」,「1」變成「7」,這樣就變成正確的等式了。【答案2】這道題據推算,過程如下圖:
  • 幼兒園孩子怎麼學數學,這3個方法提升孩子數學思維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家長朋友們,今日份的數學思維題來啦~幼兒園小、中、大班,幼小銜接班的孩子都可以參與答題哦~小朋友,請仔細觀察圖片並發現規律,想一想最後一個空格裡應該填什麼樣的圖形呢?
  • 小學1-3年級數學順口溜丨趣味記憶 數學學習更輕鬆!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跟生活也息息相關,但是繁雜的數學公式、定理讓很多學生望而卻步,尤其是小學生活潑好動,在上課時更是注意力分散,容易開小差,對數學不感興趣。這就需要老師和家長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 小學數學:趣味數學題+腦筋急轉彎,孩子做對智商驚人!值得一練
    小學數學:趣味數學題+腦筋急轉彎,孩子做對智商驚人!值得一練數學學科的學習,其目的是鍛鍊和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很多家長朋友也留言說,有沒有好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方法是肯定有的,只是也需要家長朋友們配合才可以。
  • 豌豆思維:老母親怎麼為孩子選擇線上數學思維教學
    在線數學思維課,豌豆思維怎麼樣呢?現代家長們越來越重視早期教育,除了英語,最讓家長們感到焦慮的就是數學了。數學可以說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數學好的孩子,綜合能力也會不錯,但很多家長都有一個誤解,以為數學好是孩子加減法做得快。
  • 趣味數學:這5道小學生數學智力題,連大學生都不會
    1、多餘的木板:我們先看一下題目,上面是個等腰三角形,下面是個正方形,然後兩者接合的木板被打通,留下包括5塊木板的外輪廓,看起來像是個糧倉或是木屋。最簡單的當然是扔掉一塊木板,然後將等腰三角形的一塊木板將正方形拼接好,可是題目卻要求不浪費木料,這就很難辦。
  • 漫畫裡有知識,冒險中有成長,小學數學就該這樣學!
    這套書由國內知名中小學一線的數學教師、著名教育品牌竹馬書坊編寫,內容緊貼各省市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用彩色漫畫、卡通故事串聯起了近300個初等代數與幾何知識點,並再現了80多個包含數學原理的生活、歷史、文化、科學場景,還配套200餘道趣味挑戰題。
  • 指導術|「從1數到100」,你還這樣教孩子數學麼?
    「遊戲對於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 ——克魯普斯卡婭」數數、背乘法口訣、背公式……當我們把數學當成一門記憶型學科,而不是理解性學科的時候,數學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孩子的生活離不開遊戲,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
  • 鄧超幫等等做數學作業,這數學作業是有多難呢?
    明星總是那麼耀眼,一些小事情都能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可能這就是明星的光環吧。熱搜上出現了鄧超的身影,他的出現總是那麼的搞笑,不僅讓他的妻子孫儷覺得好笑還讓我們網民哈哈大笑。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鄧超是如何搞笑的吧。
  • 孩子數學不好?其實你可以參考生活中,這些學數學的小妙招
    上一期小夥伴們討論了關於小孩子歷史學習的問題,小編提出了三種學習的方法,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去試用,結果怎麼樣呢?今天小編也要給大家傳授一些具體的、小孩子數學的方法。可以在生活中,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大家一起來聽一聽,參考一下吧。
  • 分享幾道數學智力題,快來測測你會多少吧
    趣味數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人類智力開發和檢測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種訓練思維邏輯的方式,我們來看一些小學比較經典的數學智力題吧,快來看看你會多少題。【題目1】天會黑嗎下午放學了,六點的時候雨還在下,小麗對青青說:「雨已經下了三天啦,看樣子不打算停,你覺得40小時後天會黑嗎」如果你是青青,這時候,你的答案是會還是不會呢,為什麼?【題目2】求年齡如果一家有4個兒子,他們的年齡乘起來積為15,那麼,這四個人的年齡各是多大?
  • 數字也搞笑,13個數學小笑話,顛覆你的邏輯
    數學老師發現他分神了,就問他:「如果1.130的小數向右移動一位,會發生什麼?」「會有午餐的!」學生甲毫不猶豫地回答。2.必須付50美分小明高興地從學校回來,問他的媽媽,「爸爸在哪裡?」看到小明興奮的樣子,他媽媽好奇地問道:「爸爸在家。你找他有什麼事?」"爸爸欠我50美分。"「為什麼?」母親問道。
  • 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其實只需這4不,可以讓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從而擁有數學思維。第一步,0-5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有學習數字的萌芽,於是就把數字全都倒給了孩子,其實這樣是不行的。畢竟孩子還小,全部投食給孩子肯定不能記住,所以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先教0-5,一點一點的來。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是說要讓孩子記住多少,而是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以便於以後的學習,所以不需要太多的知識。
  • 他說:覺得數學很簡單的人,不是學霸,是井底之蛙
    同事家的孩子,今年小升初,初中本來是劃片入學,但是這孩子成績好,直接進了我們這裡最好的初中。01.和小學霸聊天上周末,我帶著孩子去他家玩,和同事的孩子聊天的時候,就問他怎麼看待數學,他說:數學太難了。我本以為學霸級的他會說數學很簡單,沒想到他也會認為數學太難了。我問他為什麼?
  • 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語文、數學各一份,統考卷,數學有些難
    一年級上冊期末測試卷,語文、數學各一份,統考卷,數學有些難這是一套2019年秋季學期城區的統考卷,數學有些難,老師們說這張卷子簡直就是一份難題、易錯題薈萃本,大家要不要來試一試這套考卷?數學答案:一、我會填1.6、16、7、14;2.19、18、20;3.9、右、9、4;4.9、16、18、20;5.略;6.3、7、1;7.8、16、5、8;8、4、1二、練一練,幫小動物們找家。(略)三、我會算(略)四、觀察物體1. 數一數:2、3;4、3;多1個2.
  • [趣味數學]如何引導學生「做」數學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活動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榆快的體驗,才會越學越想學,越學越願意學、越愛學。  「玩」必須是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之下的「玩」。在這種情景之下的「玩」,才能使數學學習的課堂,變成數學研究和人與人合作交流的場所,才能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必要的適應、合作與交流的素質。
  • 小學二年級數學順口溜,背會記住重點知識,讓孩子輕鬆愛上學數學
    導語:小學二年級數學順口溜,背會記住重點知識,讓孩子輕鬆愛上學數學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小學階段的數學不難,也是是一些簡單的四則混合運算,單位的換算,方程的應用等。也確實是這樣的,常考的知識點也就那麼幾項,只要把這些基礎都打牢了,數學考試考滿分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