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骨朵星番 ,ID:guduoxingf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文 | 77
王紫璇是那種特別沒有架子的女明星。
採訪地點定在她公司的會議室,記者隔著玻璃窗子能看到她慢慢走過來的身形。1米72的高個子,素淨的妝容,搭配一件清清爽爽的白T。在確定攝影機拍不到自己的下半身後,她把雙腿盤上沙發,尋了一個自己舒服的姿勢坐好,比起接受採訪,更像是來閒話家常。
她一臉笑容地跟屋子裡的人打招呼,直接省了採訪前彼此沉默或是寒暄的過程,整個人透著一股開朗、率真的勁兒,很有幾分《河神》裡小神婆的影子。
在正在播出的《河神2》中,王紫璇第二次「披掛出徵」,飾演小神婆顧影。三年前的《河神1》,這位「跳大神」的小神婆橫空出世,活潑可愛的性子很受觀眾喜歡,「虎甜」也一度成了顧影,乃至王紫璇的專屬代名詞。
不得不說,她們倆在性格上的確有些相似,都是黑白分明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說話也比較直接。
但王紫璇不只是小神婆。
比如在剛剛完結的《民初奇人傳》裡,她又搖身一變,成了溫婉堅毅的諦聽之主鍾瑤。這是一個舉止做派跟小神婆天差地別的角色,王紫璇選擇她的原因,正是看中了這種極大反差。
她不甘於被局限在同一種類型裡,所以在其他「小神婆」找到她時,她義無反顧地去演了鍾瑤,就是為了證明,她可以是鬧騰的小神婆,也能做優雅的大小姐。
王紫璇的這種角色塑造上的反差,同樣體現在她的性格當中。很多人根據她的長相和她過往的一些作品呈現,認定她是一個高冷的人。但是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平日裡的她,其實非常搞笑、隨性、神經大條。
至於跟搞笑和大條相對的,安靜、平和的那一面,可能會出現在她看紀錄片、健身、上課,或者單純躺著發呆的時候。
就像她的角色不只一面一樣,王紫璇這個人,也有很多等待被發覺的面貌。
01
小神婆是王紫璇的一面,也險些成不了她的一面。
一開始,她並不是田裡導演心中的小神婆人選,這個角色,是她經歷三次試戲才試上的。「我當時看故事大綱的時候就覺得很喜歡這個角色,因為我媽媽也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我知道她怎麼燒香,怎麼弄那些。」
王紫璇的個子偏高,在演《河神》之前,她的第一部電影是《少年班》,演的是一位校園女神。很多人因此覺得,她就適合演這種「安安靜靜坐那兒」的女生,不適合演搞笑的。
但是王紫璇自己知道,上大學的時候,她就是個搞笑的人。「在班裡,可能明明是一個很嚴肅的事情,都被我演得很搞笑。」她知道自己可以,只是沒有機會。「然後《河神》給了我這樣子的機會,讓大家看到我是可以搞笑的。」
她很感謝田裡導演,導演沒有局限在劇本當中,也沒有「小個子才能演甜的,大個子只能演比較沉重一點的角色」的常規思維,他反而覺得,大個子為什麼不能甜呢?大個子說不定甜起來更甜。
於是,高個子的「虎」,和角色本身的「甜」,共同造就了現在觀眾看到的這個,專屬於王紫璇的「虎甜小神婆」。
cr.@甜霜啊
《河神》進行到第二季,河神換了,故事新了,人物多了,小神婆的衣服和頭飾花樣也更全了,在角色塑造上,她的很多臺詞處理都發生了變化。比如第一季的口頭禪「開什麼玩笑」,「開」字後面會拉得很長,到了第二季,她就不再這樣念了。
王紫璇想給第二季一些新的東西,而不是原樣複製第一季的內容。
這些是小神婆的「顯性變化」,她的「隱性變化」,王紫璇在微博上提過。「她在經歷了上一季的生離死別後,哪怕還保留著古靈精怪的外表,卻深沉了許多,因為她知道,莽撞可能帶來承擔不了的後果。」
因此,第二季的小神婆變得比第一季更深沉,再加上這一季《河神》的故事涉及天津衛盤根錯節的政商關係、「九牛二虎一雞」的驚天秘密以及她的神秘身世,樁樁件件彼此勾連、錯綜複雜,這也使得小神婆不再像以前一樣魯莽。
王紫璇沒有刻意去演這種深沉,只是角色更多細膩的、細節上的東西,需要她更走內心,以「靜」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是像第一季一樣,從頭咋咋呼呼到尾。
雖然在她看來,小神婆這個角色本身已經寫得很立體、很豐滿了,可能不需要她再去增加什麼特色,但她也會害怕,害怕自己沒有第一季時演得好。「就是開開心心你也開心不出來,去表達感情你也表達不出來,因為這兩個還是很極致的一個情緒。」
王紫璇希望自己能讓觀眾在第二季裡,看到她的成長,看到一個更穩當的、更懂得傾聽的小神婆。
同理,《河神》當中立體、豐滿的角色不只小神婆一個,河神郭得友也是如此。所以王紫璇覺得,不管是誰來演她的郭二哥,哪怕有一天是丁卯來演這個角色,她都會覺得他就是郭二哥本人。「小神婆我也覺得,她本來就寫得非常鮮活了,也不是非我不可。」
