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綜述:中國航天逢甲子年 代表委員析看點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張素)2016年時逢中國航天事業一甲子,記者採訪參加全國兩會的眾代表委員,剖析2016年航天「盛宴」的「看點」。

  一看技術:載荷,火箭,發射場

  2016年,中國計劃實施2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其中15次為重大專項或「首飛」任務。

  發射什麼?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將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飛船,飛船把兩名航天員送入「天宮二號」。

  此外還有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中國首顆「碳衛星」等一系列科學衛星。

  怎麼發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介紹了即將「首飛」的兩型火箭:「長徵五號」挑戰中國火箭設計、製造、合練的最高水平,「長徵七號」是為貨運飛船「專訂」。

  哪裡發射?「海南文昌發射場經過幾年建設,各項基礎設施和測控通訊條件達到了發射要求。」梁小虹說。記者獲悉,作為航天旅遊配套設施,八門灣紅樹林海上森林公園項目業已啟動。

  二看應用:北鬥,高分,走出去

  「有企業用北鬥衛星放牛,給牛戴上項圈,還用上Wi-Fi,牛吃什麼草、在什麼地方都知道。」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10日在記者會上興致勃勃地說。

  萬鋼所說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基於北鬥衛星技術的放牧系統。該系統實現牲畜實時位置查看、虛擬圍欄與越界報警、質量追溯、電商銷售等功能,推動中國現代草原畜牧業的發展。

  中國高分應用綜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也在10日上線運行,該平臺將高分系列衛星觀測地球所獲影像數據進行整合,形成電子地圖、數字高程、城市三維模型、全景照片等產品,為海內外用戶提供在線服務。

  萬鋼說,「十三五」將要實施的與航天相關的重大工程項目,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們的生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經信委副主任胡樹華透露,2020年湖北省北鬥及地球空間信息產業規模目標是1000億元人民幣。他建議儘快制定北鬥產業化、國際化政策規劃,推動北鬥全面發展。

  三看布局:地方、民營、架橋梁

  航天產業成為地方政府眼中的「香餑餑」。這邊,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提出「湖南將按照航天產業的發展需要配置資源」。那邊,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細數該市工業基礎,還打出「感情牌」,稱「歡迎航天企業入駐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家鄉」。

  企業家直言「中國航天產業發展將是一片藍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徐冠巨說,物流行業可以作為民營企業融入航天的切入點。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建議放寬市場準入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建恆表示,將於今年啟動科研院所改革,「除了國家政策不允許的以外,改制後全部進入資本市場」。

  航天對於港區代表委員來說還別有深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奧委會主席霍震霆說,父親霍英東生前就非常關注航天事業,他願繼承父志,架起香港青少年與航天科技的橋梁。

  「這些年在香港展出了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模型、神舟返回艙等,楊利偉等航天員多次來港交流,每一次都在香港引起航天熱。」全國人大代表、知名企業家王敏剛說,期待香港的高校及企業能與內地在航天領域有更多合作。(完)

