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我們期待的婚姻生活是: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在考慮結婚時,雖然眾多事宜都需兩個家庭協商完成。
但在實際過日子中,沒有誰會把除當事人外的人考慮進去,包括兄弟姐妹和父母。
這也是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父母沒有界限感會讓孩子的婚姻幸福嗎?
郭碧婷嫁的人是向太
當初先看上郭碧婷的人是向太,為了讓兒子向佐能早日抱得美人歸,向太直接大手一揮就投資了一檔綜藝節目,專門讓向佐和郭碧婷談戀愛。
借著綜藝節目,向太全力的撮合郭碧婷和向佐,每次看到郭碧婷也是露出憋也憋不住的笑。
當大家還在猜測這到底只是節目效果還是真實情況時,向太全力向大家公布最新消息。
從他們第一次在一起錄節目開始,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什麼甜蜜事跡都是向太對外公布。
包括求婚儀式,也是向太第一時間公布。
所以郭碧婷和向佐有什麼事情,問向太便知。
郭碧婷和向佐沒有隱私一說,就算他們不想公布,向太也會忍不住炫耀。
向佐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被自己的媽媽安排的明明白白。
包括什麼時候娶什麼樣的女孩子。
婚後,向太也完全參與在郭碧婷和向佐的生活裡。
大到主宰他們的生活,小到郭碧婷剪頭髮也要問向太的意見。
哦,不,不是問意見,而是經過向太的同意。
2020年10月,郭碧婷順利產女,向太高興不已,並要求郭碧婷答應要給向佐生3個孩子。
一向聽話的郭碧婷點頭答應,向太為表開心,直接送上北京450平米的超大豪宅。
原本是想送別墅,但蓋別墅要等兩三年,所以退而求其次只能送個簡約的豪宅啦,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那種簡約。
而郭碧婷本人其實存在一些反抗的痕跡,但都渺小不已。
向佐也將一個媽寶男發揮的淋漓盡致,一切聽向太的安排。
這讓不少網友吐槽:郭碧婷實際嫁的人是向太吧。
現在郭碧婷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向佐偶爾回去,這算不算喪偶式育兒呢?
向太在自己兒子的婚姻裡,絲毫沒有界限感。
以「他是我兒子」「我都是為他們著想」等看似正當的理由綁架著這對新婚夫婦。
看似幸福的狀態,其實已經難以自由呼吸。
看似不被心疼的奚夢瑤其實更自由
同樣是嫁入豪門,奚夢瑤一直都被吐槽是生育機器,不被老公何猷君疼愛。
在奚夢瑤和何猷君的相處中,奚夢瑤確實更像是一個大姐姐在照顧何猷君。
但他們的相處是自由的,沒有人告誡他們該如何相處。
再退一步,何猷君的母親可能也參與了他們的婚姻,但起碼沒有公開。
郭碧婷相對而言更透明一些,私生活被婆婆爆的光光的。
沒有不鬧矛盾的夫妻,但當矛盾被第三人甚至更多人再插手時矛盾就會變得更複雜。
曾經的同事張姐就是一個很沒界限感的人,弟弟婚後她一直費心的為弟弟操勞。
弟弟吃了什麼她要管,吃的不好就是弟媳不懂事。
弟弟去哪裡她也要過問,小夫妻出去玩就是浪費金錢。
甚至連弟弟家的衛生都要管,恨不得就乾脆住在弟弟家監視著小夫妻的一舉一動。
結果沒多久她弟弟便離了婚,她反而抱怨:現在的女孩可真不懂事,莫名其妙就鬧離婚。
沒有界限感的人,也意識不到因為自己的插手而毀掉了一個小家庭。
給別人點生活空間吧
雖然過上不用考慮錢的生活就能解決很多現實問題,但一個人真的站在這個位置上時,又會羨慕別人的樸實無華和簡單。
郭碧婷嫁給向佐註定要被向太控制,這也是她嫁入豪門的代價。
但向太如此高調的迎娶郭碧婷,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過的幸福嗎?
與其監視兒子是否過的幸福,不如給他們小兩口點自由空間去享受。
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有任何人的參與,簡單而純粹的二人世界。
無論多親密的關係,都需要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
遵從:管好自己的事兒,不幹涉別人的事兒,順應老天的事兒。
即便對方是你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好閨蜜等,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不要以關係來綁架對別人的操控。
同時,被幹擾的人也要學會拒絕。
如何拒絕幹擾自己生活的人
沒有界限感的人不知道自己正在試圖主宰別人的生活。
有的人以為自己天經地義能插手別人的生活。
比如母親這個角色,她所有的精力都在孩子身上,孩子從小也都聽她的安排,長大後,父母和孩子也自然的以為這是正常的。
而被幹擾的人,不知道如何拒絕也屬正常。
那麼該如何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生活被打擾了呢?
理智溝通
坐下來和對方好好溝通。
心平氣和的告訴對方,自己的生活被打擾到了,希望對方能做到不要幹涉自己的生活。
可以給對方舉例子。
你最喜歡吃方便麵,當你正在滿心歡喜煮方便麵時我一臉怒氣的倒掉了,告訴你這不健康,你會因為我是為你好而不生氣嗎?
你平時很勤快,衛生做的乾乾淨淨,但我覺得沒必要那麼乾淨,弄亂弄髒你的勞動成果,告訴你,不乾不淨才是最健康,你會不生氣嗎?
晚上十一點,你正在興致勃勃的看喜歡的節目,我走來就關掉電視機,告訴你該睡覺了,熬夜對身體不好,你會欣然接受嗎?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都有自己的判斷,無需被別人操控。
你可以給出建議,聽不聽是對方的事兒,但你不能為對方做決定。
溝通無效,只能以牙還牙
當溝通無效時,你也可以選擇幹擾對方的生活,讓他體驗生活被別人主宰是什麼感覺。
只有感同身受時,才能明白當事人的無可奈何。
同時意識到他自己的行為非常的不妥,不單單是被討厭,而是打擾到了別人的正常生活。
當然以牙還牙不是報復,也不是故意傷害對方,而是讓他感受別人無界限感時的苦惱。
只要對方不是傻子,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最後,祝大家都能讓自己的婚姻有呼吸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