02
但小神婆無疑是王紫璇很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一個標籤,這三個字,有時會被當做她的代稱。
「你介意觀眾看到你,下意識就叫你小神婆嗎?」
「那多好,如果能被大家記住的話。」
王紫璇不是那種能把自己的生活完全展示給觀眾的演員,她希望能給自己保留一點隱私。如果角色能夠替代她被觀眾記住,她欣然接受,這代表了觀眾對她的認可。
但就演員的創造性而言,她又不想只被框在「小神婆」這類角色當中。
《河神》播出之後,找到她的角色,多是「性格比較開心、蹦跳、能打的」,重複性強。「我還挺害怕比如說犯懶,直接去找現成的,我希望大家都應該去找一下可能性,演員其實還是有更多可能性的。」
上大學的時候,王紫璇的老師跟她說過,「你不用著急,你是屬於可能年齡越大,會越吃香的那種(演員),可塑性強,各種風格都可以嘗試。」她自覺自己不是一眼看去,就能讓人覺得「太美了」的美女,所以她能扮醜,能當打女,總歸不受外貌限制。
她怕「被類型」。
「但是其實如果真的被類型,我又覺得不是什麼壞事,你能在一種類型裡面佔個坑那挺牛的也,別人一想到這個類型就想到你了,也挺酷的呀。」只不過是她想趁著年輕,趁著「可以這樣,可以那樣」的年紀多多嘗試,只有試了才會知道,哪種風格自己演著舒服,或是喜歡。
很多時候,王紫璇覺得自己幸運,像是幸運地接到了電影《少年班》。但是她後來一想,倒也不能把它完全歸結於幸運,其中還有她的不停努力。「如果當年我進大學就是天天在那兒吃,也不好好學,然後面試《少年班》的時候,我說我是跳舞的,自己胖得不行,也不會選上我。」
現在有很多人不把這些平日裡的自律、保持身材當做一種努力,而是「臨時抱佛腳」,他們往往忽略了前面漫長的準備過程。王紫璇不是這樣。不管別人怎麼說,至少她的工作人員或是身邊的人看到她,都會感嘆一句,「你的狀態真的保持得很好」。
03
生活中的王紫璇有很多事情可做,不至於要讓工作來填充她的所有。《河神1》剛播完那會兒,她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搗鼓她的海報。「我就天天把我的海報尺寸量來量去,把這個拿去裱,裱了又不對,就換個顏色。那段時間我很喜歡倒騰海報和練字,然後運動。」
她還抽空跑去成家班學了武術,想著把小神婆的打戲練得更利落一點,別打著別人,也別讓別人打著自己。
成家班的日子非常簡單,天天早上9點訓練,中午12點休息,吃完飯後回到鍛鍊室,往毯子上一睡睡到兩點,再爬起來訓練,一直練到下午五六點,一天天地就這樣過來。
去成家班是她拍完《河神1》到現在的這段時間裡,做得特別有意義的事情之一,其他的,還有嘗試去拍了一些別的劇,比如《黃金瞳》。「林楠導演他教了我非常多,他就說你在拍戲的時候,不能一味自己在那兒演,你還得知道鏡頭在哪兒,不然光你在那兒演了半天,啥也沒拍到,你說你在演啥?」她把拍《黃金瞳》時學到的東西,接著就用在了《民初奇人傳》裡。
「《河神》那就更不用說了,如果沒有《河神》,別人永遠都不會覺得我可以演搞笑的。」王紫璇把自己演過的這些作品一一數來,細數它們對她產生的影響。
「然後,我養了兩隻貓,養了一隻狗,我也覺得蠻有意義的,富貴人生啊。」
看得出來,生活對於王紫璇來說是很重要的 ,「不管我們怎麼折騰,到最後還是要回歸生活。」如果能早一點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或者能早一點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她看來都是一件好事。雖然她的這種心理狀態,跟同齡的90後相比,是偏理智了一點。
王紫璇不太喜歡做計劃,只有一些事情是按部就班進行的,比如健身,比如上英語課,早上一節,晚上一節。與其說是計劃,不如說是一種習慣。
如果不忙這些事情,她也能單純躺在床上發呆,不起也不睡。早上上完課,吃了午飯,她就在那兒躺著,睜著眼睛,讓大腦停止運轉。她很享受這種狀態。
她還很喜歡看紀錄片,平時遇到壓力或是心煩意亂的時候,紀錄片能舒緩她的心情。「因為紀錄片講的就是上天入地、各式各樣人的生活,你真的會覺得你這些事都是什麼事,這真的不是什麼事,別人的經歷比你慘多了。就會有這種感覺。」
話雖如此,但王紫璇還算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她成長在一個很有愛的大家庭,「每個姨都很樂觀。」她的姨媽、姨夫在劇組,跟演員們的關係處的可能比她都好。「然後我媽媽就是年齡越大越可愛,你真的覺得每天都很有愛,很開心。」
這樣溫暖的成長氛圍,是王紫璇能夠向陽生長的珍貴養料。她不太生氣,比較平和,不喜束縛,追求足夠的空間和安全感,再來就是調皮,和有好奇心。
她的每一個性格因素的養成,都和「愛」密不可分。