相關焦點

  • 2020兩會是指哪兩會-兩會幾年開一次
    【導讀】2020兩會是指哪兩會-兩會幾年開一次  福建人事考試網同步福建時政新聞網發布2020兩會是指哪兩會-兩會幾年開一次,更多關於兩會,時政新聞的內容,請關注福建公務員考試網!
  • 綜合消息:中國進入「兩會時間」 國際輿論聚焦新舉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隨著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日下午在北京開幕,中國進入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中國在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擴大開放等方面將推出哪些新政策、新舉措,成為國際輿論對今年兩會的關注焦點。
  • 兩會時間到,今年市兩會有哪些看點?這五大關鍵字...
    我們也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今年的市兩會有哪些重要看點呢?波仔用五個關鍵詞進行了總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解讀一下。一是安全。眾所周知,最近,國內多地疫情反彈,青島疫情防控也面臨嚴峻複雜的形勢。這種情況下,市兩會實行參會人員全員核酸檢測,會議全程封閉式閉環管理。所以,安全是重中之重。二是報告。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注。
  • 2017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 港區代表委員期盼啥?
    2017年的全國兩會召開在即,連日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積極討論和準備將向大會提交的議案、提案和建議,做好履職工作。其中,如何讓香港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香港與內地的交流以及加強港人國民身份認同,成為今年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 以航天精神為激勵 中國飛鶴髮布三項母乳研究成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月13日,在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搭載夥伴揭秘暨中國飛鶴科研成果發布會上,飛鶴髮布中國母乳研究三項成果。這也是目前公開的學術文獻中,對中國母乳成分樣本量最大的總結之一。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表示:「通過重大工程的世界級影響力為民族企業賦能,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我們期待這枚代表中國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名片』,能夠激勵飛鶴同航天科研一起,不斷深入科技為民,提升創新能力,用綜合實力成為中國民族品牌的驕傲。」飛鶴被授予證書「星飛帆成為首個登月搭載返回的嬰幼兒配方食品,將給予全體飛鶴人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 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中心「開張」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記者劉慧、孫奕)隨著全國兩會腳步的臨近,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兩會新聞中心27日正式「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 2020年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 全國兩會是指哪兩會?
    綜投網(www.zt5.com)2月14日訊  2020年兩會召開時間和結束時間,全國兩會是哪兩會?  每一年的全國「兩會」是新一年開始最重要的會議,「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
  • 2019——春天裡的中國兩會故事
    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題:2019——春天裡的中國兩會故事  新華社記者  中南海紅牆外,皎皎玉蘭開了。  2019年中國兩會,在融融春日裡如約而至。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中國如何上下同心,凝聚信心和力量,再創輝煌?
  • 5月27日 兩會ing丨看過來,中國軍網帶你「雲」觀兩會
    軍網帶你「雲」觀兩會5月27日想知道今天的兩會有哪些要聞看點嗎?想知道哪些精彩瞬間和金言金句是不能錯過的嗎?一起和軍網盤點今日兩會吧!、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識的重要渠道,更好發揮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作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中科航天人才杯」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2017全國兩會開啟 《廣東新聞聯播》奪冠皖鄂蘇豫居五強
    來源:澤傳媒 春和景明,天朗氣清,2017年3月3日,中國最大的新聞盛事之一——2017全國兩會報導,拉開帷幕。隨著「兩會時間」的開啟,全國各電視臺新聞工作者響應媒體融合號召,堅持落實黨的新聞輿論導向,準確及時傳遞出黨和政府的最新決策與聲音,同時表達民意民情,投入全國兩會報導。
  • 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2018年12月31日,由空間瞭望智庫、《國際太空》、《衛星應用》雜誌,以及「中國太空網」官方微信聯合組織的「天啟」2018年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評選揭曉。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之旅」、「中國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北鬥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和「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成為2018年的熱點,同時入選全球十大航天新聞和中國十大航天新聞。
  • 它是昨天的兩會最熱詞|金記者看兩會
    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主要民生指標……這些熱點話題自然成為代表委員、部長們的「必答題」。  「校外的託管班野蠻生長,如何整治?」記者的問題開門見山,充滿辣味。「三點半現象是『成長的煩惱』,各地都開始探索、制定政策,教育部將密切關注,總結經驗加以推廣。」部長擺事實、講案例,回應頗具說服力。
  • 2018年全國兩會開幕時間_2018年兩會日程
    2018年全國兩會日程是怎樣的,會討論什麼?小編為大家介紹。2018年全國兩會是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分別於2018年3月3日和3月5日在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兩會一般在每年的三月份召開,每5年稱為一屆。一屆有五次,分五年召開。
  •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記者  中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多家海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
  • 2020中國航天日主題是什麼?
    設立「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於創新的熱情。  2016年3月8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首個中國航天日將以「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國防科工局已會同有關部門籌劃部署「開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傳和科普活動。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中新網1月2日電 近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餘夢倫、楊寶奎等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內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共同評選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騰訊新聞丨2019年全國兩會網絡傳播大數據報告
    2019年3月3日至3月15日,中國進入「兩會時間」。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全體中國人民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每一年的全國兩會,都會引來國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騰訊指數、騰訊媒體研究院綜合2019全國兩會熱點事件,基於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新聞網站及客戶端、新聞評論等公開場景傳播數據進行分析。
  • 專題|2020年國外載人航天發展綜述(下)
    2020年世界載人航天亮點紛呈,「載人龍」飛船正式投入服務,美國重新具備乘員運輸能力;「貨運龍」飛船首飛,完成對第一代「龍」飛船的升級;美國推出《阿爾忒彌斯協定》,並先後與8個國家籤署,強化其載人航天話語權。
  • 兩會是指哪兩會?全國兩會時間2019 3月5日召開
    綜投網(www.zt5.com)02月12日訊  「兩會」並不是一個特定的機構名稱,兩會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由於兩場會議會期基本重合,而且對於國家運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簡稱做「兩會」。  兩會是什麼意思  兩會每5年稱為一屆,每年會議稱X屆X次會議。根據中國憲法規定:「兩會」召開的意義在於將「兩會」代表從人民中得來的信息和要求進行收集及整理,傳達給黨中央。「兩會」代表是代表著廣大選民的一種利益的,代表著選民在召開兩會期間,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選民們自己的意見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